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8466)
2022(7156)
2021(7005)
2020(6076)
2019(14673)
2018(14600)
2017(28399)
2016(15327)
2015(16740)
2014(16529)
2013(15922)
2012(14149)
2011(12889)
2010(13439)
2009(12758)
2008(12673)
2007(11012)
2006(10036)
2005(9340)
作者
(41678)
(34676)
(34629)
(33114)
(22458)
(16652)
(15809)
(13280)
(13273)
(12585)
(11790)
(11750)
(11294)
(11138)
(11024)
(10848)
(10275)
(10214)
(10173)
(9594)
(8804)
(8654)
(8519)
(8122)
(7938)
(7811)
(7757)
(7436)
(7231)
(6688)
学科
(64741)
经济(64673)
管理(43068)
(41679)
(37270)
企业(37270)
方法(30957)
数学(28111)
数学方法(27485)
(18380)
(16451)
中国(16404)
(14521)
业经(12457)
(12135)
财务(12081)
财务管理(12062)
(11918)
(11715)
金融(11715)
企业财务(11614)
理论(11529)
(11090)
银行(11070)
(10926)
(10634)
体制(10065)
地方(9775)
(9722)
贸易(9710)
机构
大学(209078)
学院(207369)
(87227)
经济(85456)
管理(80410)
研究(70261)
理学(68361)
理学院(67677)
管理学(66138)
管理学院(65741)
中国(56070)
(44780)
(44153)
科学(39894)
(35592)
财经(34264)
(32415)
中心(31744)
(31660)
研究所(31512)
(31227)
业大(28739)
北京(28607)
经济学(26975)
财经大学(25727)
(25567)
师范(25310)
(25229)
农业(25038)
(24981)
基金
项目(131850)
科学(104446)
基金(97067)
研究(95325)
(84813)
国家(84172)
科学基金(72856)
社会(60400)
社会科(57357)
社会科学(57337)
(50729)
基金项目(49625)
自然(48160)
自然科(47184)
自然科学(47175)
自然科学基金(46355)
教育(46317)
(43076)
资助(42123)
编号(38258)
成果(31744)
重点(29821)
(29725)
(27514)
课题(27049)
(26783)
教育部(26150)
创新(25650)
大学(25531)
科研(25088)
期刊
(97857)
经济(97857)
研究(66917)
中国(46498)
(37238)
管理(33442)
学报(30963)
(29162)
科学(28591)
教育(26633)
(25958)
金融(25958)
大学(24721)
学学(22945)
技术(20053)
农业(18717)
财经(18599)
经济研究(16450)
(15926)
业经(14733)
统计(12555)
问题(12286)
(11038)
(10697)
技术经济(10455)
(10313)
理论(10106)
决策(10069)
(9286)
国际(9015)
共检索到32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乔志城  
本文从股东剥夺的视角,通过引入一个两期模型,来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功能的优化效应。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是从价格发现与市场信息这两个方面来增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并由此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利益保护与经理人激励机制起着基础性的优化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维奇  牛晋霞  张信东  
股权分置改革自实施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上市公司2/3非流通股的流通举措是否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截至1996年12月31日已上市的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4月29日为实质性股权分置改革分界点,分析比较股改前后三因子模型的市场拟合情况,并以此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效率改进的效果。实证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三因子模型在截距上全部无异于0,25组合均没有超额收益率,资本市场趋于有效;市场风险因子对股票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上升,规模SIZE及账市比BM值这二项公司层面因子对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也有所上升;相对于股改前,股改后的拟合系数R2上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4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市场人士期待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终于正式启动。专家分析指出,解决“股权分置”这个股市头号难题,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洋  
为解释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的价值会因对价的支付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会通过预期股改后的公司价值来决定对价。因此,对价和公司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内生变量。其他外生变量或直接作用于对价,或通过影响公司的价值来影响对价。与现有相关文献中的单方程模型不同,本文模型将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合理地引入模型,因而更为系统地解释了对价的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  魏韫新  叶建明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特殊股权制度影响到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和股数科学合理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全部完成之后,涉及股改前数据的所有实证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也都不能忽视改革前后的股数和股价的不可比问题。现有的基于股权分置的指标修正方法五花八门,也缺少合理的经济逻辑和数据支持。本文证明忽视股权分置现实,或者不适当的修正都将导致偏颇的结论,进而提出了一个通用的修正方法,即每股非流通股的价格相当于每股流通股的一个百分比。然后用实际数据对这个百分比的表达式进行了估计,从而对股权分置条件下价格模型与回报率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经过修正后的模型估计优于未修正的模型。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新政  高文静  陆瑶  李蒙蒙  
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来研究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对中国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会激励管理者通过"高薪引才"来应对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资本流通性的增强会减少"工资侵蚀利润"现象,从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结果表明,后者的作用占据主导,改革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表明,改革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对非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改革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显著,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影响不显著;改革显著降低了普通雇员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并没有影响管理者的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事实上的“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股权分割现象。股权分置是由中国股份制改造中产权界定的制度约束造成的。“国有控股且不流通”导致了股东权利在事实上的不可履行。随着股票的交易和公司的发展,为公司所占有的股东的公共产权的利益越来越突出,并最终演化成股东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股权分置改革。然而,股权分置改革是上市公司产权的再次界定,为界定产权而界定产权是毫无意义的,如何通过界定更清晰的产权去构造有效的上市公司治理,才是股权改革的根本所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股权分置改革和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所能发生的变化,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股权分置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法律问题,深入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在功能、规则、行为、理念和监管等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求  
传统的金融体系具有支付清算和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而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构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资本市场平台之上;要发挥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需要克服法律制度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政策层面的不利因素的制约,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雷  蓝辉旋  叶勇  
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中国股市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的类型和数量问题对公司治理有很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对投资者关系和盈余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后的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建设,今后应加强的工作:一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二是进一步开发金融产品,同时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三是政府对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策略应该改变;四是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市场,加强上市公司控制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旭阳  
本文从法与经济学的角度将股权分置改革视为一个法律权利的界定和配置过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环节:政府界定初始法律权利(非流通股的流通权)和初始法律权利通过谈判重新配置;然后分析初始法律权利界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效应,以及流通股股东的“搭便车”行为、谈判地位的非对称性等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资本市场的深刻变化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在过去几年中,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和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引领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倪冰  
资本市场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转轨:为国企脱困转向支持民营企业上市,不流通股的全流通变革。从争夺、消耗市场租金的角度看,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利益主体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扩容,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不流通股的积累和利益的复杂化以至市场的低迷不是全流通变革的阻力,而是动力;同时,政府对于股权分置的成本一收益函数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流通变革的时间,尽管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瑞婷  张荣刚  
本文考察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以放松管制为导向的股权分置改革,认为改革从逻辑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提出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主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文章提出市场产权新概念,把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力,即入市融资和交易这两方面的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并明确指出,流通股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其价值在量上等于流通股市值与净资产之差。文章首次运用市场产权理论剖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优缺点,以指导股改方案的选择,并为股改作出理论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