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5)
2023(5322)
2022(4337)
2021(4189)
2020(3419)
2019(7810)
2018(7969)
2017(14874)
2016(8103)
2015(8698)
2014(8662)
2013(8069)
2012(7546)
2011(6853)
2010(7069)
2009(6842)
2008(7200)
2007(6388)
2006(5881)
2005(5506)
作者
(21941)
(18486)
(18437)
(17736)
(11872)
(8969)
(8314)
(7045)
(7035)
(6675)
(6362)
(6327)
(5975)
(5972)
(5944)
(5598)
(5530)
(5475)
(5384)
(5275)
(4833)
(4481)
(4465)
(4255)
(4192)
(4135)
(4135)
(3958)
(3828)
(3567)
学科
(32532)
经济(32471)
管理(25086)
(23447)
(21573)
企业(21573)
方法(14445)
(12794)
数学(12653)
数学方法(12461)
(11619)
中国(9338)
(8916)
(8080)
财务(8067)
财务管理(8052)
企业财务(7835)
体制(7817)
业经(7723)
(7500)
(7480)
金融(7480)
(7254)
银行(7247)
(6984)
(6019)
(5641)
理论(5414)
税收(5324)
(5285)
机构
大学(114467)
学院(112157)
(47201)
经济(46219)
管理(41489)
研究(38490)
理学(35165)
理学院(34810)
管理学(34135)
管理学院(33916)
中国(31096)
(27228)
(23875)
科学(21353)
财经(20598)
(19439)
(18844)
中心(17722)
(17330)
研究所(17058)
(16786)
北京(15543)
财经大学(15509)
经济学(15173)
(14648)
师范(14494)
业大(14111)
(13706)
(13687)
经济学院(13643)
基金
项目(68705)
科学(54713)
基金(51300)
研究(50471)
(44599)
国家(44218)
科学基金(38393)
社会(33368)
社会科(31734)
社会科学(31725)
基金项目(26347)
(25163)
教育(24256)
自然(24220)
自然科(23758)
自然科学(23753)
自然科学基金(23355)
(21517)
资助(21358)
编号(19888)
成果(17185)
(16047)
重点(15189)
国家社会(14457)
教育部(14334)
(14013)
(13978)
(13602)
大学(13567)
课题(13554)
期刊
(54981)
经济(54981)
研究(38751)
中国(26085)
(23311)
学报(17672)
管理(17339)
教育(15729)
(15492)
(15398)
金融(15398)
科学(15371)
大学(14186)
学学(13095)
财经(11450)
(9850)
农业(9728)
技术(9175)
经济研究(8987)
业经(7770)
问题(6848)
(6010)
理论(5779)
统计(5693)
财会(5430)
(5391)
会计(5250)
国际(5215)
技术经济(5156)
实践(4988)
共检索到181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伟强  王珺  廖理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投资者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值得关注。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划分为两个子事件——股权分置改革宣告和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对1264家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超额收益研究表明:①投资者在两个事件中平均都能获得正的超额收益;②在股权分置改革宣告事件中。投资者更注重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惠"——对价的高低;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事件中。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的"未来"——非流通股未来带来的扩容等:③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均值回归"现象。如果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宣告事件中的累计超额收益较高(低)。则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事件中的累计超额收益会较低(高)。短期内投资者能够从股权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伍利娜  朱春艳  
本文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的角度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审计师一定程度上配合上市公司实现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及审计意见购买。具体结论为:在股改后,对于相同盈余管理水平,规模较小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对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未发现有显著不同,但股改后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似乎加大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年行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独特的经济问题。本文收集526家实施股改公司的相关资料,运用行为心理学著名的“锚定效应”理论,对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制定和对价的影响因素两大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  
目前中国股市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人们经常批评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种种不规范和不成熟,而是另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推动股市的重心持续下移。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造成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检验和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珍  
国内学者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证券市场带来的效应时,无论从定性阐述还是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阶段或初期,大都采用股票市场价格计算产生的累积超额收益,没有分清股价上涨是由于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价格上升效应,得出股权分置改革对证券市场产生正面影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股改前后股票价格采用价格指数的调整,避开了其他因素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从不同的行业视角分析市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发现其影响现行具有不同,这将为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提供了新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志国  闫作远  苏治  杜晓宇  
股权分置改革是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本文具体讨论股权分置改革的财富创造效应,以及财富在不同主体间的再分配效应。46家试点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股权分置改革过程能够创:造财富,非流通股东的收益明显高于流通股东的收益,且流通股的超常收益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说明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非流通股东,尤其是绝对优势的大股东处于有利地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申慧慧  黄张凯  吴联生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直接决定了股东的财富,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盈余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国有股权转让的限制,导致国有控股股东盈余操纵动机弱于其他股东。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盈余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显著降低;而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都没有显著变化。本文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可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守海  
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价值普遍提高了16%以上,且提高幅度与盈利潜力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呈递增关系。它更有利于提高“一股独大”公司的治理绩效,并修正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端  陈鹏  
股权分置改革揭开了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序幕,股票市场正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场所,因此股市的财富效应成为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日益加深。本文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EC模型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股改后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开始显现,居民的消费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家鸣  
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有效市场理论中的一种异象,被公认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动量收益持续性和反转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利红  刘国常  
以A股公司为样本,以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治理效应的代理变量,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治理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掏空"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具有揭示和抑制作用;但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的揭示和抑制作用下降。审计治理效应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为了顺利套现,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强烈动机,这一动机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显著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静  陈工孟  孙彬  
利用2003~2007年样本数据,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现金股利掠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行为,加强了自由现金流假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献中  李诗田  魏立江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股权再融资理论和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之间在沪、深两市A股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数据,用均值检验法、分组检验法、回归分析法分别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配股融资公告效应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理  沈红波  
本文采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研究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在2006年底已经成功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1058个有效样本,我们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显著为正;市场效应与股改对价显著正相关,表明送股越多,越向市场传递有利的信号;股权集中度越高,市场效应越低;股权制衡度越高,市场效应越好,表明未来的控制权市场对流通股股东利益有正面影响;全面实施的公司比试点的公司有着更好的反应。这些发现为提高股票流动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久洪  陈宝峰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偏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持股比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才会选择"隧道效应"行为;上市公司利润水平越高,"隧道效应"行为越严重,公司治理越好,"隧道效应"行为越轻;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隧道效应"行为的偏好程度降低;此外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会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