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4)
2023(4368)
2022(3596)
2021(3111)
2020(2623)
2019(5936)
2018(5453)
2017(10695)
2016(5771)
2015(6401)
2014(6382)
2013(6153)
2012(5653)
2011(4696)
2010(4817)
2009(4541)
2008(5024)
2007(4589)
2006(3968)
2005(3707)
作者
(15649)
(12883)
(12756)
(12061)
(8344)
(6177)
(5946)
(4832)
(4800)
(4677)
(4421)
(4407)
(4079)
(4054)
(4038)
(3985)
(3868)
(3803)
(3786)
(3749)
(3157)
(3155)
(3107)
(3004)
(2964)
(2843)
(2770)
(2742)
(2581)
(2507)
学科
(30378)
管理(29467)
(28922)
企业(28922)
(22861)
经济(22830)
(17547)
(16298)
财务(16287)
财务管理(16269)
企业财务(15766)
方法(12722)
数学(11368)
数学方法(11294)
(7627)
(5737)
公司(5548)
业经(5481)
体制(5250)
(4538)
中国(4438)
(3859)
(3735)
银行(3733)
(3339)
金融(3339)
(3278)
(3260)
技术(3157)
经营(3125)
机构
学院(82789)
大学(82197)
管理(34971)
(32877)
经济(32212)
理学(30162)
理学院(29970)
管理学(29617)
管理学院(29476)
(21381)
研究(21184)
中国(19658)
财经(16779)
(16515)
(15287)
财经大学(12734)
商学(11865)
商学院(11809)
(11605)
中心(10714)
北京(10498)
科学(10188)
会计(10091)
(9806)
(9747)
经济学(9597)
业大(9555)
(9187)
公司(8674)
经济学院(8661)
基金
项目(50019)
科学(40460)
基金(38083)
研究(36487)
(32145)
国家(31891)
科学基金(29155)
社会(24240)
社会科(23229)
社会科学(23222)
基金项目(20283)
自然(19588)
自然科(19185)
自然科学(19183)
自然科学基金(18880)
(18761)
教育(17429)
资助(16147)
(15337)
编号(14540)
(11965)
成果(11770)
教育部(10870)
重点(10782)
人文(10739)
(10595)
(10248)
(10135)
科研(9873)
国家社会(9826)
期刊
(37049)
经济(37049)
研究(25438)
(22674)
中国(14883)
管理(14306)
(11033)
金融(11033)
学报(10064)
财会(9235)
财经(8990)
科学(8815)
会计(8637)
大学(8418)
学学(8095)
(7630)
经济研究(7525)
(7427)
业经(7425)
通讯(6355)
会通(6350)
技术(5879)
商业(5502)
教育(5368)
农业(4878)
(4279)
问题(4181)
理论(4004)
统计(3766)
(3749)
共检索到12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建  张继袖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研究控股股东实现流通权利的行为——增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利用配对样本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增减持股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无显著影响,增持行为不会改善盈余质量,减持行为也不会降低盈余质量,但被控股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其盈余质量要好于被控股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文章建议,中小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控股股东的增减持行为,因为增减持行为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中小投资者应该坚持价值投资,做好自我保护。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廖珂  
本文以2003年至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控股股东未进行股权质押的公司而言,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向上操纵盈余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且这一关联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及内部股权制衡力量较弱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财务风险对其所在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年度内已解押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烨  
本文利用2002~2004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基于国有最终控股权,从上市公司与其最终控制人之间的股权控制链的维度,对国有控股公司特殊的控制权结构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随着国有股权份额的增加而降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至其最终控制人之间的股权控制链越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就越低,这种情况随着国有股权份额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其政策含义是,改进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应强调会计准则的改进和外部监管的强化,更应关注国有控股公司的产权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减少国有控股公司至其最终控制人之间的冗长的控制链条,对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梅  陈娇娇  
基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视角,以2007~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是否会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方式增加核心盈余。研究发现,面临强烈的资金需求及质权人的监督,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前会进行向上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以体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性,而且核心盈余的增加使得股价有了显著提升,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得大规模的质押融资。本文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外的第三种盈余管理方式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关系,为质权人、监管层和审计师监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湘岳  徐东晓  
文章选取2015—2019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国有控股能够约束两者的正向关系,但是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中两者正向关系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只有在质押率较高时才会发挥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申慧慧  黄张凯  吴联生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直接决定了股东的财富,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盈余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国有股权转让的限制,导致国有控股股东盈余操纵动机弱于其他股东。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盈余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显著降低;而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都没有显著变化。本文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可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志鹏  朱敏迪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具有融资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融资方式本身潜藏着较大的风险。为避免质押股份被平仓甚至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控股股东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以稳定上市公司股价。以2012-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二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强;三是股权制衡度和国有股权性质能显著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了规范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强化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督,要求控股股东对质押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动态披露;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构建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遏制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盈余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闯  李小燕  孙健  
传统的研究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是公司治理的结果,然而本文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还可以预示公司治理的效果。具体而言,本文以应计质量为盈余质量的度量,考察了在不同控制权水平下,盈余质量对掏空行为的预示作用。研究发现,当期的盈余质量能够有效预示当年、1年后和2年后的掏空行为,而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水平对盈余质量的预示作用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展斌  张兆慧  
终极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而高质量的盈余信息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影响终极控股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以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增加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而两权分离会诱发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会加剧过度投资,并增强两权分离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性;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够减少过度投资,且在自由现金流较多时,削弱效果更强;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与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呈现协同效应,共同抑制过度投资;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够减少两权分离导致的过度投资,且在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企业,治理效果更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继袖  陆宇建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数据检验了控股股东持股或实际控制人性质、政府补助以及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多数年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修正的盈余反应系数正相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国有股东时,盈余信息含量更高;控股股东在某些年份确实通过政府补助影响了盈余质量,控股股东通过政府补助提高了盈余,却降低了盈余质量,用股权的激励效应解释控股股东和盈余质量的关系并不完全合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化成  佟岩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股权结构,特别是控股股东的大量存在是造成盈余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调整了盈余反应系数基本模型,加入与控股股东有关的研究变量,使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2年间的经验数据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为国有股时盈余质量更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高。最后据此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峻  
本文以2003-2007五年间存在控股股东的分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支持现金股利的"侵占"假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下降,并且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正相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海燕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股权分置在证券市场上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妨碍了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迈向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此,股权分置改革得以进行。这一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对公司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股权分置改革的绩效是一个预期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对股改后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芳  苏方杰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有股份的股权流通性质发生了改变,股东持有的大量非流通股进入二级市场使其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影响股票价格,以便在较高的价格卖出股票或进行高卖低买实现套利。文章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大股东持股限售期还是全流通后,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程度平均水平都明显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南星恒  孙雪霞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采用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能够诱发企业利润操纵行为,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约束控股股东及管理层的利润操纵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不同,对控股股东及管理层的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效应也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