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4)
- 2023(11404)
- 2022(10154)
- 2021(9403)
- 2020(8013)
- 2019(18520)
- 2018(18235)
- 2017(36380)
- 2016(19515)
- 2015(21780)
- 2014(21558)
- 2013(21404)
- 2012(19616)
- 2011(17506)
- 2010(17264)
- 2009(15733)
- 2008(15234)
- 2007(13142)
- 2006(11361)
- 2005(9782)
- 学科
- 济(80582)
- 经济(80485)
- 管理(59236)
- 业(57526)
- 企(49079)
- 企业(49079)
- 方法(43244)
- 数学(38441)
- 数学方法(38111)
- 财(22625)
- 农(19554)
- 中国(18513)
- 业经(16851)
- 学(15983)
- 务(15939)
- 财务(15880)
- 财务管理(15855)
- 企业财务(15256)
- 地方(14770)
- 制(13918)
- 贸(13551)
- 贸易(13547)
- 农业(13307)
- 易(13106)
- 技术(12448)
- 理论(12428)
- 和(11948)
- 环境(11861)
- 融(11076)
- 金融(11075)
- 机构
- 大学(278597)
- 学院(275080)
- 管理(115704)
- 济(110673)
- 经济(108365)
- 理学(101631)
- 理学院(100628)
- 管理学(99058)
- 管理学院(98559)
- 研究(85623)
- 中国(63230)
- 京(57883)
- 科学(52076)
- 财(51235)
- 财经(42484)
- 所(41524)
- 业大(40994)
- 农(40909)
- 中心(39120)
- 经(38900)
- 研究所(37817)
- 江(37641)
- 北京(36397)
- 范(34200)
- 师范(33894)
- 经济学(33521)
- 财经大学(32148)
- 农业(31969)
- 院(31275)
- 州(30839)
- 基金
- 项目(194680)
- 科学(153747)
- 基金(143559)
- 研究(142184)
- 家(123989)
- 国家(123002)
- 科学基金(107151)
- 社会(90478)
- 社会科(85930)
- 社会科学(85907)
- 基金项目(76820)
- 省(74465)
- 自然(70478)
- 自然科(68855)
- 自然科学(68839)
- 自然科学基金(67640)
- 教育(65076)
- 划(62679)
- 资助(60048)
- 编号(57501)
- 成果(45677)
- 部(43854)
- 重点(42418)
- 创(40287)
- 发(39660)
- 课题(38147)
- 教育部(38141)
- 人文(37538)
- 创新(37502)
- 科研(37476)
- 期刊
- 济(112801)
- 经济(112801)
- 研究(78920)
- 中国(44985)
- 学报(42440)
- 管理(40449)
- 财(38871)
- 科学(38703)
- 农(35903)
- 大学(32692)
- 学学(30836)
- 教育(26992)
- 农业(25106)
- 技术(23228)
- 融(23191)
- 金融(23191)
- 财经(20893)
- 业经(18299)
- 经济研究(17934)
- 经(17533)
- 问题(14863)
- 理论(14507)
- 图书(14409)
- 技术经济(13998)
- 实践(13364)
- 践(13364)
- 科技(12942)
- 业(12302)
- 现代(11981)
- 版(11877)
共检索到381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志斌 杨栋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改革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对价方案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不同。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非正常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华 杨斌
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新股样本数据,对影响我国A股初始收益率的相关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权分置和发行管制是造成股权分置改革前A股IPO市场高初始收益率的根本原因,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发行继续受到严格管制和投资者旧有定价理念及盈利模式的延续,新股的初始收益率仍然存在继续高企的制度基础和市场条件。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应进一步推进发行监管制度改革,实现股票供给市场化。
关键词:
初始收益率 股权分置 市场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奉立城 许伟河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过程中G股股票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完成股改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略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G股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奉立城 许伟河
基于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公布其最终股改方案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研究也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缺乏有效性。其中,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加没有效率;主板市场比中小企业板市场更加缺乏效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建平 李晓莉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让非流通股变成可以流通的股份,必然存在非流通股股东为换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问题。为协调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两者的利益,非流通股股东必须支付一定的对价,作为取得流通权的成本。对价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是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关键。对价方式的多样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关键词:
对价 对价依据 对价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华
一、对价差异的市场反应(一)不同对价方案的通过率股权分置改革第一批试点已尘埃落定。试点公司推出的方案直接影响到流通股股东的投票热情,也影响到试点方案的通过率,甚至决定了试点方案的命运。表1是四家首批试点公司的方案内容和相应的投票比率和通过比率。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朱文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志国 苏治 杜晓宇
本文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重申股权分置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股市存在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主体缺失的制度性缺陷问题,认为合理对价支付比例的确定应该遵循政策中性原理,并根据套利理论推导出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对价公式,对46家试点公司和进入全面股改后推出的前两批72家公司的对价方案进行剖析,认为部分公司对价支付比例存在不合理的原因是方案确定的原则存在片面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民赞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对价水平的众多变量中,按其影响力度依次有四个主要变量: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市净率;同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由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极具政策性色彩的行为,以上四个变量对对价水平的影响力度总体上偏小。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溢价 对价 影响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利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控股股东集团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影响到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改革的政策效果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结构最不合理的公司中最为明显。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治理 市场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立攀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次根本性改革,它使以往不能上市流通的股票获得可流通性,重建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各方利益的共赢。本文通过对2006~2008年期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统计,试图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以及次贷危机对改革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果是积极的,能带给投资者显著的超额收益;(2)股改对价支付率和股东对方案的支持率与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效应呈显著正相关;(3)次贷危机严重影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超额收益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瞿卫东 姜诚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之初就存在的特有现象,上市公司的股东分为两类,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要消除流通权溢价,实现同股同价。本文探讨对价补偿的合理性、如何补偿以及补偿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偿的三条原则:(1)不能损害流通股股东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不能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3)应该借助股权分置问题解决的契机使中国资本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其价值定位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基于上述三点原则,一个改革方案就相当于求解一个数学规划问题,即在保证流通股股东将要丧失的流通权溢价得到足够补偿的基础上追求非流通股尤其是国有股价值的最大化,并且在方法上要有助于上市...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流通权溢价 对价补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俊德 杨诚 梁红丽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关键词:
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强 璩潞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A股市场IP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发现,股权分置下新股供给限制、流通股的流动性溢价、二级市场价格控制,使得新股二级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了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反映的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相对有限,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因而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IPO配置效率。
关键词:
IPO效率 新股发行方式 股权分置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