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3)
- 2023(5410)
- 2022(4402)
- 2021(3897)
- 2020(3065)
- 2019(7145)
- 2018(6869)
- 2017(12599)
- 2016(6951)
- 2015(7109)
- 2014(7017)
- 2013(6496)
- 2012(5712)
- 2011(5113)
- 2010(5221)
- 2009(4879)
- 2008(5107)
- 2007(4214)
- 2006(3859)
- 2005(3674)
- 学科
- 济(27324)
- 经济(27279)
- 管理(23763)
- 业(22561)
- 企(20347)
- 企业(20347)
- 财(13416)
- 方法(12553)
- 数学(11544)
- 数学方法(11467)
- 制(10233)
- 务(9444)
- 财务(9435)
- 财务管理(9428)
- 企业财务(9243)
- 体(7969)
- 中国(7600)
- 体制(7193)
- 业经(6552)
- 农(6366)
- 融(5569)
- 金融(5569)
- 银(5414)
- 银行(5412)
- 行(5146)
- 农业(4360)
- 税(4311)
- 税收(4113)
- 收(4081)
- 地方(3887)
- 机构
- 大学(93177)
- 学院(92038)
- 济(41777)
- 经济(41059)
- 管理(36569)
- 理学(31610)
- 理学院(31354)
- 管理学(30969)
- 管理学院(30780)
- 研究(30010)
- 财(24366)
- 中国(23711)
- 财经(18740)
- 京(18284)
- 经(17249)
- 科学(14766)
- 财经大学(14254)
- 所(14012)
- 经济学(13674)
- 中心(13596)
- 江(13483)
- 经济学院(12400)
- 研究所(12199)
- 北京(11777)
- 农(11740)
- 商学(11393)
- 商学院(11291)
- 院(11130)
- 范(11098)
- 师范(11013)
- 基金
- 项目(59776)
- 科学(48716)
- 基金(45394)
- 研究(45176)
- 家(39062)
- 国家(38756)
- 科学基金(34552)
- 社会(31113)
- 社会科(29812)
- 社会科学(29805)
- 基金项目(23492)
- 教育(21967)
- 省(21940)
- 自然(21245)
- 自然科(20834)
- 自然科学(20830)
- 自然科学基金(20496)
- 划(18495)
- 资助(18216)
- 编号(17461)
- 部(14392)
- 成果(14350)
- 国家社会(13828)
- 重点(13275)
- 制(13266)
- 教育部(13148)
- 人文(12484)
- 创(12428)
- 性(12141)
- 课题(11961)
共检索到142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申慧慧 黄张凯 吴联生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直接决定了股东的财富,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盈余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国有股权转让的限制,导致国有控股股东盈余操纵动机弱于其他股东。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盈余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显著降低;而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都没有显著变化。本文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可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海燕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股权分置在证券市场上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妨碍了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迈向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此,股权分置改革得以进行。这一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对公司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股权分置改革的绩效是一个预期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对股改后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 绩效 对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金国 刘波 吴成华
本文使用调整的Jones模型,对2006年4月17日前公告股改的458家上市公司在股改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度量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主观应计进行差别检验、图表分析和带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发现:2006年公告股改的上市公司,为达成对非流通股股东有利的股改方案,在2005年的年报中普遍采取了故意降低盈利的盈余管理手段;而在2005年完成股改的公司,并没有在2005年的年报中体现出针对股改的盈余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方军雄
IPO过程中是否存在向上盈余管理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持久关注的话题,动机和机会是影响IPO过程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检验了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决策主体利益函数变化对IPO过程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IPO过程严苛的法律监管和高额的法律风险,IPO前向上盈余管理幅度显著低于IPO后的盈余管理幅度,上述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更为明显,而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获得实质性流通权的民营上市公司当中。这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大股东的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行为模型,未来监管的重点应该后置,需要特别关注最终控制人股票限售期期满之时的会计质量。
关键词:
IPO 盈余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咏梅 杨阳
本文对2005年、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 275家上市公司在股改前后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动进行研究,采用了修正的Jones模型对资产减值准备变动的效果进行衡量,并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为了降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水平,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降低股改前一年度盈余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投资者的信心,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增加本年度盈余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上市公司。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监管和盈余管理控制带来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资产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芳 苏方杰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有股份的股权流通性质发生了改变,股东持有的大量非流通股进入二级市场使其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影响股票价格,以便在较高的价格卖出股票或进行高卖低买实现套利。文章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大股东持股限售期还是全流通后,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程度平均水平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大股东代理问题 盈余管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陈云 谢志华 杨克智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众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行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体现出的会计稳健性特征变化及其潜在效应,发现由于向下调节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股改前公司的会计信息总体表现为高稳健性,但股改后公司向上调节盈余行为却使得会计稳健性没有发挥应有的遏制作用。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会计稳健性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赵媛 潘飞
经理人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利益相容的股权激励失效已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渠道和福利安排的质疑不断。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截止2010年末已由董事会授予股票或期权的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的其他因素后,研究股权激励披露日、行权日和出售日前股权激励水平、激励方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披露日以及行权日之前经理人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出售日前则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正相关,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建 张继袖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研究控股股东实现流通权利的行为——增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利用配对样本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增减持股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无显著影响,增持行为不会改善盈余质量,减持行为也不会降低盈余质量,但被控股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其盈余质量要好于被控股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文章建议,中小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控股股东的增减持行为,因为增减持行为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中小投资者应该坚持价值投资,做好自我保护。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雷光勇 张引 金鑫
文章利用拓展LLSV模型分析大股东效用函数变化,推测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程度、股权集中度等与盈余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流通程度的提高,大股东的盈余管理程度在降低,并且在股改后盈余管理的方向更加趋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实施盈余操纵需要管理层的配合,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大股东更有能力实施盈余操纵。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大股东行为 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胜蓝 卢锐
本文以2002~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分置改革促进公司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和诱发公司高管操控盈余提高业绩的净效应。研究发现:(1)基于公司财务业绩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对于国有控制公司而言,非国有控制公司的这种提高效应更加明显;(2)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控制公司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大幅提高,并显著高于国有控制公司;(3)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提高的现象消失了。由此说明公司采用最优契约激励高管时应该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才能激励高管提高公司真实经济业绩。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盈余管理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杨尔稼 麻樟城
与以往对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主要集中于IPO、再融资和扭亏等不同,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中业绩承诺公司为样本,试图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因——业绩承诺。研究发现:(1)业绩承诺公司存在调高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在盈余管理方法选择上倾向于采用非经常性交易;(2)在业绩承诺无法实现时,民营企业的大股东向小股东追送股份越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文章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虽然股权分置改革已经结束,但是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中要求业绩承诺的偏好不断加强,管制可能持续诱发上市公司新的盈余管理。
关键词:
业绩承诺 盈余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继伟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背景,以200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与会计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国有性质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没有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流通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关键词:
股权治理结构 盈余质量 后股权分置时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伍利娜 朱春艳
本文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的角度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审计师一定程度上配合上市公司实现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及审计意见购买。具体结论为:在股改后,对于相同盈余管理水平,规模较小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对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未发现有显著不同,但股改后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似乎加大了。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继伟 卜华白 刘纯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董事会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研究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独立董事会议出席率与盈余质量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与盈余质量不相关。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效果好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勤勉工作可以有效改善盈余质量,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却没有这种效果。此外,研究还发现2006~2008年盈余质量逐年下降,原因很可能是控股股东操控盈余高价减持股份,这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