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3)
2023(16925)
2022(14318)
2021(13551)
2020(11780)
2019(26798)
2018(26827)
2017(51021)
2016(27664)
2015(31539)
2014(30949)
2013(30470)
2012(27833)
2011(24932)
2010(24973)
2009(23247)
2008(23609)
2007(21668)
2006(18785)
2005(16885)
作者
(77495)
(65016)
(64797)
(61788)
(41587)
(31039)
(29576)
(25179)
(24582)
(23298)
(22041)
(21930)
(20706)
(20585)
(20269)
(20147)
(19593)
(19367)
(18960)
(18814)
(16110)
(15929)
(15789)
(14902)
(14615)
(14610)
(14583)
(14522)
(13130)
(12847)
学科
(106377)
经济(106235)
管理(98271)
(92644)
(81959)
企业(81959)
方法(52340)
数学(45199)
数学方法(44654)
(38280)
(27964)
中国(27538)
(27113)
(26273)
财务(26205)
财务管理(26146)
业经(25084)
企业财务(24923)
技术(24016)
(20460)
银行(20419)
(19782)
(19211)
(18703)
贸易(18689)
理论(18412)
(18211)
(18036)
(17929)
金融(17924)
机构
大学(388197)
学院(386638)
(157839)
管理(157440)
经济(154394)
理学(134049)
理学院(132707)
管理学(130575)
管理学院(129795)
研究(121675)
中国(98353)
(81413)
(79770)
科学(72252)
财经(61737)
(60385)
(60234)
中心(59392)
(59041)
(56065)
业大(54754)
研究所(53800)
北京(51050)
经济学(47797)
(47282)
(46346)
农业(46015)
财经大学(45967)
师范(45842)
(44022)
基金
项目(253885)
科学(201369)
研究(185902)
基金(185649)
(160610)
国家(159263)
科学基金(138758)
社会(118479)
社会科(112520)
社会科学(112489)
(99465)
基金项目(98282)
自然(90265)
自然科(88267)
自然科学(88244)
教育(87176)
自然科学基金(86736)
(83336)
资助(76004)
编号(75269)
成果(61304)
(56944)
(56877)
重点(56638)
创新(52566)
(52231)
课题(51303)
(49858)
教育部(49563)
国家社会(49117)
期刊
(173512)
经济(173512)
研究(111059)
中国(82131)
(68697)
管理(63583)
学报(56890)
科学(53480)
(52226)
大学(44519)
学学(41771)
教育(40748)
(40492)
金融(40492)
技术(38200)
农业(34710)
财经(31538)
业经(27121)
(26969)
经济研究(26844)
问题(21908)
技术经济(21203)
(21186)
财会(20324)
会计(19239)
理论(19204)
科技(19035)
图书(18898)
统计(18777)
(18461)
共检索到587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尹开国  施婷婷  
本文以我国2008~2013年披露研发投入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受到终极控制权性质的约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内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股权制衡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管理层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克利  陈媛  
文章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医药行业的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股改前后累积非正常收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事件期间对价支付率对累积非正常收益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我们所关心的股改后的流通股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宇佳  谷玉飒  郭远哲  张立民  
以2008—2012年沪深股市350个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R&D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以及公司治理对不同专利类型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资金投入与专利产出显著正相关,政府研发补贴占R&D投入比例只有在10%~60%这一区间时,才能对专利产出产生积极影响;高管技术背景比例、股权集中度、两职合一与专利产出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发明专利产出显著负相关;研发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1~2年的滞后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最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泽  许敏  
本文以2008-2012年7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滞后0期、滞后1期、滞后2期的情况下分别针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R&D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期及滞后1期的情况下,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R&D投入影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当期及下1期R&D投入均为"U型"相关,R&D投入额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股权制衡对当期及下1期R&D投入有负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树春  杨明慧  程麒  
股权激励作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工具,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关注度极高。本文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激励是否能够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力图明确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作用,端正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从而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茅宁莹  李佳佳  
本文以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避免样本选择偏差,同时将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相结合,考察"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薪酬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长期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找到薪酬激励的极大值,提出避免过度薪酬激励、适当提高股权激励水平、建立合理的高管激励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冰  吉生保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的DEA-Tobit模型实证测度了中国内地37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09年间的经营绩效及其相应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静态来看,由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不高,使得综合技术效率均值普遍偏低;第二,动态来看,技术水平变化是TFP增长的强劲来源;第三,企业资产周转率与人均资本都显著地正向影响医药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股权集中度不显著地正向影响医药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第四,企业上市年龄以及规模对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祥义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制度,是上市公司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上证A股医药类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的学历和年龄、独立董事薪酬总和、独立董事参与委员会比例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得出独立董事比例和人数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参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高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参与战略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对公司绩效有负向显著影响,而独立董事的学历和年龄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兆斌  
上市公司以“一股独大”、“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等为特征的股权结构向来被认为是造成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市场众多弊疾的根本原因,并成为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我们认为,在股权结构选择的问题上,应该以股权结构能否促进上市公司效率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毕竟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这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何枫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不同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由此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股改前后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管理层薪酬激励在股改前后都对企业效率有着正面影响,但股改之后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强;股改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且在股改之后与企业效率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在现阶段应采用管理层薪酬激励,慎重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丹  
使用1992年1月~2006年12月发行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WLS方法,依据股权集中和股权分散两个不同的样本,得出了上市公司利用管理层持股传递公司价值信号的有效性依据其不同股权结构而不同的结论:在股权集中的公司中,管理层持股对IPO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在股权分散的公司中,管理层的控制地位使得市场更愿意相信管理层在公司的股本能够传递公司的真实信号,管理层持股对IPO价值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戎戎  蒋团标  喻微锋  
随着竞争加剧,提升创新能力成为银行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而管理层持股会使管理层的收益与银行业绩挂钩,直接激励银行管理层为了业绩而提升银行的创新力。文章以我国31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管理层持股这一全新视角来研究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实证结果表明:(1)管理层持股能显著提高银行的创新能力;(2)管理层持股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以银行风险为变量的门槛效应,当风险较低时,管理层持股会显著增加银行的创新能力,但当银行风险较高时,管理层持股对银行的创新能力没有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璧麟  葛志苏  
股权结构是反映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绩效。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不同企业特征下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两权分离度对股权制衡影响企业绩效具有门槛效应;第二,当公司规模较小时,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公司规模超过某一门槛值时,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由消极影响变为积极影响;第三,当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超过某一门槛值后,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第四,当两权分离度较低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超过某一门槛值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荣  
文章以我国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管理层是否持股、持股比例、成长能力等因素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问题。实证分析表明,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在绩效表现上要好于管理层未持股的公司,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未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前者受后者的影响程度随后者所处比例区间的变化而变动。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会影响公司绩效,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程度呈区间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杨宁  尹筑嘉  
测算股权制衡度时不考虑股东间的关联关系可能引致偏差。鉴此,重新测算了股权制衡度,以2003~2013年927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非线性的U型关系,而"旧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线性关系;[1,2]为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灰色区间;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受股东持股模式和外部环境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条件有效论,适度的股权制衡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