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8)
- 2023(4237)
- 2022(3555)
- 2021(3577)
- 2020(2961)
- 2019(7220)
- 2018(7527)
- 2017(14390)
- 2016(7692)
- 2015(8281)
- 2014(8266)
- 2013(7766)
- 2012(7199)
- 2011(6366)
- 2010(6609)
- 2009(6451)
- 2008(6697)
- 2007(5711)
- 2006(5415)
- 2005(5184)
- 学科
- 济(25545)
- 经济(25487)
- 管理(23464)
- 业(21417)
- 企(20578)
- 企业(20578)
- 制(18396)
- 银(15158)
- 银行(15158)
- 行(14208)
- 财(12319)
- 方法(11527)
- 体(10408)
- 数学(10135)
- 数学方法(10068)
- 融(9925)
- 金融(9925)
- 体制(9624)
- 制度(9302)
- 度(9302)
- 务(8562)
- 财务(8553)
- 财务管理(8529)
- 企业财务(8337)
- 业务(7782)
- 中国(6840)
- 银行制(6831)
- 业经(6204)
- 农(5365)
- 税(4997)
- 机构
- 大学(98198)
- 学院(96101)
- 济(40602)
- 经济(39613)
- 管理(37482)
- 中国(33996)
- 研究(32380)
- 理学(30346)
- 理学院(30058)
- 管理学(29699)
- 管理学院(29487)
- 财(26486)
- 京(21102)
- 财经(19293)
- 银(18619)
- 银行(17817)
- 经(17662)
- 行(16731)
- 江(16140)
- 所(16110)
- 中心(16071)
- 科学(16071)
- 财经大学(14712)
- 农(14472)
- 北京(14092)
- 研究所(13755)
- 融(13642)
- 金融(13421)
- 州(12943)
- 经济学(12585)
- 基金
- 项目(55748)
- 科学(43970)
- 研究(42248)
- 基金(41461)
- 家(35382)
- 国家(35054)
- 科学基金(30572)
- 社会(27194)
- 社会科(25805)
- 社会科学(25793)
- 基金项目(21399)
- 教育(20024)
- 省(19838)
- 自然(19478)
- 自然科(18964)
- 自然科学(18957)
- 自然科学基金(18670)
- 资助(17513)
- 编号(17156)
- 划(17113)
- 成果(15023)
- 部(13618)
- 制(12299)
- 性(12295)
- 教育部(12199)
- 重点(12139)
- 课题(11670)
- 人文(11397)
- 国家社会(11325)
- 大学(11185)
共检索到171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晓红 蔡奕
股改后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的履行关系到流通股股东的切身利益。本文在股改承诺法律界定的基础上,对非流通股股东可能违反承诺的情形作了预测,并对具体违反承诺情形的认定和法律责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我国违反股改承诺司法索赔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传明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股改后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的侵害现象仍然存在。对股改后的中小投资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控制权市场和加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控制权市场机制以及一系列中小股东自我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股权分置 中小股东 控制权市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雷 刘建中
本文利用沪深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2~6月根据上市公司4号监管指引披露的对相关方承诺事项履行情况公告,研究股权因素对企业承诺履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性质及其持股比例均对企业承诺履行有显著影响,国有性质比非国有性质的控股股东承诺履行效果好,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过高不利于企业承诺履行;股权越集中越不利于企业承诺的履行,股权制衡度的影响则不够明显;股权分置改革背景是影响企业承诺履行的重要因素,侧面反映出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建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合法的补偿流通股股东。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股东应按照各自实际的出资比例享有股东权益。由于历史原因,中国A股一级市场股票都是高溢价发行,造成流通股股东通过购买股票实际投入发行公司的资金所形成的每股东权益(净资产)额,远大于未流通股股东实际投入公司的资金所形成的每股东权益(净资产)额,流通股股东理应得到补偿。根据流通股股东的两种不同的持股情况,设计出两种按股东权益比例进行补偿的方法。
关键词:
股东权益 比例 补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雪
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是保证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本文从企业对外投资权益受 侵害的案例分析出发,对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如何保护股东权益、防止资产流失,提出 看法。
关键词:
对外投资 股东权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闯 孙宏英 胡可果
我们对2007年以来并购重组中大股东盈利补偿的统计发现,补偿方式主要有两种:现金补偿和股份回购(或赠送股份)补偿,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即2009年11月之前均采用现金补偿方案,之后基本上采用了股份回购(或赠送股份)的补偿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两个层面分析出两种补偿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股东的权益,其中,股份回购方案比现金补偿方案更能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同时更能制约大股东在并购重组活动中对过高评估或过高盈利预测的"冲动",因而更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志红 胡培
制约大股东的“内部人”掠夺行为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我国证券市场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在上市公司大股东直接控制公司经营管理下 ,中小股东保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有效方法是 :在中小股东与大股东间建立股权委托投票机制。该机制可以通过中小股东在大股东间形成股权相互制衡机制 ,从而有效地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雷 叶勇 杨芸芸
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状况的不同,本质上可以归因于各国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差异。终极控制股东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可以获取控制权的私有收益,而这是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我国的股权分置状态放大了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终极控制股东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依然存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官峰 李娟 段尚尚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文章主要关注股权流动性变化对股东持股决策的影响。以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股份获得流通权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地,文章还研究了监督能力对非控股股东减持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控股与非控股股东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非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减持比例越大,即随着监督能力的下降,流动性提高后非控股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
关键词:
监督成本 股权分置改革 非控股股东 减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万俊毅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权 小股东权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翟胜宝
大股东经常利用其控制地位,侵害小股东的权益,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在转型中的我国尤其严重。本文针对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对这一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法理为基础,从公司治理、法律救济等角度,提出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有益对策。
关键词:
小股东权益 关联交易 独立董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华忠
制度具有相互依存性,制度的效率依赖于其它配套制度的发展。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建立保证了以支付对价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数选择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性质,推动了改革的顺利完成。解决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的关联性、互补性及可操作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股权分置改革 类别股东表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新夫 全怡
本文以在2008年8月27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发生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增持行为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增持行为的确能带来短期的累计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支持效应,但长期市场业绩反而较差;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并不受股改进程、所持股份比例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控股股东 股份增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李增泉 孙铮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可能是双向的:"掏空"或者"援助"。文章回顾并发展了西方的文献,对这种利益输送的双向性及其转换进行了模型化表述。文章认为:当控股股东难以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产权收益的时候,除了现金股利分红,掏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当控股股东可以低成本进行股权转让时,控股股东就需要在股权转让收益与掏空收益之间进行抉择,甚至援助上市公司以提高股权转让价格。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正向意义:放松对控股股东产权收益实现方式的管制(或者降低其交易费用),将会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利益输送 产权转让 股权分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荣华 谢国珍
目前,股权激励在我国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财政部针对日益增多的股权激励计划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简称“新会计准则”),以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本文拟对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损益和股东权益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新会计准则的一些要点作些解析。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损益 股东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