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3)
- 2023(11824)
- 2022(10489)
- 2021(9770)
- 2020(8312)
- 2019(19486)
- 2018(19595)
- 2017(38327)
- 2016(20611)
- 2015(22856)
- 2014(22746)
- 2013(22282)
- 2012(20160)
- 2011(18097)
- 2010(17873)
- 2009(16415)
- 2008(16080)
- 2007(13526)
- 2006(11961)
- 2005(10429)
- 学科
- 济(83536)
- 经济(83427)
- 管理(61173)
- 业(58335)
- 企(50447)
- 企业(50447)
- 方法(42929)
- 数学(38171)
- 数学方法(37833)
- 财(24344)
- 农(20314)
- 中国(20131)
- 业经(18124)
- 制(18071)
- 务(15936)
- 财务(15878)
- 财务管理(15850)
- 学(15803)
- 地方(15610)
- 企业财务(15232)
- 农业(13472)
- 贸(13354)
- 贸易(13350)
- 理论(13259)
- 体(13149)
- 易(12899)
- 技术(12839)
- 融(12763)
- 金融(12762)
- 银(12567)
- 机构
- 大学(287715)
- 学院(283982)
- 管理(118448)
- 济(115439)
- 经济(113077)
- 理学(103481)
- 理学院(102449)
- 管理学(100903)
- 管理学院(100378)
- 研究(90708)
- 中国(67248)
- 京(60006)
- 财(55531)
- 科学(54135)
- 财经(44803)
- 所(43904)
- 农(41146)
- 经(40978)
- 中心(40924)
- 业大(40896)
- 研究所(39810)
- 江(39507)
- 北京(38090)
- 范(36654)
- 师范(36363)
- 经济学(34901)
- 财经大学(33752)
- 院(33005)
- 州(32282)
- 农业(31980)
- 基金
- 项目(197637)
- 科学(156562)
- 研究(146386)
- 基金(145227)
- 家(124989)
- 国家(123986)
- 科学基金(108202)
- 社会(93080)
- 社会科(88389)
- 社会科学(88364)
- 基金项目(77760)
- 省(75904)
- 自然(70345)
- 自然科(68724)
- 自然科学(68711)
- 教育(67596)
- 自然科学基金(67514)
- 划(63788)
- 资助(60027)
- 编号(59510)
- 成果(48018)
- 部(44579)
- 重点(43321)
- 创(41149)
- 发(40551)
- 课题(40008)
- 教育部(39012)
- 人文(38309)
- 创新(38295)
- 国家社会(38146)
- 期刊
- 济(120607)
- 经济(120607)
- 研究(86070)
- 中国(50325)
- 财(42354)
- 管理(42346)
- 学报(42126)
- 科学(38786)
- 农(36190)
- 大学(32714)
- 教育(32665)
- 学学(30557)
- 融(25914)
- 金融(25914)
- 农业(24949)
- 技术(23928)
- 财经(22270)
- 业经(19338)
- 经济研究(19328)
- 经(18771)
- 问题(15687)
- 理论(15193)
- 图书(14669)
- 实践(13918)
- 践(13918)
- 技术经济(13645)
- 科技(13084)
- 现代(12412)
- 商业(12232)
- 业(12178)
共检索到405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强 璩潞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A股市场IP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发现,股权分置下新股供给限制、流通股的流动性溢价、二级市场价格控制,使得新股二级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了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反映的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相对有限,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因而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IPO配置效率。
关键词:
IPO效率 新股发行方式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任广乾
本文以全面股改的前40批701家公司为有效样本,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四期年报数据,剔除宏观经济及大市波动的影响,借助六个公司绩效指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绩效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这种改善来自主营业务,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存在较高的效率,改革给公司绩效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持久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不同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与股权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能有效的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但这种效果仅表现为对投资不足的改善上,同时对于强制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国有上市公司效果更为显著,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其股改对投资不足的改善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
股改 投资效率 自由现金流 市场化进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奉立城 许伟河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过程中G股股票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完成股改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略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柏骥 周孝华
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市场IPO抑价率显著上升,这与大家的预期相违背,而目前的文献很少对这个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本文将IPO抑价分为市场抑价和规则抑价两部分,基于机会成本建立理论模型,试图解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对IPO抑价率的影响。同时选取2001年至2009年9月IPO上市的616只A股股票检验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经验数据测算,规则抑价部分大约占总体抑价的74%,而市场抑价部分仅占26%。研究表明,股改后IPO抑价率的上升是暂时的现象,全流通后规则抑价应降为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沈红波 郦金梁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变革,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其正面作用。那么,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控股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四个维度的公司治理指数(CGI),并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指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②在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中,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的影响最显著;③终极产权为国有和股权集中的公司,其改善公司治理的动机更强,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改善;④考虑股权分置改革进度的影响,进一步控制样本的自选择问题后,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治理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斌 吴超鹏
本文对我国1218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在股改期间股票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股改公司的股票存在显著为正的累计超常收益,并且市场对股改公司的股票存在明显的提前反应;(2)股改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总体上呈现明显的"过度反应—修正"模式;(3)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比率高、流通股东对股改方案支持度高的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较好;(4)股改前的公司治理水平和流通股价/账面价值对股票的市场表现没有影响;(5)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仅仅将股权分置改革视为一个短期的题材,而对其能给中国股市带来多大的长期效应缺乏信心。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市场反应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阳 赵大玮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和第二批试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相对交易量的变化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不同的分析指标都表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这一结论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及给投资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王晓坤 夏乐
本文以2005年初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227家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中政府的宏观政策设计和企业的微观策略问题,即股改公司的选择问题和对价的影响因素。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发现,初步完成股改和尚未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盈利性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已经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这两个指标上也存在着批次间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先期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地域、行业上的分布也不均衡。我们认为,上述差异是监管部门的行为模式决定的。在微观层面上,我们选取五组变量进行分析并考察它们对得股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比例和首次发行(IPO)市盈率对得股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上市公司当前的...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得股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新政 高文静 陆瑶 李蒙蒙
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来研究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对中国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会激励管理者通过"高薪引才"来应对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资本流通性的增强会减少"工资侵蚀利润"现象,从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结果表明,后者的作用占据主导,改革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表明,改革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对非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改革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显著,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影响不显著;改革显著降低了普通雇员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并没有影响管理者的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建军
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对于股权分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间博弈的实证研究,控制权市场方面有(白云霞,2004),股权再融资方面(原红旗,2003、2004),公司绩效方面有(徐晓东、陈小说,2003),等等。只是这些实证研究很多没有直接研究股权分置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华 杨斌
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新股样本数据,对影响我国A股初始收益率的相关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权分置和发行管制是造成股权分置改革前A股IPO市场高初始收益率的根本原因,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发行继续受到严格管制和投资者旧有定价理念及盈利模式的延续,新股的初始收益率仍然存在继续高企的制度基础和市场条件。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应进一步推进发行监管制度改革,实现股票供给市场化。
关键词:
初始收益率 股权分置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家鸣
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有效市场理论中的一种异象,被公认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动量收益持续性和反转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传锐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顾媞
基于面板数据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A+H股溢价率数据进行的聚类分析,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差异、需求差异、流动性差异和投资理念差异都是对A+H股价差产生影响的因素;低溢价率类股票的情况与理论假说一致,但高溢价率类的股票与假说有一定程度上的背离。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间分割因素将逐步减弱甚至消除,A+H股价差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窄,但流动性差异、投资理念差异等一系列软分割的影响,使得A+H股价差仍将继续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