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752)
- 2022(3216)
- 2021(3241)
- 2020(2786)
- 2019(6700)
- 2018(6825)
- 2017(13289)
- 2016(7291)
- 2015(8023)
- 2014(8077)
- 2013(7713)
- 2012(6802)
- 2011(6086)
- 2010(6438)
- 2009(6101)
- 2008(6447)
- 2007(5488)
- 2006(5107)
- 2005(4907)
- 学科
- 企(31604)
- 企业(31604)
- 业(31534)
- 管理(30777)
- 济(27250)
- 经济(27196)
- 财(17493)
- 方法(13891)
- 务(13764)
- 财务(13749)
- 财务管理(13729)
- 企业财务(13361)
- 制(12574)
- 数学(12285)
- 数学方法(12222)
- 体(9886)
- 体制(9123)
- 业经(6687)
- 中国(5754)
- 公司(5561)
- 银(5547)
- 银行(5544)
- 融(5191)
- 金融(5191)
- 行(5094)
- 技术(5090)
- 策(4977)
- 人事(4930)
- 人事管理(4929)
- 农(4910)
- 机构
- 大学(98879)
- 学院(97098)
- 管理(41418)
- 济(41360)
- 经济(40586)
- 理学(35382)
- 理学院(35086)
- 管理学(34776)
- 管理学院(34554)
- 研究(29283)
- 财(26466)
- 中国(25598)
- 京(20085)
- 财经(19571)
- 经(17927)
- 江(14885)
- 财经大学(14832)
- 所(14269)
- 科学(13933)
- 中心(13421)
- 北京(13084)
- 商学(12917)
- 商学院(12829)
- 研究所(12012)
- 经济学(11889)
- 州(11558)
- 农(10931)
- 范(10673)
- 师范(10584)
- 经济学院(10560)
- 基金
- 项目(56399)
- 科学(45918)
- 基金(43067)
- 研究(42711)
- 家(36069)
- 国家(35751)
- 科学基金(32462)
- 社会(28334)
- 社会科(26972)
- 社会科学(26961)
- 基金项目(22805)
- 自然(21224)
- 教育(21114)
- 自然科(20785)
- 自然科学(20780)
- 省(20646)
- 自然科学基金(20477)
- 资助(17975)
- 划(17330)
- 编号(16850)
- 成果(14790)
- 部(14123)
- 教育部(13084)
- 人文(12499)
- 性(12478)
- 制(12342)
- 创(12206)
- 重点(12139)
- 大学(11490)
- 国家社会(11410)
共检索到15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锋
本文以2005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观察了股改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两方面的影响。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多变量回归检验的结果表明: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无论财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市场绩效的变化迟于财务绩效的变化;股改的确使原非流通股股东对待上市公司绩效的态度产生了积极触动作用,但是股改并未改变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占效应"。研究还发现股改对价成为股改后公司绩效变化的反向指示器,同时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与不成熟的证券市场环境也对公司绩效的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财务绩效 市场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查会琼
选取了177家股改公司,通过对股改前后绩效的分析发现:每股净资产在股改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每股收益、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表现为股改后第一季度指标值显著高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二和三季度的指标值显著低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四季度的指标值与股改前的指标值没有显著差异,并对该结论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绩效 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桂春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的对比分析来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特点,以为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提供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利分配 现金股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延超 阮梓坪
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扭曲,存在恶意圈钱现象。制度变迁后,相对合理的融资制度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降低,重树债务融资理念,合理安排融资期限和融资规模,发行债券、定向增发股票将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融资行为 全流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芳 苏方杰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有股份的股权流通性质发生了改变,股东持有的大量非流通股进入二级市场使其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影响股票价格,以便在较高的价格卖出股票或进行高卖低买实现套利。文章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大股东持股限售期还是全流通后,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程度平均水平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大股东代理问题 盈余管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缪映
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舞弊压力、机会和藉口三因素随之发生新变化,特别是财务舞弊手法不断翻新,因此,我们必须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两方面做出相应的财务舞弊约束对策,如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管;加强对大股东的监管;完善上市公司"一点三线"监管体制;建立财务舞弊者补偿措施;制定会计行业伦理准则;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伦理道德素质等。
关键词:
财务舞弊 风险因子 舞弊手法 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赵媛 潘飞
经理人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利益相容的股权激励失效已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渠道和福利安排的质疑不断。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截止2010年末已由董事会授予股票或期权的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的其他因素后,研究股权激励披露日、行权日和出售日前股权激励水平、激励方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披露日以及行权日之前经理人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出售日前则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正相关,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彬 崔益嘉 赵晓庆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庆生 张莹 张梦夕
从重大资产重组的财富效应视角,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改善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股权分置改革前相比,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取得了显著的短期和中长期超常回报。进一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资产重组效应是否受公司特征或重组类型影响,研究发现重组规模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资产重组效应产生显著影响,而重组公司是否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是否ST公司以及是否关联交易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重大资产重组绩效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重大资产重组 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廖玉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关于财务目标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每股市价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经济附加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我国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目标应如何定位及实现,这是需要重新反思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上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维涛 黄育明
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的变迁为研究视角,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绩效(CAR)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改变侵占公司利益方式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公司的并购市场绩效均值显著为正,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公司有较高的并购市场绩效,收购公司并购活动的关联属性对并购市场绩效无显著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并购公司其并购市场绩效越低。另外,成长性增强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公司杠杆减弱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文中的结果表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丽娟 王欣
文章以沪深2005年年底完成股改的2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幅度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应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减持幅度一次过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太华 周礼艳
对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表明,应当从多个角度全面衡量上市公司绩效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构造一个综合绩效评价函数。以我国最早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三批企业2003~2008年的综合绩效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改善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尚未显现,应从合理安排股权结构、积极引导机构投机者、努力完善法律制度环境等角度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珍全 唐军
本文通过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T和Wilcoxon检验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总体上有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股权分置 上市公司 经营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杜沔 邵欢 顾亮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分析框架,采用股改前2001至2006年200家上市公司1200个样本与股改后2007至2011年922家公司4610个样本数据,分别采用三阶系统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前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互不相关,股改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正向互动,说明股改前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是一种静态均衡,股改后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支持了中国企业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的观点。
关键词:
公司治理制度变迁 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