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8)
- 2023(17470)
- 2022(14315)
- 2021(13322)
- 2020(11325)
- 2019(25334)
- 2018(24951)
- 2017(48607)
- 2016(25364)
- 2015(28165)
- 2014(27126)
- 2013(26662)
- 2012(23880)
- 2011(21074)
- 2010(21356)
- 2009(20354)
- 2008(19386)
- 2007(17311)
- 2006(14974)
- 2005(13671)
- 学科
- 济(105188)
- 经济(105042)
- 业(102501)
- 企(93295)
- 企业(93295)
- 管理(92836)
- 方法(47238)
- 数学(38060)
- 数学方法(37647)
- 财(37618)
- 业经(34308)
- 农(32272)
- 中国(30703)
- 融(28861)
- 金融(28858)
- 制(28180)
- 银(27152)
- 银行(27139)
- 务(27050)
- 财务(26999)
- 财务管理(26959)
- 行(26137)
- 企业财务(25674)
- 农业(22891)
- 技术(22413)
- 体(20154)
- 理论(19775)
- 地方(19468)
- 贸(18092)
- 贸易(18073)
- 机构
- 学院(349057)
- 大学(343606)
- 济(151810)
- 经济(149020)
- 管理(146128)
- 理学(125650)
- 理学院(124572)
- 管理学(122959)
- 管理学院(122283)
- 研究(103443)
- 中国(89091)
- 财(76418)
- 京(68990)
- 财经(59945)
- 科学(55571)
- 经(54546)
- 江(52384)
- 中心(51257)
- 农(48774)
- 所(47572)
- 经济学(46859)
- 业大(44766)
- 财经大学(44648)
- 北京(42459)
- 经济学院(42392)
- 研究所(42002)
- 州(41533)
- 商学(41297)
- 商学院(40924)
- 范(38798)
- 基金
- 项目(228905)
- 科学(185428)
- 研究(174047)
- 基金(170582)
- 家(144223)
- 国家(142948)
- 科学基金(128011)
- 社会(115620)
- 社会科(109967)
- 社会科学(109945)
- 基金项目(90283)
- 省(89691)
- 自然(79996)
- 教育(79739)
- 自然科(78291)
- 自然科学(78274)
- 自然科学基金(76976)
- 划(73167)
- 编号(69656)
- 资助(67803)
- 成果(55266)
- 创(53491)
- 部(51761)
- 重点(50283)
- 制(49545)
- 创新(49137)
- 发(48694)
- 国家社会(48567)
- 课题(46711)
- 教育部(46258)
- 期刊
- 济(167971)
- 经济(167971)
- 研究(103523)
- 中国(68841)
- 财(64732)
- 管理(61168)
- 融(47207)
- 金融(47207)
- 农(46265)
- 科学(42754)
- 学报(40914)
- 大学(34571)
- 技术(33098)
- 学学(32949)
- 教育(31552)
- 农业(30917)
- 财经(30781)
- 业经(29439)
- 经(26454)
- 经济研究(26333)
- 问题(21537)
- 技术经济(19185)
- 财会(18824)
- 业(18351)
- 现代(17362)
- 理论(16873)
- 商业(16650)
- 贸(16478)
- 会计(16306)
- 科技(15785)
共检索到525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玉臣 任浩锋 张炎炎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股权融资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以2006-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股权再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基于竞争视角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后,企业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该作用仅在非公开发行和现金认购的再融资中显著。基于竞争视角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行业竞争程度加剧能够促进再融资对创新水平的提升效果;外部竞争压力较大的公司提升其市场地位的动机更强,再融资后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也更为显著。此外,企业的内在融资需求和管理层的道德价值倾向也是再融资行为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用的必要条件。本文的结论既丰富了股权再融资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的再融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曙霞 张骞
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性任务。这需要动员更多资本,安排有效分散风险的金融制度与之相匹配。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先进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整体样本回归、加入分产权性质以及分地区样本回归实证研究股权融资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和区域分布差异分析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融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有抑制作用,但显著促进创新产出;(2)国有产权性质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大,非国有产权性质的股权融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3)中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未提升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西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显著促进创新投入与产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创新环境,合理配置区域间经济和创新资源。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先进制造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训江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持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于1998-2009年间10090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别从营销投入、市场盈利、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四个维度探究竞争强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竞争强度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但受规模经济、创新租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表征竞争强度的四个维度中,只有市场份额维度表现最为有效和一致;(2)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同,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业的过度集中已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
关键词:
竞争 创新绩效 市场集中度 市场势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训江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持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于1998-2009年间10090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别从营销投入、市场盈利、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四个维度探究竞争强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竞争强度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但受规模经济、创新租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表征竞争强度的四个维度中,只有市场份额维度表现最为有效和一致;(2)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同,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业的过度集中已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作用,与此相反,通信传输设备制造业连续下降且已过低的行业集中度也对创新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作用;(3)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营销投入相对不足;(4)市场空间维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作用复杂,在有新产品产出的样本中,市场空间对创新绩效产生倒N型影响作用。
关键词:
竞争 创新绩效 市场集中度 市场势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训江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持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于1998-2009年间10090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别从营销投入、市场盈利、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四个维度探究竞争强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竞争强度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但受规模经济、创新租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表征竞争强度的四个维度中,只有市场份额维度表现最为有效和一致;(2)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同,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业的过度集中已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
