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8)
2023(7556)
2022(6435)
2021(6023)
2020(4989)
2019(11199)
2018(10958)
2017(21798)
2016(11927)
2015(13146)
2014(13168)
2013(12624)
2012(11828)
2011(10719)
2010(11094)
2009(10710)
2008(10855)
2007(9878)
2006(9024)
2005(8465)
作者
(32194)
(26933)
(26712)
(25779)
(17452)
(12773)
(12170)
(10166)
(10081)
(9953)
(9238)
(8915)
(8894)
(8774)
(8632)
(8304)
(8081)
(8014)
(7936)
(7799)
(6888)
(6584)
(6438)
(6216)
(6142)
(6081)
(6064)
(6007)
(5407)
(5219)
学科
管理(45648)
(43317)
经济(43231)
(41148)
(36232)
企业(36232)
(19644)
方法(16839)
(16424)
数学(14694)
数学方法(14494)
(12944)
(12629)
财务(12601)
财务管理(12578)
企业财务(12087)
中国(11717)
(11116)
业经(10928)
(10548)
体制(9568)
(9344)
银行(9333)
(8904)
(8897)
(8658)
金融(8656)
税收(8438)
(8386)
(8342)
机构
学院(170093)
大学(169181)
(73979)
经济(72369)
管理(67142)
理学(56921)
理学院(56405)
管理学(55696)
管理学院(55352)
研究(55254)
中国(44660)
(42140)
(34321)
财经(31429)
科学(28714)
(28424)
(27285)
(26727)
中心(25649)
财经大学(23208)
研究所(23156)
经济学(22699)
(22551)
北京(21727)
(21019)
经济学院(20271)
业大(20136)
(20114)
(19779)
师范(19622)
基金
项目(104297)
科学(84148)
研究(80711)
基金(77526)
(65090)
国家(64529)
科学基金(56982)
社会(52888)
社会科(50263)
社会科学(50255)
基金项目(39764)
(39617)
教育(37430)
自然(35232)
自然科(34432)
自然科学(34425)
自然科学基金(33856)
(33120)
编号(33090)
资助(32103)
成果(28889)
(26835)
(24591)
课题(23059)
重点(22967)
(22459)
(21966)
教育部(21914)
国家社会(21729)
(21469)
期刊
(87257)
经济(87257)
研究(55892)
中国(35972)
(35456)
管理(27617)
(23100)
金融(23100)
(21851)
科学(20166)
学报(20129)
教育(17967)
大学(16818)
财经(16636)
学学(15870)
(14108)
农业(14055)
业经(13865)
技术(13747)
经济研究(13457)
问题(10943)
(9587)
财会(8891)
理论(8597)
国际(8294)
现代(8257)
(8166)
会计(8149)
技术经济(7633)
实践(7585)
共检索到269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昌仕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是西方企业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的风险激励机制,但我国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已从单纯的福利制度安排向激励制度安排过渡。基于此,公司应尊重内生性,以长效考核机制为基础推行适度的股权激励计划,但要注意降低股权激励过程中新的代理成本和防止股权激励后的"内部人交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振鹏  杨洁  陈琳  
高技术产业的激励机制以按劳计酬和按绩取酬相结合为基础,对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辅之以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机制包括股票期权、股权和分红权。本文从企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股权激励机制本质、特点和对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若干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邦贵  
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防止他们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机制会有不同的结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弄玉  胡淑娟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作为一种选择权,股权激励不仅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由于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长效激励,而且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吸引优秀人才和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刘卫  
知识与资本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多都已实施了大面积的员工持股或持续滚动的新型股权激励计划。然而,保荐机构与监管层基于首发管理办法中对公司股权稳定性的规定,存在着操作层面上的保守操作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即一般要求公司终止该计划后再上市,而这与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性需求相违背,成为这类拟上市公司被迫赴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带有股权激励机制新兴企业的特征,发现股权激励机制与上市准入制度在财务指标、股权结构及操作层面链接不畅,并从法律、规章制度层面及风险防范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改革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毕芳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计划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股票期权计划的原理以及它的内在机制来看,它仍然具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它不能作为一种一劳永逸的措施,对此应用者应有充分的认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群华  
股权激励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当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股权激励机制的最终建立与完善取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凌云  
股权分置改革并未涉及股权激励机制,但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对股权结构的再调整,从而使得引入对高管进行长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黎自成  王明华  
在企业内部实行股权期权制是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被认为是解决国企经营者长期激励的一个重要策略。然而 ,要有效地发挥它的激励作用 ,除了完善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法律保障等外部条件外 ,行业特征、企业特征以及经营者和员工的组织承诺等因素也会影响其激励作用的发挥。因此 ,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 ,既是一种激励策略 ,也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体现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杨有红  刘佳  
高管人员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待风险的态度,始终是企业高管人员在转移风险时应当慎重考虑的因素,股权激励机制旨在达到激励、风险和决策视野的均衡,在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实现激励效用的最大化,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稳定提高。业绩考评指标的设计,应该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指标标准的确定尽量采用可验证的数据。在指标选取上应将收益性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市场性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股权激励机制中的业绩考评指标设计问题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理论规范分析,并且提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够促使股权激励机制发挥最大效用的业绩考评指标设计方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企业由于资本雇佣关系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论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最后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典型的股权激励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伟  
公司治理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司研究方面的热点,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经理层股权激励问题。本文在上市公司经理层的利益驱动基础上,探讨了对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的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良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蕴芝  陈华  
本文以2006-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主板与中小板块,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机制中激励有效期和首期考核指标数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有效期和考核指标数量均能显著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