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0)
2023(11643)
2022(9908)
2021(9081)
2020(7950)
2019(18341)
2018(18273)
2017(34752)
2016(19394)
2015(21134)
2014(21186)
2013(20659)
2012(19041)
2011(17180)
2010(17367)
2009(16430)
2008(16763)
2007(14849)
2006(13056)
2005(11637)
作者
(57840)
(48694)
(48636)
(46278)
(30721)
(23589)
(22191)
(19096)
(18203)
(17259)
(16474)
(16189)
(15566)
(15358)
(15225)
(15185)
(15018)
(14391)
(14184)
(14024)
(12385)
(11879)
(11868)
(11073)
(10933)
(10866)
(10766)
(10757)
(9807)
(9733)
学科
(78914)
经济(78805)
管理(56199)
(55712)
(47040)
企业(47040)
方法(39087)
数学(35107)
数学方法(34828)
(25360)
(20373)
(18463)
中国(18417)
(16799)
财务(16778)
财务管理(16742)
业经(16555)
(16282)
企业财务(16092)
(15102)
贸易(15102)
(14684)
农业(13436)
(12988)
(12684)
金融(12682)
地方(12668)
(12621)
银行(12560)
(11896)
机构
大学(280747)
学院(277374)
(114955)
经济(112722)
管理(105831)
研究(94515)
理学(91829)
理学院(90810)
管理学(89273)
管理学院(88751)
中国(70758)
科学(59301)
(57993)
(55862)
(55318)
(49813)
业大(46471)
研究所(45336)
农业(44537)
财经(43896)
中心(42855)
(41296)
(39977)
北京(36214)
经济学(35352)
(34237)
师范(33753)
(33184)
财经大学(32787)
经济学院(32191)
基金
项目(185742)
科学(145046)
基金(136204)
研究(128018)
(121640)
国家(120621)
科学基金(102014)
社会(82028)
社会科(77876)
社会科学(77843)
基金项目(72632)
(71975)
自然(68515)
自然科(66997)
自然科学(66970)
自然科学基金(65863)
(61678)
教育(59838)
资助(55522)
编号(50163)
重点(41987)
(41596)
成果(40431)
(38628)
(38315)
科研(36820)
创新(36192)
计划(35705)
教育部(35345)
大学(34825)
期刊
(122284)
经济(122284)
研究(78864)
中国(52179)
学报(51707)
(49140)
(45514)
科学(43944)
大学(38002)
管理(36912)
学学(36171)
农业(32237)
(26590)
金融(26590)
教育(26276)
财经(22720)
技术(21592)
经济研究(20350)
业经(19463)
(19367)
(17740)
问题(16658)
(14828)
(14192)
技术经济(14175)
业大(13103)
统计(13025)
商业(12967)
理论(12789)
科技(12430)
共检索到404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廖旗平  
本文分析了股改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股改使得现有公众投资者股权价值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公司业绩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所有因素中股改后股权结构的变化和市场流通情况是影响现有公众投资者利益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说明关注股权结构和市场流通能保护现有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腊生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资源和风险的优化配置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实股权结构的非均衡特征与转轨时期投资者的浮躁情结可能导致全流通后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初始状况所形成的自然垄断、大股东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通过其控制权地位制造相关信息诱骗中小投资者等,将使投资者的市场地位出现极度的不平衡,我国证券市场因此可能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庄股时代。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尽可能避免市场地位不对称可能对市场规范运行的破坏,强化行政监督与加强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代志华  
作为企业的金融营销行为和战略管理方式,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内受到公司治理的制约,对外受到市场竞争结构的推动,并以政府规制为边界,以信息技术为动力。股权分置改革中分类表决和两个“三分之二”的规定,对上市公司长期以来漠视中小投资者的存在,甚至损害投资者利益而言,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反省。而“反省”所带来的将是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投资者的理智与成熟以及投资者关系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希  徐慧玲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长期存在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利益割裂的问题。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然而现实却显示,改革的效果并没有理论预期的那么乐观。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证明,股权分置改革的边际效应受到股权集中度和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当股权比较分散,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或者控股股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时,股权分置改革的边际效应较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改善的程度较低。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结果方程模型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颐  刘志远  王健  
本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客观衡量本次股改中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补偿,本文设计了实际对价支付因子,结果发现,在已实施股改的公司中,实际对价支付因子平均仅为0.42,表明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补偿并不高。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本文将机构投资者按照基金、券商和QFⅡ予以细分,发现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流通股东的对价送达率、非流通股东的对价送出率以及实际对价支付因子均呈现显著负相关,从而验证了Pound(1988)提出的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奉行的战略合作假说。上述结果表明,在股改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实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国正  熊德华  巫和懋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在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方面的政策内涵,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解释四个首批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公众投资者支持率的差异。理论探讨表明,《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没有支持公众投资者的历史诉求,几乎没有保护他们免受改革带来的流通股供给冲击的权益;保护了他们免受改革在公司层面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支持了流通股股东通过谈判与非流通股股东分享改革产生的利益。主要理论结果得到了事件研究的支持。尽管对公众投资者来说清华同方的方案在四个试点公司中几乎是最优的,但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其改革的失败,这反映了零售投资者强烈的历史诉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雷  叶勇  杨芸芸  
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状况的不同,本质上可以归因于各国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差异。终极控制股东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可以获取控制权的私有收益,而这是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我国的股权分置状态放大了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终极控制股东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依然存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县华  吕长江  
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制度背景,从股利代理理论和投资者保护理论角度出发,研究驰宏锌锗的股利分配行为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驰宏锌锗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所进行的股利分配,有严重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之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监管当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高股利分配行为的监管,并继续完善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建设,尤其是执行层面的监督。上市公司则应该提高其所披露信息的质量,促进公司稳定和谐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旗平  陈建梁  
通过对45家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对价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目前各公司的对价水平趋同,但对价影响因素不同。结合理论分析,建议从统一对价的标准上来稳定股改的预期,这更有利于股市的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宇建  张继袖  
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诸多改革都涉及利益分配,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对于评判改革的成败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借鉴社会学理论,从中小流通股东角度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投资者关系问题。本文为流通股东对股改程序公正的理解寻找了两个前因:信息披露和反馈的及时性以及流通股东潜在的影响力。研究发现,提高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流通股东的潜在影响力可以改善流通股东对程序公正的理解,可以改善投资者关系。研究同时发现,流通股东对程序公正的理解是信息反馈及时性和流通股东潜在影响力对投资者关系的中介变量。最后,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黄  杨亚萍  
多年来,股权分置影响了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民赞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对价水平的众多变量中,按其影响力度依次有四个主要变量: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市净率;同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由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极具政策性色彩的行为,以上四个变量对对价水平的影响力度总体上偏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彬  崔益嘉  赵晓庆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棉之  文央漾  
以股改方案中影响股东利益的对价及承诺等方案特征为研究出发点,分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而研究股权结构与股改方案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假设检验,流通股东获付比例更多的是反映一种市场的均衡预期,而非流通股东送出比例则更真实的反映股改方案的对价成本,而且股权结构对方案各特征起了重要影响作用,非流通股股东行为影响方案的同时也受股权结构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明贺  
本文利用81家上市公司的两年的面板数据,对实施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及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公司绩效上采用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三个指标衡量。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对已参加股改的公司绩效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同时还阐明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