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1)
2023(12581)
2022(10801)
2021(10109)
2020(8747)
2019(20015)
2018(20101)
2017(38474)
2016(21468)
2015(24120)
2014(24578)
2013(24017)
2012(22489)
2011(20232)
2010(20614)
2009(19671)
2008(20445)
2007(18571)
2006(16267)
2005(15120)
作者
(62721)
(52724)
(52629)
(50622)
(33690)
(25508)
(24246)
(20351)
(19822)
(19086)
(17958)
(17841)
(17031)
(16912)
(16767)
(16381)
(16138)
(15565)
(15441)
(15208)
(13286)
(13180)
(12824)
(11947)
(11940)
(11914)
(11852)
(11840)
(10770)
(10515)
学科
(84888)
经济(84759)
管理(68676)
(64438)
(55623)
企业(55623)
方法(39826)
数学(34761)
数学方法(34326)
(30293)
(24696)
中国(22382)
(22326)
(19743)
财务(19698)
财务管理(19647)
企业财务(18606)
业经(18544)
(18460)
(16862)
(16304)
银行(16270)
(15599)
金融(15595)
(15417)
(15283)
贸易(15278)
(14863)
体制(14073)
农业(14062)
机构
大学(314494)
学院(310430)
(127294)
经济(124436)
管理(115793)
研究(105573)
理学(98679)
理学院(97551)
管理学(95769)
管理学院(95153)
中国(81931)
(66518)
(66513)
科学(63511)
(54865)
(53767)
财经(51246)
中心(49057)
研究所(49031)
(48951)
(46414)
业大(45519)
农业(42229)
北京(42159)
(39968)
经济学(39890)
师范(39527)
(38267)
财经大学(38100)
(37526)
基金
项目(197469)
科学(155044)
基金(144319)
研究(142797)
(126068)
国家(125021)
科学基金(106621)
社会(90652)
社会科(85909)
社会科学(85882)
(75872)
基金项目(75534)
自然(69152)
自然科(67577)
自然科学(67554)
教育(67416)
自然科学基金(66419)
(64398)
资助(60028)
编号(57235)
成果(48913)
(45119)
重点(44716)
(40483)
(40407)
(40027)
课题(40001)
教育部(38872)
(38795)
科研(38107)
期刊
(143014)
经济(143014)
研究(94815)
中国(66692)
(57045)
学报(51486)
(48826)
科学(45359)
管理(43952)
大学(39377)
学学(36971)
教育(35943)
(33579)
金融(33579)
农业(31711)
财经(27061)
技术(26317)
(23177)
经济研究(22394)
业经(21352)
问题(18765)
(17139)
(16363)
(15579)
财会(15397)
理论(15308)
技术经济(15163)
统计(14771)
会计(13780)
实践(13617)
共检索到477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婕茹  
国有股的定价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流动性限制成本的定义,通过国外经典模型证明了国有股之所以低于同类普通股的价值,就是源于流动性限制成本的存在。并从流动性限制成本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对价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对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华  
一、对价差异的市场反应(一)不同对价方案的通过率股权分置改革第一批试点已尘埃落定。试点公司推出的方案直接影响到流通股股东的投票热情,也影响到试点方案的通过率,甚至决定了试点方案的命运。表1是四家首批试点公司的方案内容和相应的投票比率和通过比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陈斌  
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改的“对价”方案普遍考虑了非流通股份流通后对股价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其中.非流通股比例、当前股价与净资产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对价”确定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可得的基本判断是,当前的股改工作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市场化博弈机制,这个机制保障了两类股东在各自利益前提下达成妥协的可能。但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因素没有被充分考虑,以及股改的对价比率存在模式化的倾向,仍是这一机制存有的主要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生  
股权分置改革增加的收益按持股比例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间进行分配,改革就是公平的。根据这一思路,公平对价率应使两类股东收益率相等,根据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的资料,对价率的不公平程度为80·6%,流通股东也没有因股改而从中受益,股权分置改革对流通股东是不公平的。改革方案的设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方向是正确的。不公平的原因是对价谈判中双方力量的不平衡,买方处于完全垄断地位而卖方处于分散状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万小勇  
以2001年至2008年中国沪深两市中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由高频交易数据构造的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以及由日间交易数据构造的价格冲击衡量股票流动性,使用同行业中与公司市值最为接近的两家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变量的均值作为该变量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影响,考察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通过分解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考察股票流动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财务杠杆水平和经营绩效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和杠杆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旗平  陈建梁  
通过对45家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对价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目前各公司的对价水平趋同,但对价影响因素不同。结合理论分析,建议从统一对价的标准上来稳定股改的预期,这更有利于股市的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建平  李晓莉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让非流通股变成可以流通的股份,必然存在非流通股股东为换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问题。为协调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两者的利益,非流通股股东必须支付一定的对价,作为取得流通权的成本。对价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是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关键。对价方式的多样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小平  暴冰  杨妍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效的今天,股权分置问题成为众多经济问题的根源和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障碍,如何在维护股东利益和保持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审慎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成为了中国面临的巨大的智慧考验。我们认为,对流动性的分析与定价是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其意义远大于其表面上的非流通股参与流通,同时也体现在促进金融创新和估值体系重建两个方面。本文不揣浅陋,着眼于流动性的理论依据,试图探讨如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给股票流动性定价,以此来解决对价给付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官峰  李娟  段尚尚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文章主要关注股权流动性变化对股东持股决策的影响。以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股份获得流通权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地,文章还研究了监督能力对非控股股东减持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控股与非控股股东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非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减持比例越大,即随着监督能力的下降,流动性提高后非控股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志刚  孙艳梅  谭松涛  姜德增  
由于一个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实践会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确定,因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确定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这一特殊的公司治理事件,从新的角度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现存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判断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现存的公司治理机制中,控股股东之外的积极股东的存在成为目前阶段较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发行B股或H股、债务融资对经理人挥霍自由现金流的约束以及董事会的治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由于一个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实践会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确定,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方亮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原则涉及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各方的利益,是改革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公平交易原则的角度,指出了实践中某些改革方案的不足之处,通过对非流通股股权收益与流通股股权收益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公平交易原则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鸣  
文章通过考察股改试点对利益格局的影响,揭示了股改中博弈机制的特点,发现目前的博弈机制力量失衡,套现特点明显,缺乏市场化。因此政府通过严格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约来规范博弈规则,提高股改的效率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瞿卫东  姜诚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之初就存在的特有现象,上市公司的股东分为两类,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要消除流通权溢价,实现同股同价。本文探讨对价补偿的合理性、如何补偿以及补偿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偿的三条原则:(1)不能损害流通股股东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不能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3)应该借助股权分置问题解决的契机使中国资本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其价值定位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基于上述三点原则,一个改革方案就相当于求解一个数学规划问题,即在保证流通股股东将要丧失的流通权溢价得到足够补偿的基础上追求非流通股尤其是国有股价值的最大化,并且在方法上要有助于上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道宏  吴渝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升义  
本文从合同法上对价的一般法理出发,论证了国有股、法人股股东向社会公众股股东支付对价的法律依据,指出了关于对价的若干认识误区;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形式,认为对价包括基础对价、从属对价(特别承诺)两部分,并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确定对价及相关事宜的法律程序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