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0)
2023(12305)
2022(10888)
2021(10239)
2020(8674)
2019(20207)
2018(20157)
2017(39668)
2016(21464)
2015(23826)
2014(23647)
2013(23047)
2012(20865)
2011(18681)
2010(18495)
2009(17060)
2008(16887)
2007(14327)
2006(12713)
2005(11238)
作者
(58319)
(48207)
(47842)
(45787)
(30946)
(23070)
(21876)
(18826)
(18429)
(17206)
(16756)
(16157)
(15192)
(15191)
(14842)
(14841)
(14307)
(14200)
(13979)
(13682)
(11907)
(11806)
(11645)
(10962)
(10732)
(10724)
(10720)
(10482)
(9606)
(9352)
学科
(84471)
经济(84358)
管理(66458)
(63497)
(56034)
企业(56034)
方法(42994)
数学(37819)
数学方法(37489)
(27323)
(20950)
中国(20494)
(19372)
业经(19063)
(18907)
财务(18849)
财务管理(18815)
企业财务(18099)
(15900)
地方(15421)
(14412)
理论(13746)
农业(13668)
(13497)
贸易(13491)
(13044)
(12960)
金融(12959)
(12876)
技术(12847)
机构
大学(297855)
学院(293995)
管理(122627)
(118014)
经济(115553)
理学(106855)
理学院(105798)
管理学(104239)
管理学院(103685)
研究(93365)
中国(70241)
(62410)
(58535)
科学(55019)
财经(46918)
(45114)
(42885)
中心(42178)
(41331)
业大(41180)
(41112)
研究所(40631)
北京(39659)
(37717)
师范(37422)
经济学(35353)
财经大学(35343)
(34070)
(33689)
商学(32921)
基金
项目(201994)
科学(159913)
研究(150446)
基金(148370)
(127458)
国家(126392)
科学基金(110321)
社会(95629)
社会科(90703)
社会科学(90678)
基金项目(79255)
(77087)
自然(71412)
自然科(69743)
自然科学(69730)
教育(69590)
自然科学基金(68508)
(64937)
编号(61487)
资助(61265)
成果(50196)
(45755)
重点(44226)
(41992)
课题(41286)
(41022)
教育部(40180)
人文(39333)
国家社会(39138)
创新(39064)
期刊
(125511)
经济(125511)
研究(89290)
中国(52692)
(46370)
管理(44556)
学报(43241)
科学(39842)
(36876)
大学(33855)
教育(33797)
学学(31647)
(27703)
金融(27703)
农业(25307)
技术(24301)
财经(23417)
业经(19917)
经济研究(19817)
(19715)
问题(16187)
理论(15679)
图书(14801)
实践(14316)
(14316)
技术经济(13745)
科技(13180)
现代(13058)
财会(12987)
(12744)
共检索到42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沈红波  郦金梁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变革,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其正面作用。那么,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控股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四个维度的公司治理指数(CGI),并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指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②在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中,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的影响最显著;③终极产权为国有和股权集中的公司,其改善公司治理的动机更强,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改善;④考虑股权分置改革进度的影响,进一步控制样本的自选择问题后,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玉敏  任广乾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奉立城  许伟河  
基于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公布其最终股改方案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研究也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缺乏有效性。其中,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加没有效率;主板市场比中小企业板市场更加缺乏效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金山  陈俊荣  
股权分置改革是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制度性变迁,也是近年来和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该文对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概述,通过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绩效效应,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不同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与股权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能有效的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但这种效果仅表现为对投资不足的改善上,同时对于强制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国有上市公司效果更为显著,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其股改对投资不足的改善效果会更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曾莲  
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本文通过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的分析和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的配对检验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导致股权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恽碧琰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为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以2006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艺君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追溯股权分置的历史,分析了其对公司治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并以宝钢股份为例,证明股权公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为,股权公置改革也还存在问题,公司治理并未因股权公置改革而一劳永逸,在全流通时代还要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徳  叶勇  陈璇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现金对价、股本调整对价和权证对价三种对价支付方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就三种具体的对价支付方式而言,采用了股本调整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提高,采用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对国外关于股权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国内关于股权分置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回顾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股利分配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杜沔  邵欢  顾亮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分析框架,采用股改前2001至2006年200家上市公司1200个样本与股改后2007至2011年922家公司4610个样本数据,分别采用三阶系统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前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互不相关,股改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正向互动,说明股改前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是一种静态均衡,股改后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支持了中国企业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的观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薛健  窦超  
本文利用2001-2013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股改这一事件从四个方面检验了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企业现金使用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后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显著下降,运用现金偿还债务的力度有所加大,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更为有效,盲目并购的行为有所减少,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企业运用现金进行投资的回报率显著上升。以上结果均表明,企业内部代理问题的缓解能有效约束大股东掏空企业的行为,并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俊强  廖士光  李湛  
本文通过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状况,结果发现,在完成股改的公司中,大部分样本公司的两类股东在股改中获得增量收益、实现“双赢”;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均获得增量收益的公司中,股改的增量收益未能在两类股东间均分;非流通股比重、公司业绩、公司成长性、非流通股转成流通股份额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改实际对价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流通性溢价、流通股东认可程度和非流通股转成流通股期限等因素未能在实际对价水平的确定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查会琼  
选取了177家股改公司,通过对股改前后绩效的分析发现:每股净资产在股改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每股收益、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表现为股改后第一季度指标值显著高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二和三季度的指标值显著低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四季度的指标值与股改前的指标值没有显著差异,并对该结论进行了简单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立全  
本文根据2007年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控制人资料,将上市公司分为国家控制和非国家控制两类,国家控制分为国资委控制和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非国家控制包括民营企业控制等。实际控制人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有正的激励效应,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负的壁垒效应,较长的控制链有助于减轻政府对国有公司的干预,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价值优于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公司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