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6)
- 2023(3603)
- 2022(3052)
- 2021(3168)
- 2020(2664)
- 2019(6245)
- 2018(6670)
- 2017(12360)
- 2016(7037)
- 2015(7651)
- 2014(7787)
- 2013(7216)
- 2012(6809)
- 2011(6012)
- 2010(6322)
- 2009(6319)
- 2008(6918)
- 2007(6149)
- 2006(5694)
- 2005(5346)
- 学科
- 济(25277)
- 经济(25226)
- 管理(23675)
- 业(21596)
- 企(20925)
- 企业(20925)
- 财(12300)
- 方法(11322)
- 制(10900)
- 数学(9692)
- 数学方法(9512)
- 务(8854)
- 财务(8841)
- 财务管理(8823)
- 体(8356)
- 企业财务(8215)
- 体制(7375)
- 中国(6608)
- 业经(5651)
- 农(5566)
- 银(5304)
- 银行(5298)
- 学(5221)
- 融(5210)
- 金融(5210)
- 行(5009)
- 理论(4979)
- 税(4417)
- 税收(4129)
- 收(4089)
- 机构
- 大学(96909)
- 学院(94788)
- 济(37079)
- 经济(36158)
- 管理(34556)
- 研究(32527)
- 理学(28608)
- 理学院(28319)
- 管理学(27708)
- 管理学院(27526)
- 中国(26935)
- 财(23124)
- 京(21120)
- 科学(18115)
- 所(16884)
- 财经(16868)
- 江(15500)
- 经(15313)
- 中心(15008)
- 研究所(14576)
- 农(14119)
- 北京(14038)
- 财经大学(12551)
- 范(12450)
- 师范(12320)
- 州(12247)
- 业大(11770)
- 院(11423)
- 经济学(11082)
- 省(10808)
- 基金
- 项目(53135)
- 科学(41447)
- 研究(39617)
- 基金(38500)
- 家(33175)
- 国家(32869)
- 科学基金(28254)
- 社会(24406)
- 社会科(23058)
- 社会科学(23049)
- 教育(19559)
- 省(19550)
- 基金项目(19508)
- 自然(18296)
- 自然科(17913)
- 自然科学(17909)
- 自然科学基金(17609)
- 资助(16759)
- 划(16738)
- 编号(16493)
- 成果(15270)
- 部(12449)
- 重点(11758)
- 课题(11467)
- 性(11297)
- 教育部(11025)
- 制(10761)
- 大学(10690)
- 项目编号(10407)
- 创(10368)
共检索到160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辉
本文通过对已公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164个上市公司的对价水平与方案的复杂程度的实证研究,发现支付方式复杂的方案,其对价支付水平要比简单方案的低。本文认为:如果存在投票成本与提案成本的不对称,那么提案权的界定就是至关重要的,当提案成本远小于投票成本,拥有提案权的一方在博弈中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具体到股权分置改革,提案权界定给非流通股东或者界定给流通股东,能够最终获得通过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是有天壤之别的,而最后的利益分配也大相径庭,拥有提案权的一方,即非流通股东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流通股东的利益却无法得到保障。
关键词:
投票成本 对价水平 提案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建东 侯文轩
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投票机制的特征,并研究了对价水平、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投票结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分组投票的机制和流通股股东的理性有效制约了占多数投票权的非流通股股东,并保障了对价方案总体处于双方认为合理的水平。数据显示,流通股的投票率只有33%,而非流通股的投票率将近其三倍;双方的支持率则比较接近,且都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对价水平较低的提案能引起流通股较高的投票率;同时伴随着流通股较低的支持率和较高的反对率。此外,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改善能有效增加具有信息劣势的流通股股东投票率,并促使股东双方在对价提案的意见上取得一致,从而得到较高的支持率和较低的反对率...
关键词:
对价 投票 信息不对称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莹芬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现状特征。改革股权分置,逐步统一股权,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性基础。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公司绩效,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改革 公司治理 资本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君光
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方案由非流通股股东、公司管理层、机构投资者、自然人股东之间的博弈决定。解决股权分置后证券市场更加活跃、市盈率进一步降低、保荐机构分化更加明显。从首批四家解决股权分置试点情况看,解决股权分置还应当建立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修改国有股考核办法、建立流通股股东谈判机制。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 证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友良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这场全流通的改革中,需要有统一的原则和判断标准,且需要切实相关的法规法律来保证市场的公平性。要规范非流通股东的行为,并严防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等行为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改革 对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文章提出市场产权新概念,把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力,即入市融资和交易这两方面的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并明确指出,流通股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其价值在量上等于流通股市值与净资产之差。文章首次运用市场产权理论剖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优缺点,以指导股改方案的选择,并为股改作出理论解释。
关键词:
流通股 含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伍利娜 朱春艳
本文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的角度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审计师一定程度上配合上市公司实现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及审计意见购买。具体结论为:在股改后,对于相同盈余管理水平,规模较小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对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未发现有显著不同,但股改后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似乎加大了。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王保合
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本身看做是上市公司拥有的永久性美式看涨期权多头,并运用期权分析框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时机的选择问题、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博弈、预期与价格跳跃过程,找到了该期权定价公司和提前执行该美式期权的最优执行边界,消除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对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美式期权定价 流动性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朝晖 张向群
本文揭示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宏观背景,指出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刻不容缓,区别了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与补偿,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实在的利好,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走势的影响,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合理的价格水平进行了估算。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改革 股票市场 价格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建军
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对于股权分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间博弈的实证研究,控制权市场方面有(白云霞,2004),股权再融资方面(原红旗,2003、2004),公司绩效方面有(徐晓东、陈小说,2003),等等。只是这些实证研究很多没有直接研究股权分置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股权分置下公司治理存在着“一股独大”,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内部人控制严重,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外部治理,目标模式选择模糊等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形成共同利益基础,优化股权结构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活跃控制权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措施有:统一认识,制度创新,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与协调,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公司员工引入公司治理等。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莹 徐小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促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股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让人不能忽视的现象——股权分置制度。股权分置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股权结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和制约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其危害性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桎梏,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瑞婷 张荣刚
本文考察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以放松管制为导向的股权分置改革,认为改革从逻辑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提出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主张。
关键词:
股权分置 重复博弈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海鸥
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型的资本市场平台,为资本市场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本文首先从现阶段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发展的特点入手,探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五条基本途径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股权分置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陈斌
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改的“对价”方案普遍考虑了非流通股份流通后对股价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其中.非流通股比例、当前股价与净资产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对价”确定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可得的基本判断是,当前的股改工作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市场化博弈机制,这个机制保障了两类股东在各自利益前提下达成妥协的可能。但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因素没有被充分考虑,以及股改的对价比率存在模式化的倾向,仍是这一机制存有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