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7)
- 2023(10634)
- 2022(9242)
- 2021(8606)
- 2020(7482)
- 2019(17056)
- 2018(17037)
- 2017(33363)
- 2016(18191)
- 2015(20697)
- 2014(20484)
- 2013(20017)
- 2012(18475)
- 2011(16641)
- 2010(16930)
- 2009(16330)
- 2008(16566)
- 2007(15211)
- 2006(13087)
- 2005(11834)
- 学科
- 济(73696)
- 经济(73610)
- 管理(58310)
- 业(58293)
- 企(51122)
- 企业(51122)
- 方法(37039)
- 数学(32603)
- 数学方法(32237)
- 财(26260)
- 农(19315)
- 务(19235)
- 财务(19190)
- 财务管理(19147)
- 企业财务(18315)
- 制(17726)
- 中国(17118)
- 业经(15227)
- 学(14415)
- 贸(14390)
- 贸易(14382)
- 易(13954)
- 地方(13327)
- 体(12705)
- 农业(12403)
- 理论(11529)
- 银(11285)
- 银行(11257)
- 和(11208)
- 融(10754)
- 机构
- 学院(261752)
- 大学(261229)
- 济(103153)
- 经济(100868)
- 管理(100620)
- 理学(86519)
- 理学院(85643)
- 管理学(84019)
- 管理学院(83537)
- 研究(81391)
- 中国(64251)
- 京(53941)
- 财(51757)
- 科学(50223)
- 农(43237)
- 所(41778)
- 财经(41029)
- 江(39573)
- 中心(38874)
- 业大(38292)
- 研究所(37367)
- 经(37141)
- 农业(34288)
- 北京(33768)
- 范(32743)
- 师范(32370)
- 州(31926)
- 经济学(31128)
- 财经大学(30492)
- 院(28768)
- 基金
- 项目(166659)
- 科学(130280)
- 研究(120781)
- 基金(120369)
- 家(103909)
- 国家(103051)
- 科学基金(88689)
- 社会(75586)
- 社会科(71601)
- 社会科学(71575)
- 省(65723)
- 基金项目(63677)
- 自然(58169)
- 教育(57030)
- 自然科(56874)
- 自然科学(56858)
- 自然科学基金(55868)
- 划(55065)
- 编号(50510)
- 资助(50506)
- 成果(41528)
- 重点(37337)
- 部(37045)
- 发(34510)
- 创(34440)
- 课题(33907)
- 科研(32595)
- 创新(32204)
- 教育部(32030)
- 大学(31763)
- 期刊
- 济(115164)
- 经济(115164)
- 研究(73277)
- 中国(49385)
- 财(44921)
- 学报(41591)
- 农(39607)
- 管理(36422)
- 科学(36325)
- 大学(31216)
- 学学(29459)
- 教育(26558)
- 农业(26441)
- 融(25405)
- 金融(25405)
- 技术(22195)
- 财经(20912)
- 业经(19801)
- 经济研究(18457)
- 经(17776)
- 问题(15052)
- 业(14234)
- 财会(14043)
- 版(13513)
- 贸(13192)
- 技术经济(12921)
- 会计(12910)
- 理论(12633)
- 统计(12621)
- 商业(12544)
共检索到387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钢 何俊
以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三年间发生控制权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分置条件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壳收购问题。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中存在大量的壳收购现象,壳收购的比例高达40%以上,ST类是壳收购的主要对象。壳收购的本质不是公司收购,是变相购买上市融资权,是通过市场收购方式跨越上市行政约束的篱笆。壳收购的大量存在反映了法人股协议转让的制度缺陷和上市规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选优功能和运作效率。随着上市规则的完善、股改的深入和交易规则透明度的增加,壳收购比例将降低。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权结构 壳收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锴
历时一年半的股权分置改革于2006年10月基本完成,我国资本市场正进入全新的"后股权分置"时代。本文针对股改前后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股改将推动政府主导型并购向市场主导型并购转变,促使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及其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多元化也将极大地活跃并购市场。同时,针对"新并购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上市公司运作和监管部门监管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资本市场 并购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秀丽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状况受股权制度的制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股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为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市场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它也必然导致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及并购效应的重大变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程敏
本文详细分析了交易特征和并购溢价对并购现金流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购溢价与并购后现金流业绩显著正相关,转让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购买方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信号作用。当控股股东将国有股权转让给关联方且股权性质发生了变更时,并购后现金流业绩显著降低。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在新型委托代理关系中大股东利用股权转让和关联交易掠夺上市公司财富进而剥削中小股东。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并购溢价 并购绩效 公司并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余玮
分析表明,在协议转让方式下,交易价格基本以净资产、每股收益作为参照,与流通股市价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本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价格脱节。相对于二级市场竞价方式,协议转让价格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虹
并购财务行为是上市公司进行规划、执行并购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行为活动。上市公司并购制度障碍的消除和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对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并购交易上,本文主要从并购的估值体系、并购融资模式、并购的操作模式及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的财务行为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并购估值体系统一(一)统一的市场并购估值体系得以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温泉 古远平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都有很大变化,其并购方式、融资模式、支付手段及定价机制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其历史地位和缺陷性;其次,分析了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新《公司法》、《证券法》实施的环境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上市公司 并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丽艽
为了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鼓励将资产重组与股权分置改革结合起来,这为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且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公司并购面临有利的大环境,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上市公司并购的小环境有所改善;以往的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诸多缺陷,需要管理层从政策方面加以规范和支持,为上市公司并购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更好的发挥其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激活市场热点,推动行情发展。 上市公司并购的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1.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是对公司并购有利的大环境。从国外成熟资本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超 谢志华 宋迪
业绩承诺协议近年逐渐成为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成的重要契约安排,但实践中仍存在业绩承诺协议无法履行甚至条款变更的情况。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11-2015年A股市场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境内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业绩承诺协议及其条款设置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并购事项相比,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并购事项中,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显著更好,即业绩承诺协议的签订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在业绩承诺协议条款设置上,业绩承诺门槛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补利润的条款相比,补对价的条款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显著更好;与现金补偿的条款相比,股份补偿的条款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显著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标的方原股东包含私募股权机构,可降低业绩承诺协议设置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显著正向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并购重组的理论视角,不仅为理解业绩承诺协议如何产生特定经济后果揭示了关键的作用机制,也为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业绩承诺协议方案设计及多样化合约条款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股权分置对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影响不同。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并购存在获得制度融资期权的动机。为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变化规律应作出解释。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动机 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英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国内外都有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不少成果,但都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股票全流通的前提下的,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本市场结构和股票流通结构状况使得用资本结构理论不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和特点。笔者就我国特殊的股票流通结构来解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得出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扭曲的资本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满池 彭建刚
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的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下并购行为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问题。文章通过对股票市场近10年的走势分析以及通过对2002~2003两年间180起并购事件的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得到股权分置下掏空行为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特征:股市长期低迷,在低迷的股市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掏空行为。文章同时指出,我国的"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是这种逆向选择问题和社会福利低水平上长期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掏空 支持 逆向选择 长期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永红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制度在我国的现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规定的比较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造成损害。因此,立法机关应当制定更具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办法或条例,从而切实从程序上、信息披露制度上确保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协议收购 程序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对国外关于股权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国内关于股权分置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回顾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股利分配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利分配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