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4)
- 2023(4429)
- 2022(3782)
- 2021(3821)
- 2020(3258)
- 2019(7772)
- 2018(8107)
- 2017(14323)
- 2016(8325)
- 2015(9160)
- 2014(9708)
- 2013(9012)
- 2012(8027)
- 2011(7129)
- 2010(7532)
- 2009(7074)
- 2008(7919)
- 2007(6746)
- 2006(6131)
- 2005(5819)
- 学科
- 管理(26368)
- 济(24611)
- 经济(24561)
- 业(24223)
- 企(23368)
- 企业(23368)
- 财(15687)
- 务(12109)
- 财务(12095)
- 财务管理(12066)
- 制(11570)
- 企业财务(11398)
- 方法(10103)
- 体(8498)
- 数学(8208)
- 数学方法(8106)
- 体制(7428)
- 中国(7050)
- 业经(6482)
- 理论(6203)
- 银(6191)
- 银行(6183)
- 农(6127)
- 学(5840)
- 行(5551)
- 教学(5476)
- 税(5336)
- 融(5319)
- 金融(5318)
- 教育(5237)
- 机构
- 学院(107636)
- 大学(104812)
- 济(37393)
- 管理(37135)
- 经济(36247)
- 研究(32802)
- 理学(30164)
- 理学院(29857)
- 管理学(29293)
- 管理学院(29084)
- 中国(28709)
- 财(28506)
- 京(22433)
- 财经(19817)
- 江(19466)
- 科学(18531)
- 经(17640)
- 所(17530)
- 中心(15688)
- 州(15468)
- 北京(14787)
- 农(14714)
- 研究所(14382)
- 财经大学(14279)
- 范(13845)
- 师范(13685)
- 省(13192)
- 技术(12854)
- 会计(12831)
- 业大(12390)
- 基金
- 项目(56786)
- 研究(45344)
- 科学(43106)
- 基金(38335)
- 家(32336)
- 国家(31967)
- 科学基金(27342)
- 社会(25802)
- 社会科(24285)
- 社会科学(24277)
- 省(23215)
- 教育(22939)
- 编号(20932)
- 基金项目(19728)
- 成果(19133)
- 划(18718)
- 自然(17168)
- 自然科(16728)
- 自然科学(16724)
- 自然科学基金(16455)
- 资助(16320)
- 课题(14972)
- 性(13921)
- 项目编号(13019)
- 重点(12773)
- 年(12709)
- 部(12646)
- 大学(11811)
- 制(11775)
- 创(11572)
共检索到18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古甘霖
本文对当前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认为,对于不同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会计处理的实质应该一致。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而言,对其支付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非流通股股东应该重新确定股权投资差额;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其所收到的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其承担了股改费用,则股改费用应该冲减股本溢价,而不能作为费用。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会计处理 股权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延振 刘杰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或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律问题。本文分别对支付“对价”的法律性质、协商表决程序、改革承诺的履约保障、异议股权的法律解决途径、外资股流通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新梅
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后,解决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为改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并未因此完全得到解决。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内部、外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现状 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平波
流通权溢价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现象,其根源在于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格局。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只有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具有上市流通权,事实上造成社会公众股与发起人股“同股不同权”,即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丽
本研究阐述在流通行业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从会计稳健性和股东敏感性两个角度给出股权分置改革与保障流通企业会计质量的关系;给出股权分置改革中交易费用、非权证式和权证式对价支付的会计处理思路。
关键词:
流通企业 股权分置改革 会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丽
本研究阐述在流通行业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从会计稳健性和股东敏感性两个角度给出股权分置改革与保障流通企业会计质量的关系;给出股权分置改革中交易费用、非权证式和权证式对价支付的会计处理思路。
关键词:
流通企业 股权分置改革 会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项剑
本文通过对股份转让权和流通权的界别,提出流通权并非产生于股权分置改革协商机制,而是由证券交易所赋予。股权分置改革协商机制的本质是对价安排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而非赋权机制。在对协商机制是解决股东之间利益平衡的分析基础上,明确其协商形式应为相关股东会议而非股东大会,但在协商涉及公司事务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时,应当通过相关股东会议和股东大会“两会合一”方式解决。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协商机制 对价安排 流通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正禹 高明华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如何通过对价支付弥补制度安排的改变对参与方造成的损失,获取良好的整合效果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探讨对价支付的理论依据,并对主要的对价支付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为对价方案的确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理论依据 对价支付方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方亮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原则涉及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各方的利益,是改革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公平交易原则的角度,指出了实践中某些改革方案的不足之处,通过对非流通股股权收益与流通股股权收益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公平交易原则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公平交易 股权分置 非流通股 流通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彬
ARCH模型诞生后,关于资产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大量涌现。研究者们从不同市场、不同数据频率、不同时段等角度选取数据,对股票指数的波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大事件与成交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不同时段,对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至今的股票市场的收益与波动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各时段波动差异,并从引发市场变迁的多个方面(政策、市场机制、宏观经济)对波动变化作出解释。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持续性和记忆性较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交易后股市的波动集群性降低;我国股市存在杠杆效应(收益与同期波动的负相关关系),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杠杆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焦健
由于公司认股证期末需要通过发行新股以应对权证持有人行权要求,故不能直接套用Black-Scholes公式。长电权证作为首只公司认股证,目前部分研究机构对其定价过程中的问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本文将理清认股证定价模型原理,并针对长电权证的实际情况修正公司认股证模型,运用MC模拟的方法加以验证并提出考虑红利时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认股证 期权定价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琪琦
股权分置改革不能重蹈以往国有股减持的覆辙,要在逐步扩大的股改活动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增强和灌输投资者真正的“投资”理念,不仅以短期利益来评判股改公司,而应关注其长期发展前景;要形成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制衡机制,使对价支付率在其充分博弈中形成;要加强股改公司与流通股股东的沟通,使其充分理解公司股改方案;对价设置应考虑流通股股东心理承受能力,从而降低股改相关成本。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实证分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曾碧强 胡燕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林慧婷
文章选用2008年~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通过利用收益—盈余模型,文章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国有股持股、大股东持股以及股权制衡等股权结构特征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认为股权结构能够影响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文章进一步研究了产权的作用,结果表明国家股会削弱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越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越低;股权集中度降低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股权制衡度越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高。文章的结论对完善我国股权治理结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会计信息质量 盈余 价值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