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5)
- 2023(12363)
- 2022(10902)
- 2021(10511)
- 2020(8809)
- 2019(20537)
- 2018(20734)
- 2017(39822)
- 2016(21970)
- 2015(24443)
- 2014(24671)
- 2013(24042)
- 2012(21887)
- 2011(19622)
- 2010(19693)
- 2009(18149)
- 2008(17983)
- 2007(15435)
- 2006(13769)
- 2005(12431)
- 学科
- 济(82387)
- 经济(82268)
- 管理(64259)
- 业(61771)
- 企(53282)
- 企业(53282)
- 方法(38738)
- 数学(33498)
- 数学方法(33054)
- 财(25318)
- 中国(21890)
- 农(21755)
- 制(20271)
- 学(18878)
- 业经(18870)
- 务(16690)
- 财务(16623)
- 财务管理(16592)
- 企业财务(15914)
- 地方(15708)
- 理论(14874)
- 银(14374)
- 银行(14337)
- 农业(14295)
- 体(14209)
- 融(13754)
- 金融(13753)
- 贸(13631)
- 贸易(13627)
- 行(13587)
- 机构
- 大学(307020)
- 学院(303929)
- 管理(121686)
- 济(117644)
- 经济(114876)
- 理学(104892)
- 理学院(103712)
- 研究(102029)
- 管理学(101888)
- 管理学院(101306)
- 中国(76491)
- 京(65778)
- 科学(63479)
- 财(58645)
- 所(51978)
- 农(48042)
- 研究所(46916)
- 财经(46210)
- 中心(45897)
- 业大(44643)
- 江(44405)
- 北京(42283)
- 经(42030)
- 范(40940)
- 师范(40579)
- 农业(37326)
- 院(36835)
- 州(36391)
- 财经大学(34593)
- 经济学(34377)
- 基金
- 项目(205565)
- 科学(161342)
- 研究(150736)
- 基金(149135)
- 家(129750)
- 国家(128653)
- 科学基金(110568)
- 社会(93296)
- 社会科(88328)
- 社会科学(88302)
- 基金项目(79439)
- 省(79364)
- 自然(73100)
- 自然科(71414)
- 自然科学(71396)
- 自然科学基金(70106)
- 教育(69719)
- 划(67370)
- 资助(61904)
- 编号(61708)
- 成果(51335)
- 部(45601)
- 重点(45494)
- 课题(42381)
- 发(42327)
- 创(42318)
- 创新(39387)
- 科研(39386)
- 教育部(39279)
- 大学(38696)
- 期刊
- 济(130480)
- 经济(130480)
- 研究(93993)
- 中国(58351)
- 学报(48695)
- 财(45719)
- 管理(44934)
- 科学(44225)
- 农(43840)
- 教育(37800)
- 大学(36866)
- 学学(34374)
- 农业(29875)
- 融(29717)
- 金融(29717)
- 技术(25222)
- 财经(22880)
- 业经(20996)
- 经济研究(19958)
- 经(19368)
- 问题(17051)
- 图书(16533)
- 理论(16317)
- 实践(14934)
- 践(14934)
- 业(14551)
- 科技(14272)
- 技术经济(13928)
- 版(13745)
- 现代(13435)
共检索到450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小平 暴冰 杨妍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效的今天,股权分置问题成为众多经济问题的根源和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障碍,如何在维护股东利益和保持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审慎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成为了中国面临的巨大的智慧考验。我们认为,对流动性的分析与定价是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其意义远大于其表面上的非流通股参与流通,同时也体现在促进金融创新和估值体系重建两个方面。本文不揣浅陋,着眼于流动性的理论依据,试图探讨如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给股票流动性定价,以此来解决对价给付问题。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流动性 对价 期权模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万小勇
以2001年至2008年中国沪深两市中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由高频交易数据构造的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以及由日间交易数据构造的价格冲击衡量股票流动性,使用同行业中与公司市值最为接近的两家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变量的均值作为该变量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影响,考察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通过分解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考察股票流动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财务杠杆水平和经营绩效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和杠杆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吕寒 吴非
资本市场作为我国金融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使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实证研究股票流动性、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佐证。研究发现,高强度的股票流转引致股价的较大波动,在缺乏有效信息披露的情况下强化市场的短期利益偏好函数,抑制企业创新行为;不同行业类别和不同产权属性的企业,在相同股票流动性作用下,存在异质性反应模式。而股权分置改革条件下的股票流动性,逆转原有的负面效应,带动企业真实创新能力发展。从而验证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佟孟华
截至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文章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6批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流动性溢价都存在,也就是具有稳定性,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预期收益与换手率的负效应减弱,说明流动性的强弱与流动性溢价有密切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略有增强。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流动性溢价 换手率 稳定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志强 冯怡 张顺明
基于非预期非流动性新信息视角,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比较了不同的市场态势下非预期非流动性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投资者能否基于当期的非预期非流动性新信息进行套利。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证A股市场中,熊市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非预期非流动性;市场对非流动性新信息反应不足,我国上证A股市场存在套利机会。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非预期非流动性 套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海鸥
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型的资本市场平台,为资本市场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本文首先从现阶段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发展的特点入手,探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五条基本途径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股权分置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根明 陈睿君
文章通过对股票定价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结合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实际,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结合股票定价理论得出非流通股股票定价公式,并指出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票定价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婕茹
国有股的定价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流动性限制成本的定义,通过国外经典模型证明了国有股之所以低于同类普通股的价值,就是源于流动性限制成本的存在。并从流动性限制成本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对价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对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国有股减持 流动性限制成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建军
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对于股权分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间博弈的实证研究,控制权市场方面有(白云霞,2004),股权再融资方面(原红旗,2003、2004),公司绩效方面有(徐晓东、陈小说,2003),等等。只是这些实证研究很多没有直接研究股权分置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瞿卫东 姜诚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之初就存在的特有现象,上市公司的股东分为两类,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要消除流通权溢价,实现同股同价。本文探讨对价补偿的合理性、如何补偿以及补偿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偿的三条原则:(1)不能损害流通股股东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不能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3)应该借助股权分置问题解决的契机使中国资本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其价值定位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基于上述三点原则,一个改革方案就相当于求解一个数学规划问题,即在保证流通股股东将要丧失的流通权溢价得到足够补偿的基础上追求非流通股尤其是国有股价值的最大化,并且在方法上要有助于上市...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流通权溢价 对价补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邱永红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出现了诸多原来未曾碰到过的法律问题,同时,内部职工股、法人股个人化等历史遗留问题也重新浮出水面,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非流通股股份权利瑕疵问题、内部职工股问题、法人股个人化问题、机构投资者参与表决的相关问题等六个疑难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难点法律问题 股票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勤业 王啸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方面,仍存在许多规则亟待明确,若干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股权分置和会计规则导致的股票市场溢价、控股股东执行送股等对价安排的会计处理、国有股权会计考核体系改革、后股权分置时期的股票估值、送股等对价安排是否影响会计报表合并范围或权益法核算、改革费用承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流通权溢价 对价 会计处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俊德 杨诚 梁红丽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高敬一 苏治 李晓倩
股权分置改革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通过对价支付方案制定与表决的博弈,是进行财富分配的过程。确定合理的财富分配评价标准,对现行改革方案的公允性进行判断,是保护各方投资主体利益、减少改革成本和改革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46家试点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方案确定过程中,即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财富分配的博弈过程中,非流通股东是占优方,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结果的形成可能与改革中对价方案的设计人为非流通股东有关,也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流通股东主要为中小投资者,他们缺少应有的理性判断能力有关。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财富分配 公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