关键词:
竞争 创新绩效 市场集中度 市场势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艳丽 向有涛
近年来,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及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作用,并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政策性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先进制造业,受到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具体表现在其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更高。(2)从生命周期阶段来看,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而言,政策性金融的提升作用集中体现在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上,对初创期企业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政策性金融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政策性金融更好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思路和微观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煜
文章以2013—2020年创业板实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解释企业创新行为,检验股权再融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探究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显著增强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正相关程度,并削弱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孙早
创新是企业持续增长的真正源泉,企业创新投入则是创新的物质前提。一般情况下,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融资渠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运用2006-2011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估计了股权融资对成熟度、资本密集度各不同的企业创新投入的效应。研究发现,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对于企业创新投入有抑制作用,相对于成熟型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年轻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度较低企业的股权融资对于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世豪 李平
选取中国制造业2005—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技术、产品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且表现出行业和投入双重异质性,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抑制了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创新,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创新呈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硬件数字化转型相较软件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更强。市场规模效应、技术改造效应、产品革新效应是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创新的三大渠道,其中,硬件数字化转型可引致技术改造升级和产品革新开发促进创新,而软件数字化转型则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扩大和产品革新开发带动创新。
关键词:
数字化 制造业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文俏 张涵 陈磊
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必要保障。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业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银行业改革初期,银行竞争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在成熟期,银行分支机构过度竞争后,银行过度竞争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从企业所有制属性和企业规模的分组检验发现,相对国有企业及大企业等信息透明企业,民营企业及小企业等信息模糊企业因自身信息透明度较低,其融资约束受到银行竞争的影响大。因此,应当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银行分支机构,以最优竞争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银行竞争 信息不对称 银企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樊利 李忠鹏
本文以2016~2018年沪深股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关系会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且在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下呈现三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系数更高。因此,政府研发补贴政策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资金状况、企业性质,建立有效甄别机制,实施差异化补贴策略,加大对非国企补贴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资本结构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付红 高玮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对制造业外部融资行为以及制造业本身发展的影响,并据此判断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动态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通过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98~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在样本期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次,运用OLS方法分析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的制造业部门的影响,结果发现,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上升为制造业的外部融资行为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类型的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为,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上升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金圣
探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焦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许多理论。在分析和整合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认为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获取和维持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 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笔者对2005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索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本文使用替代变量和工具变量检验证明该研究结果稳健;最后,笔者在分类回归中考虑到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和所处地理区域因素,进一步发现进口竞争对这些企业产品创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给与相应解释。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产品创新 制造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远慧 王靖伊 陈蓉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制造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产业融合,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制造业企业金融股权关联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股权关联对其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尤其是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实质性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行业技术性高的企业中作用更强。研究发现对引导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金融股权关联实践提升其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