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8)
2023(11184)
2022(9493)
2021(8807)
2020(7632)
2019(17682)
2018(17652)
2017(34009)
2016(18902)
2015(20866)
2014(20868)
2013(20462)
2012(18761)
2011(16890)
2010(16987)
2009(16173)
2008(16571)
2007(14744)
2006(12875)
2005(11562)
作者
(55948)
(47067)
(47008)
(44683)
(29872)
(22853)
(21387)
(18416)
(17582)
(16669)
(15945)
(15642)
(15056)
(14857)
(14765)
(14719)
(14511)
(13955)
(13743)
(13640)
(12006)
(11449)
(11441)
(10694)
(10612)
(10589)
(10450)
(10378)
(9481)
(9329)
学科
(75434)
经济(75322)
(59775)
管理(58796)
(51928)
企业(51928)
方法(37907)
数学(33935)
数学方法(33669)
(28241)
(20759)
(19809)
(19459)
财务(19429)
财务管理(19385)
企业财务(18634)
中国(17683)
业经(16325)
(15324)
(15309)
(14629)
贸易(14627)
(14225)
体制(13139)
农业(12885)
(12198)
地方(12152)
银行(12147)
(11896)
金融(11894)
机构
大学(272518)
学院(269837)
(110876)
经济(108698)
管理(104480)
理学(90509)
研究(90362)
理学院(89531)
管理学(88115)
管理学院(87604)
中国(69269)
(56440)
科学(56321)
(55237)
(53071)
(47413)
业大(44309)
财经(43491)
研究所(42933)
农业(42197)
中心(41466)
(40269)
(39655)
北京(35453)
经济学(33838)
(32509)
财经大学(32494)
师范(32040)
(31772)
(31369)
基金
项目(178704)
科学(139561)
基金(131139)
研究(123529)
(116789)
国家(115813)
科学基金(98229)
社会(79055)
社会科(74992)
社会科学(74963)
基金项目(70137)
(69160)
自然(66249)
自然科(64739)
自然科学(64714)
自然科学基金(63658)
(59338)
教育(57432)
资助(53539)
编号(48572)
重点(40409)
(40185)
成果(39254)
(37114)
(36702)
科研(35458)
创新(34763)
计划(34336)
教育部(34201)
大学(33372)
期刊
(118592)
经济(118592)
研究(76823)
中国(50631)
学报(49047)
(47252)
(46647)
科学(41820)
管理(36902)
大学(36058)
学学(34339)
农业(30342)
(26699)
金融(26699)
教育(23940)
财经(22442)
技术(20831)
经济研究(19571)
业经(19243)
(19043)
(17018)
问题(16055)
(14484)
财会(13657)
技术经济(13433)
(13219)
理论(12759)
商业(12713)
统计(12286)
业大(12087)
共检索到395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边小东  
本文运用比较成熟的"事件研究法",在样本选择较为严谨,尽量规避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性的前提下对目标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并购会给目标公司的股东收益带来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于进一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因素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比较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旭  桂昭君  郑东雅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以方正科技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三次并购和五次减持公告对于目标公司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折的主要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并不成熟,公司收购行为仍然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收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锡熙  沈艺峰  
现代西方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学派认为 ,在由公司各种内外部控制机制构成的控制权市场上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发挥其主要作用 ,只有作为外部控制机制的收购才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机制 ,因为公司间的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本文以这种理论为背景 ,对申华实业被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表明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 ,二级市场收购并不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收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温泉  古远平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都有很大变化,其并购方式、融资模式、支付手段及定价机制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其历史地位和缺陷性;其次,分析了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新《公司法》、《证券法》实施的环境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宗计川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针对公司治理基础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变迁,股东投票出席行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数据,从影响投票出席率因素的角度探讨中小股东的投票参与行为以及高通过率与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案通过率与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和非流通股比例均正相关;投票出席率随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的增加而上升且随股改进度呈下降趋势。流通股高赞成率与相对较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表明,众多流通股股东倾向于稳定地选择策略性弃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官峰  李娟  段尚尚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文章主要关注股权流动性变化对股东持股决策的影响。以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股份获得流通权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地,文章还研究了监督能力对非控股股东减持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控股与非控股股东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非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减持比例越大,即随着监督能力的下降,流动性提高后非控股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新夫  全怡  
本文以在2008年8月27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发生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增持行为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增持行为的确能带来短期的累计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支持效应,但长期市场业绩反而较差;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并不受股改进程、所持股份比例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李增泉  孙铮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可能是双向的:"掏空"或者"援助"。文章回顾并发展了西方的文献,对这种利益输送的双向性及其转换进行了模型化表述。文章认为:当控股股东难以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产权收益的时候,除了现金股利分红,掏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当控股股东可以低成本进行股权转让时,控股股东就需要在股权转让收益与掏空收益之间进行抉择,甚至援助上市公司以提高股权转让价格。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正向意义:放松对控股股东产权收益实现方式的管制(或者降低其交易费用),将会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李亚培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背景,选择现金股利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仍然依靠控股优势通过派发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尚不能够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虹  
并购财务行为是上市公司进行规划、执行并购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行为活动。上市公司并购制度障碍的消除和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对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并购交易上,本文主要从并购的估值体系、并购融资模式、并购的操作模式及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的财务行为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并购估值体系统一(一)统一的市场并购估值体系得以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玲艳  
文章以2009年底流通股比例达到100%且在2006年内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6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控股股东控制权的角度,对比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和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存在"侵害——趋同——掘壕"关系,58.46%的样本公司进入利益趋同区间;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变为"趋同——掘壕",89.23%的样本公司进入趋同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增强,上市公司绩效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全流通后,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依然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雪峰  吴振信  边策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解,寻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最大化由管理层努力产出弹性和努力成本弹性决定,并受企业的资源配置、赢利能力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意  谭洪涛  
本文对1113家公司从2005年至2010年大股东与公司价值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改后一年,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但股改与否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不强。同时还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股权制衡制度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涛  李善民  周昌仕  
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并购活动中的关联性特征,研究支付方式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的影响。选取我国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569个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后中国并购交易中收购公司股东获得正的超常收益;采用股票支付时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显著为正,而现金支付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没有显著影响;关联并购比非关联并购能够为收购公司创造更大收益,关联并购中股票支付的股东财富提升更为显著,但是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收购公司就没有显著的正财富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姜英兵  于彬彬  
本文以截至2011年底完成股改并满足一定条件的7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4-2011年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前后的差异。按照股权性质分组的研究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后明显减弱,而国有企业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按照股改批次分组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持现比率的影响在股改后存在明显减弱的证据,证实了股改对控股股东侵占动机的缓解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