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2)
- 2023(7888)
- 2022(6489)
- 2021(6086)
- 2020(4993)
- 2019(11423)
- 2018(11190)
- 2017(21168)
- 2016(11592)
- 2015(12138)
- 2014(11808)
- 2013(11289)
- 2012(10079)
- 2011(9096)
- 2010(9030)
- 2009(8574)
- 2008(8653)
- 2007(7293)
- 2006(6582)
- 2005(6022)
- 学科
- 济(44615)
- 经济(44549)
- 管理(34070)
- 业(33658)
- 企(28685)
- 企业(28685)
- 方法(20960)
- 数学(19214)
- 数学方法(19086)
- 财(15480)
- 制(13995)
- 农(11773)
- 中国(11432)
- 体(10124)
- 务(9999)
- 财务(9990)
- 财务管理(9978)
- 业经(9959)
- 企业财务(9684)
- 贸(9343)
- 贸易(9339)
- 融(9151)
- 金融(9151)
- 易(9086)
- 体制(8846)
- 银(8757)
- 银行(8725)
- 行(8337)
- 学(8153)
- 农业(7343)
- 机构
- 大学(161166)
- 学院(158975)
- 济(69426)
- 经济(68240)
- 管理(62003)
- 研究(55367)
- 理学(53757)
- 理学院(53205)
- 管理学(52380)
- 管理学院(52077)
- 中国(43755)
- 财(34885)
- 京(32913)
- 科学(32318)
- 农(32150)
- 所(28278)
- 财经(27416)
- 业大(26239)
- 研究所(25406)
- 农业(25397)
- 经(25184)
- 中心(25051)
- 江(23191)
- 经济学(21820)
- 北京(20810)
- 财经大学(20739)
- 经济学院(19769)
- 院(19537)
- 范(18067)
- 商学(17913)
- 基金
- 项目(107258)
- 科学(84666)
- 基金(80973)
- 家(73064)
- 研究(72679)
- 国家(72464)
- 科学基金(61895)
- 社会(48868)
- 社会科(46540)
- 社会科学(46526)
- 基金项目(43096)
- 自然(41700)
- 自然科(40818)
- 自然科学(40802)
- 自然科学基金(40174)
- 省(39929)
- 划(34686)
- 教育(33578)
- 资助(32490)
- 编号(26779)
- 部(24362)
- 重点(24001)
- 创(22664)
- 发(21551)
- 创新(21246)
- 国家社会(21163)
- 科研(21161)
- 教育部(21044)
- 成果(20750)
- 计划(20179)
共检索到239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健
本文通过市盈率指标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和国际主流股票市场作横向比较和分析,说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对二级市场造成系统风险增加,整个价值评估体系混乱以及上市公司价值差异进一步加剧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 价值评估 系统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端 陈鹏
股权分置改革揭开了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序幕,股票市场正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场所,因此股市的财富效应成为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日益加深。本文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EC模型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股改后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开始显现,居民的消费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善林 杨模荣 姚禄仕
本文使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估计我国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以股票内在价值为基础检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相关性的影响。选择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相关性有显著的提高,业绩较差公司股价相对价值偏离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股权分置改革在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机制方面实现了管理层预期的效果。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万小勇
以2001年至2008年中国沪深两市中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由高频交易数据构造的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以及由日间交易数据构造的价格冲击衡量股票流动性,使用同行业中与公司市值最为接近的两家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变量的均值作为该变量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影响,考察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通过分解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考察股票流动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财务杠杆水平和经营绩效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和杠杆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根明 陈睿君
文章通过对股票定价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结合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实际,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结合股票定价理论得出非流通股股票定价公式,并指出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票定价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劲松 吕昌会 李志兵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还不显著,但对我国东部地区存在微弱的正财富效应,分行业来看,股市对汽车消费和房地产销售有微弱的正财富效应。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区域消费 行业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婧颖 张顺明
证券流通性能够产生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将完全不能流通的非流通股转变为能够预期到解禁时间的有条件限售股,股票流通性发生变化。本文利用非流通性折价(DLOM)的概念,通过对价和价值总和两种方式计算出股改前后股票流通性的变化值,并对DLOM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有条件限售股的估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流通性价值 非流通性折价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永亮 苏玮
根据经济学理论,股权分置改革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解决影响中国股市发展的委托—代理问题。从改革后市场的反应看,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此,改革后市场的运作应该比之前更加规范和理性,消化冲击能力更强。然而运用GARCH模型对此进行分析,得到的实证结果与提出的观点却相反。最后,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冲击 GARCH模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吕寒 吴非
资本市场作为我国金融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使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实证研究股票流动性、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佐证。研究发现,高强度的股票流转引致股价的较大波动,在缺乏有效信息披露的情况下强化市场的短期利益偏好函数,抑制企业创新行为;不同行业类别和不同产权属性的企业,在相同股票流动性作用下,存在异质性反应模式。而股权分置改革条件下的股票流动性,逆转原有的负面效应,带动企业真实创新能力发展。从而验证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彬
ARCH模型诞生后,关于资产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大量涌现。研究者们从不同市场、不同数据频率、不同时段等角度选取数据,对股票指数的波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大事件与成交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不同时段,对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至今的股票市场的收益与波动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各时段波动差异,并从引发市场变迁的多个方面(政策、市场机制、宏观经济)对波动变化作出解释。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持续性和记忆性较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交易后股市的波动集群性降低;我国股市存在杠杆效应(收益与同期波动的负相关关系),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杠杆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文章提出市场产权新概念,把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力,即入市融资和交易这两方面的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并明确指出,流通股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其价值在量上等于流通股市值与净资产之差。文章首次运用市场产权理论剖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优缺点,以指导股改方案的选择,并为股改作出理论解释。
关键词:
流通股 含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俊霖
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中发生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通过构建Logit回归模型来研究市场错误定价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错误定价对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具有驱动作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被高估的程度越高,并购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非国有上市企业比国有上市企业更有可能发生并购;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越被高估,选择股票支付的概率就越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黄俊
针对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我国资本市场影响深远的事件,基于经济后果的视角,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股权层级的变化及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论文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控股股东与其他小股东间代理冲突的减轻,公司股权层级显著减少。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由于代理成本的下降及对管理层监督的加强,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业绩因股权层级的降低而上升。最后,我们的考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股权层级及经营绩效的影响在非国有公司中更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振心
基于VAR的Johansen多元协整检验对中国金融开放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股票市场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五国(地区)股市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外资进入中国股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发现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联动现象;但股权分置改革后,有证据显示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联动程度大大增强。这意味着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中国股票市场自身运行机制的变革,对中国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同时这也意味着对投资者而言,分散化投资收益逐步减少,风险传递大大增强;投资者应当更加重视股票市场国际风险的防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郦金梁 廖理 沈红波
股票需求的完全价格弹性这一假设是许多金融理论的基础。然而,真实市场上的股票并非是相互替代的,股价与市场供给有关。本文在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股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模型,分析在需求和供给变动两个冲击下,流通股股东的累积超额收益。我们进而利用市场模型和市场调整模型,计算流通股股东在股改复牌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并分析检验其截面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累积超额收益和远期股票供给量成负相关关系。在控制流通股供给冲击效应之后,我们还发现公司盈利能力和非流通股集中度与股改价格效应负相关。进一步考虑市场时机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本文创造性地度量了股权分置改革经济价值的市场预期,并提供了需求曲线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