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8)
- 2023(15461)
- 2022(13450)
- 2021(12671)
- 2020(10749)
- 2019(25033)
- 2018(24986)
- 2017(48715)
- 2016(26142)
- 2015(29355)
- 2014(29143)
- 2013(28366)
- 2012(25823)
- 2011(22908)
- 2010(22680)
- 2009(20714)
- 2008(20219)
- 2007(17230)
- 2006(15025)
- 2005(12936)
- 学科
- 济(106738)
- 经济(106610)
- 管理(75906)
- 业(72278)
- 企(61899)
- 企业(61899)
- 方法(53943)
- 数学(47952)
- 数学方法(47314)
- 财(29688)
- 农(26808)
- 中国(26122)
- 业经(22972)
- 制(21987)
- 学(21320)
- 地方(20598)
- 务(19324)
- 财务(19251)
- 财务管理(19207)
- 企业财务(18371)
- 农业(17525)
- 贸(17363)
- 贸易(17357)
- 理论(16914)
- 易(16797)
- 体(15990)
- 融(15686)
- 金融(15684)
- 技术(15676)
- 和(15505)
- 机构
- 大学(364353)
- 学院(361108)
- 管理(147232)
- 济(145622)
- 经济(142650)
- 理学(128589)
- 理学院(127227)
- 管理学(124876)
- 管理学院(124203)
- 研究(115750)
- 中国(86609)
- 京(76721)
- 科学(70788)
- 财(68477)
- 所(56128)
- 财经(55544)
- 农(54357)
- 中心(53557)
- 业大(53262)
- 江(51496)
- 研究所(51120)
- 经(50804)
- 北京(48326)
- 范(46816)
- 师范(46365)
- 经济学(44609)
- 院(42772)
- 农业(42299)
- 财经大学(41835)
- 州(41525)
- 基金
- 项目(253539)
- 科学(200758)
- 基金(186311)
- 研究(184392)
- 家(161439)
- 国家(160161)
- 科学基金(139671)
- 社会(117056)
- 社会科(111120)
- 社会科学(111092)
- 基金项目(98821)
- 省(97259)
- 自然(92059)
- 自然科(89996)
- 自然科学(89976)
- 自然科学基金(88369)
- 教育(85888)
- 划(82432)
- 资助(77997)
- 编号(74458)
- 成果(59270)
- 部(56618)
- 重点(56147)
- 发(52305)
- 创(52262)
- 课题(50576)
- 教育部(49242)
- 科研(48826)
- 创新(48789)
- 国家社会(48285)
- 期刊
- 济(151372)
- 经济(151372)
- 研究(105625)
- 中国(66083)
- 学报(55451)
- 管理(53108)
- 财(52901)
- 科学(51047)
- 农(47503)
- 大学(43237)
- 学学(40702)
- 教育(39501)
- 农业(32552)
- 技术(32493)
- 融(31382)
- 金融(31382)
- 财经(27266)
- 业经(24622)
- 经济研究(24525)
- 经(23166)
- 问题(19895)
- 统计(18186)
- 理论(18138)
- 图书(17642)
- 技术经济(17545)
- 实践(16499)
- 践(16499)
- 科技(16343)
- 策(16261)
- 版(16037)
共检索到516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传锐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世清 邵宇平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建立以来最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对股市的波动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GARCH模型对2001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的万得全A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区分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重新解读了市场有效性的变化。研究发现:(1)股改的短期效应提高了市场的波动性;(2)股改的长期效应导致了市场波动性的下降;(3)新信息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变小了;(4)冲击对市场影响的长期记忆性变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平 陈永伟
本文针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市运行的现实,通过对非平稳非线性ARCH模型的扩展,揭示并解释了股市收益波动的特征:短期内波动存在ARCH效应但集聚性相对较弱,这说明中国股市的短期风险在加剧;成交量以非线性逻辑函数予以解释和确定,这意味着股改后中国股市的长期风险在减弱。基于此本文认为,股改后中国尤其应加强短期风险管理,强化对市场的监管,长期风险的减弱意味着股改使股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因而可适时适度扩大股市规模,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减弱短期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杨水清 郭明英
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经历的一次重大制度性变革,无疑会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证A指和深成A指在股权分置时期和后股权分置时期的波动性,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股权分置改革对上证A指和深成A指的影响是不同的,显著增加了深成A指的波动性,而并未显著增加上证A指的波动性;(2)新信息引起的波动减小了;(3)股权分置时期的杠杆效应很明显,而后股权分置时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杠杆效应,但是并不显著;(4)后股权分置时期的长期波动大于股权分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卫东 王瑞君
EEMD作为前沿的时频分析方法,反映序列自身的尺度特征,通过对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可以揭示序列波动的内在结构特征。本文采用EEMD方法分析上证综指,发现上证综指主要是由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和趋势项分量组合而成,国内股市频繁剧烈的波动主要体现在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水平上。本文进一步结合股票市场波动的现实情况,运用事件分析法全面地测度和评价政策事件对国内股市收益率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频分量上,低频分量存在政策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鲲 段军山 沈振宇
本文运用ICSS法则对1992~2012年中国股市波动性突变进行了判别,考察了与股市波动性突变相联系的重大事件,并实证检验了股市波动性突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股市调控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性突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主要分布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期。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没有出现与波动性突变对应的政府直接干预股市的政策事件,而制度完善、经济社会事件及海外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逐渐增强。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告别了传统的以社论、重要讲话等为典型特征的"政策市",短期性、临时性的相机决策型监管战略逐渐向长期、均衡、稳定发展型战略转变。本文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应继续深...
关键词:
波动性突变 监管战略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泓 张祖士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能消除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全流通时期,大股东理性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及其后的股份减持很可能诱致股市的过度波动。对这种股市过度波动所引致的股市脆弱性机理我们进行了模型推导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牛市中,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会导致牛市的助涨。而当熊市来临时,大股东会停止资产注入并减持股份,进而起到熊市助跌的作用。针对由此引起的股市脆弱性,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股市脆弱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伶俐
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的难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流通改革。由此,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GARCH(1,1)-M模型与EGARCH(1,1)-M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证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杠杆效应",且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同时也显示沪深证券市场的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存在正向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遥 李朋林
文章对股改中股市的异常波动现象,通过协整检验和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的实证分析,得出本轮股改中股价下跌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大小非解禁本身,而是由解禁所引起的市场中的恐慌心理。并经进一步的分析可得,股市中恐慌的来源是机构投资者,其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上述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股改中对价设计的不合理。
关键词:
大小非 解禁 恐慌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曾莲
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本文通过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的分析和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的配对检验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导致股权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结构 现金股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任广乾
本文以全面股改的前40批701家公司为有效样本,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四期年报数据,剔除宏观经济及大市波动的影响,借助六个公司绩效指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绩效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这种改善来自主营业务,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存在较高的效率,改革给公司绩效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持久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明贺
本文利用81家上市公司的两年的面板数据,对实施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及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公司绩效上采用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三个指标衡量。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对已参加股改的公司绩效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同时还阐明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股权分置改革研究”课题组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几个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流通股含权”说、“合同”说等是不能成立的;从政府政策的公共利益出发,提出了股市公共性学说,强调这一学说是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关键词:
股市 公共性 股权分置 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旗平
本文用上市首日回报率来度量中国股市的泡沫,通过与国际比较,得出中国股市存在较高泡沫,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得到股市泡沫与股权分置有较密切的关系,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股市泡沫的降低,但不能从根源上治理股市泡沫。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泡沫 首日回报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奉立城 许伟河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过程中G股股票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完成股改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略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