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3)
- 2023(10074)
- 2022(8324)
- 2021(8226)
- 2020(6769)
- 2019(15830)
- 2018(15764)
- 2017(29585)
- 2016(16099)
- 2015(17851)
- 2014(17509)
- 2013(17097)
- 2012(16087)
- 2011(14574)
- 2010(14563)
- 2009(13384)
- 2008(13537)
- 2007(11810)
- 2006(10538)
- 2005(9909)
- 学科
- 济(65734)
- 经济(65652)
- 管理(45068)
- 业(43963)
- 企(37202)
- 企业(37202)
- 方法(28301)
- 数学(25484)
- 数学方法(25261)
- 中国(21443)
- 制(19718)
- 财(19350)
- 农(16248)
- 银(14488)
- 银行(14477)
- 行(14036)
- 贸(13984)
- 贸易(13976)
- 体(13830)
- 易(13731)
- 业经(13568)
- 融(13489)
- 金融(13489)
- 体制(11986)
- 务(11963)
- 财务(11941)
- 财务管理(11911)
- 企业财务(11536)
- 学(11448)
- 地方(11056)
- 机构
- 大学(223181)
- 学院(219448)
- 济(99204)
- 经济(97459)
- 研究(82448)
- 管理(82086)
- 理学(69736)
- 理学院(68884)
- 管理学(67874)
- 管理学院(67402)
- 中国(67011)
- 财(48998)
- 京(48730)
- 科学(45876)
- 所(41268)
- 财经(38403)
- 研究所(37165)
- 中心(36961)
- 经(35417)
- 农(33918)
- 江(32265)
- 经济学(31965)
- 北京(31867)
- 院(29798)
- 财经大学(29122)
- 经济学院(28646)
- 业大(28293)
- 范(28223)
- 师范(27962)
- 农业(26402)
- 基金
- 项目(142036)
- 科学(113409)
- 基金(107339)
- 研究(103409)
- 家(94358)
- 国家(93654)
- 科学基金(80097)
- 社会(68768)
- 社会科(65494)
- 社会科学(65477)
- 基金项目(55330)
- 自然(50998)
- 自然科(49934)
- 自然科学(49921)
- 省(49591)
- 自然科学基金(49122)
- 教育(48057)
- 资助(45005)
- 划(44476)
- 编号(39344)
- 部(34141)
- 成果(33296)
- 重点(32092)
- 国家社会(30075)
- 教育部(29842)
- 发(29737)
- 创(29008)
- 性(28750)
- 中国(28656)
- 课题(28046)
共检索到348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鲲 段军山 沈振宇
本文运用ICSS法则对1992~2012年中国股市波动性突变进行了判别,考察了与股市波动性突变相联系的重大事件,并实证检验了股市波动性突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股市调控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性突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主要分布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期。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没有出现与波动性突变对应的政府直接干预股市的政策事件,而制度完善、经济社会事件及海外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逐渐增强。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告别了传统的以社论、重要讲话等为典型特征的"政策市",短期性、临时性的相机决策型监管战略逐渐向长期、均衡、稳定发展型战略转变。本文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应继续深...
