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5)
2023(9218)
2022(7731)
2021(7231)
2020(6003)
2019(13561)
2018(13460)
2017(25619)
2016(14278)
2015(15526)
2014(15571)
2013(14865)
2012(13485)
2011(12066)
2010(12199)
2009(11653)
2008(12222)
2007(10706)
2006(9602)
2005(9170)
作者
(38418)
(32242)
(31928)
(30879)
(20632)
(15410)
(14592)
(12229)
(12088)
(11651)
(11060)
(10869)
(10614)
(10515)
(10430)
(9858)
(9471)
(9438)
(9336)
(9308)
(8121)
(7921)
(7802)
(7497)
(7383)
(7272)
(7052)
(7006)
(6531)
(6249)
学科
管理(52993)
(51022)
经济(50914)
(49163)
(45721)
企业(45721)
(25649)
方法(22903)
(20443)
数学(19775)
数学方法(19591)
(18388)
财务(18364)
财务管理(18330)
企业财务(17751)
(14987)
中国(13254)
体制(13179)
业经(13110)
(12396)
(11416)
银行(11404)
(11000)
金融(10998)
(10778)
(9353)
(8893)
技术(8869)
理论(8479)
(8072)
机构
大学(199674)
学院(197130)
(81881)
经济(80198)
管理(75580)
研究(64848)
理学(64616)
理学院(63983)
管理学(63104)
管理学院(62706)
中国(51580)
(48223)
(40785)
财经(36762)
科学(35374)
(33495)
(32071)
(30158)
中心(29513)
(28347)
研究所(28124)
财经大学(27790)
经济学(26069)
北京(25658)
业大(25146)
(23628)
(23496)
(23415)
经济学院(23369)
师范(23168)
基金
项目(125735)
科学(100765)
基金(94378)
研究(92940)
(81586)
国家(80937)
科学基金(70594)
社会(61839)
社会科(58747)
社会科学(58731)
基金项目(49044)
(47107)
自然(44809)
教育(44169)
自然科(43795)
自然科学(43782)
自然科学基金(43074)
(39973)
资助(38330)
编号(35821)
成果(31225)
(30317)
(29816)
重点(28405)
(27266)
(26554)
教育部(26539)
国家社会(26343)
课题(25428)
人文(25295)
期刊
(92378)
经济(92378)
研究(63313)
(43214)
中国(43065)
管理(31062)
学报(29571)
科学(26853)
(26369)
(25154)
金融(25154)
大学(23804)
学学(22495)
教育(22457)
财经(19995)
(16940)
农业(16711)
技术(15046)
经济研究(14696)
业经(13301)
财会(12225)
问题(11690)
会计(11285)
(9903)
理论(9419)
(9352)
现代(8613)
(8442)
技术经济(8206)
实践(8193)
共检索到30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汪昌云  孙艳梅  郑志刚  罗凯  
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改是否实现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目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的研究发现,股改显著地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部分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而股改预期实现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功能的改善是通过使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形成共同的公司治理利益基础,提升大股东治理的正向作用,以及使机构投资者发挥更加积极的监督制衡作用,并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接管威胁实施创造条件得以实现的。股改对于改善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有效性作用更加显著。因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股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最初预期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志刚  孙艳梅  谭松涛  姜德增  
由于一个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实践会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确定,因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确定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这一特殊的公司治理事件,从新的角度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现存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判断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现存的公司治理机制中,控股股东之外的积极股东的存在成为目前阶段较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发行B股或H股、债务融资对经理人挥霍自由现金流的约束以及董事会的治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由于一个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实践会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确定,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赵媛  潘飞  
经理人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利益相容的股权激励失效已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渠道和福利安排的质疑不断。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截止2010年末已由董事会授予股票或期权的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的其他因素后,研究股权激励披露日、行权日和出售日前股权激励水平、激励方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披露日以及行权日之前经理人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出售日前则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正相关,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静  陈工孟  孙彬  
利用2003~2007年样本数据,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现金股利掠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行为,加强了自由现金流假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沈红波  郦金梁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变革,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其正面作用。那么,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控股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四个维度的公司治理指数(CGI),并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指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②在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中,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的影响最显著;③终极产权为国有和股权集中的公司,其改善公司治理的动机更强,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改善;④考虑股权分置改革进度的影响,进一步控制样本的自选择问题后,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玉敏  任广乾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恽碧琰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为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以2006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艺君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追溯股权分置的历史,分析了其对公司治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并以宝钢股份为例,证明股权公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为,股权公置改革也还存在问题,公司治理并未因股权公置改革而一劳永逸,在全流通时代还要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强国令  闫杰  
本文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效应及其内在机理。运用chow检验方法,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结构断点,发现公司治理效应的回归方程在2003—2009年全样本期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显著改善了非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而对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有限。研究发现,对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也为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海燕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股权分置在证券市场上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妨碍了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迈向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此,股权分置改革得以进行。这一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对公司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股权分置改革的绩效是一个预期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对股改后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治国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上市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与交易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治理结构、相关利益者行为、信息披露等都有了新的变化。作为上市公司重要交易方式之一的关联交易,其行为特征必然会有所变化。本文通过对比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对外关联担保的行为变化及其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的关联性,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对国外关于股权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国内关于股权分置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回顾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股利分配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莹芬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现状特征。改革股权分置,逐步统一股权,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性基础。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公司绩效,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瑞婷  张荣刚  
本文考察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以放松管制为导向的股权分置改革,认为改革从逻辑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提出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主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股权分置下公司治理存在着“一股独大”,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内部人控制严重,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外部治理,目标模式选择模糊等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形成共同利益基础,优化股权结构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活跃控制权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措施有:统一认识,制度创新,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与协调,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公司员工引入公司治理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