关键词:
波动性突变 监管战略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杨水清 郭明英
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经历的一次重大制度性变革,无疑会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证A指和深成A指在股权分置时期和后股权分置时期的波动性,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股权分置改革对上证A指和深成A指的影响是不同的,显著增加了深成A指的波动性,而并未显著增加上证A指的波动性;(2)新信息引起的波动减小了;(3)股权分置时期的杠杆效应很明显,而后股权分置时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杠杆效应,但是并不显著;(4)后股权分置时期的长期波动大于股权分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世清 邵宇平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建立以来最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对股市的波动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GARCH模型对2001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的万得全A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区分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重新解读了市场有效性的变化。研究发现:(1)股改的短期效应提高了市场的波动性;(2)股改的长期效应导致了市场波动性的下降;(3)新信息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变小了;(4)冲击对市场影响的长期记忆性变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平 陈永伟
本文针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市运行的现实,通过对非平稳非线性ARCH模型的扩展,揭示并解释了股市收益波动的特征:短期内波动存在ARCH效应但集聚性相对较弱,这说明中国股市的短期风险在加剧;成交量以非线性逻辑函数予以解释和确定,这意味着股改后中国股市的长期风险在减弱。基于此本文认为,股改后中国尤其应加强短期风险管理,强化对市场的监管,长期风险的减弱意味着股改使股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因而可适时适度扩大股市规模,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减弱短期风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文爱
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我国沪深股市收益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并使用引入虚拟变量和标准差过滤的方法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建立GARCH和FIGARCH模型检验结构突变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沪深股市的收益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且结构突变将导致对收益波动长记忆性的高估,表明我国股市还未达到弱式有效的水平,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金融数量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能够有效地捕捉到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引入虚拟变量和采用标准差过滤均能较好地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而采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传锐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慧莲
本文使用经过调整后的TARCH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无论是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我国A股市场的整体波动性明显加剧。我们的实证分析排除了由于检验时间长短所造成的可能,也排除了由于牛熊市转换对波动性造成影响的情况。文章结尾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波动加剧的可能原因,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股票市场供给的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国际资产价格波动的外部冲击等。本文对于正确理解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价波动 TARCH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泓 张祖士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能消除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全流通时期,大股东理性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及其后的股份减持很可能诱致股市的过度波动。对这种股市过度波动所引致的股市脆弱性机理我们进行了模型推导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牛市中,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会导致牛市的助涨。而当熊市来临时,大股东会停止资产注入并减持股份,进而起到熊市助跌的作用。针对由此引起的股市脆弱性,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股市脆弱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宏伟 蒲成毅
基于1996年12月至2013年7月间的日度时间数据,并加入异常值对方差的结构突变检测影响,运用修正的ICSS算法探究中国股市波动的结构突变性。实证表明,异常值的产生往往与一些政策事件相关,这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市"特点;剔除异常值的影响后,沪深股市收益的波动分别出现了5次结构突变,波动存在轻微的伪持续性现象,突变的时点也与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相对应,这反映出中国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及政策效应。因此,监管层有必要完善市场机制建设,谨慎应对各种国内外政策冲击等引起的市场风险。
关键词:
股市 GARCH 异常值 结构突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伶俐
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的难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流通改革。由此,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GARCH(1,1)-M模型与EGARCH(1,1)-M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证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杠杆效应",且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同时也显示沪深证券市场的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存在正向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青 梅强 王娟
文章以1997年1月2日至2007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为样本,根据股指波动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运用EGARCH和TARCH模型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生成机理,提出基于股市波动非对称性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为政府监管股票市场、制定股票市场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分析思路和模式,为投资者预测并规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波
通过直接和间接分解法得到14种股市特质波动,运用中国股市数据证实了这些特质波动序列具有强而显著的相关性。选取代表性特质波动、宏观经济增长及其波动、表征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换手率等变量,基于结构突变点判别对变量序列进行退势,并运用退势平稳序列检验影响特质波动的主客观因素,结果发现:投资者行为偏差及其与前期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趋于推高股市特质波动,而前期宏观经济波动对股市特质波动有平抑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喜仓 董小亮
本文从长期的角度去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美股市的相关性,选取2000年至2010年之间的股价指数,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美股市的相关性不强,但是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和QFII的引入,中美股市的相关性越来越大,中国股市将更大程度地受到美国股市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股权分置改革研究”课题组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几个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流通股含权”说、“合同”说等是不能成立的;从政府政策的公共利益出发,提出了股市公共性学说,强调这一学说是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关键词:
股市 公共性 股权分置 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辉文 黄明星
证券市场监管究竟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在理论上存在着长期争论。目前,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只能通过实证的方法加以甄别。文章将监管股市的政策手段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舆论手段和行政手段,并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异常波动点对应的四种监管股市的政策事件产生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异常波动点的分布与监管政策事件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监管政策事件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证券市场监管的力度在加强,监管的效率逐渐提高;相对于其他监管手段而言,经济手段的监管效率较高。
关键词:
监管效率 事件研究法 异常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