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6)
2023(10468)
2022(8647)
2021(8059)
2020(6972)
2019(15909)
2018(15321)
2017(30735)
2016(15693)
2015(17541)
2014(16964)
2013(16598)
2012(14974)
2011(13092)
2010(13011)
2009(12199)
2008(10642)
2007(8853)
2006(7296)
2005(6109)
作者
(38882)
(32475)
(32290)
(30801)
(20873)
(15638)
(14894)
(12597)
(12525)
(11333)
(11269)
(10830)
(10395)
(9902)
(9740)
(9728)
(9606)
(9430)
(9427)
(9208)
(7832)
(7774)
(7527)
(7520)
(7420)
(7370)
(6976)
(6755)
(6512)
(6396)
学科
(68504)
经济(68440)
(51690)
管理(49375)
(45001)
企业(45001)
方法(39937)
数学(37111)
数学方法(36778)
(27025)
金融(27024)
(23777)
银行(23774)
(22992)
(22921)
中国(21099)
(17354)
财务(17315)
财务管理(17287)
企业财务(16729)
(15423)
(15219)
业经(14056)
地方(12892)
(11864)
贸易(11855)
(11579)
中国金融(11213)
农业(10744)
(10362)
机构
大学(210897)
学院(210693)
(95013)
经济(93497)
管理(90870)
理学(80226)
理学院(79619)
管理学(78562)
管理学院(78167)
研究(57114)
中国(51965)
(46107)
(39613)
财经(38429)
(35309)
经济学(31486)
中心(31228)
财经大学(29485)
科学(28942)
经济学院(28928)
(27936)
(26515)
业大(26339)
金融(26014)
商学(25947)
商学院(25736)
(24817)
经济管理(24596)
(24070)
北京(23757)
基金
项目(148817)
科学(121007)
基金(113949)
研究(110561)
(96043)
国家(95289)
科学基金(86142)
社会(75235)
社会科(71932)
社会科学(71915)
基金项目(60639)
(56361)
自然(54646)
自然科(53522)
自然科学(53514)
自然科学基金(52633)
教育(51672)
资助(46828)
(46819)
编号(43535)
(34788)
成果(33185)
重点(32534)
(32439)
国家社会(32387)
教育部(31653)
人文(31205)
(30546)
创新(30252)
(29677)
期刊
(87117)
经济(87117)
研究(57212)
(38118)
(36658)
金融(36658)
管理(32046)
中国(31134)
学报(24681)
科学(24475)
大学(21114)
(20752)
学学(20336)
财经(19900)
技术(18325)
(16808)
经济研究(14879)
业经(14194)
教育(13644)
农业(13078)
问题(11860)
财会(11579)
理论(11555)
统计(11376)
(10516)
实践(10450)
(10450)
技术经济(10212)
商业(9781)
(9515)
共检索到29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军  陈雪  孙舒仪  
本文以2001~2010年期间实施过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后,过度股权再融资是导致企业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企业过度再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长期业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原红旗  
本文对资本市场上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和长期业绩进行了比较。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 ,公司上市后发行新股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国家的上市公司没有采用发行成本低的配股方式发行新股 ,而采用发行成本较高的增发新股方式发行新股 ,这个现象被称做“配股之谜” (paradoxofrightsoffer)。公司在股权再融资之后的长期业绩出现了下滑现象 ,被称为“新发行之谜” (newissuespuzzle)。对于这两个财务之谜 ,本文详细的论述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以期对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提供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邬国梅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意义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是假设控股股东与经理人利益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只要股权融资下的控制权收益超过负债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收益,控股股东就会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实施投资项目。即使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仍因能通过发行新股所取得的控制权收益达到其投资目标而实施该投资项目,从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5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在第5年平均为负。经粗略估算,上市公司每次股权再融资所取得的平均控制权收益约为2.26亿元,其中国有股东约为1.5亿元,上市公司可接受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思永  张林新  张鸣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其大股东巩固控制权地位、维护自身控制权利益的考虑。股权再融资,实质上是一种股权结构的内生性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昊  
本文旨在研究预算软约束环境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DM动态模型,构建了企业股权再融资决策模型;进而以2008~2009年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将会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而且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倾向比民营企业更为强烈;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过度投资正相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健男  
一直以来,对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股权融资现象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感性认识,经验分析和理论解释并不多见。本文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过度股权融资进行了合理界定,对中国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现象及其程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并通过建立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融资决策模型,对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据此分析了导致过度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忠生  
采用中国沪深股市1999年~2006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分位回归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探讨业绩处于不同分位点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对业绩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年~2006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是整体性的。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股权再融资虚拟变量,基于分年度的OLS回归表明,在2000年实施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与在研究期内没有股权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相比,经营业绩的下滑更严重;处于高分位点的股权再融资样本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它们的业绩变化与股权再融资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股权再融资后公司的业绩变化存在内部差异性,同时在各个分位点上市公司的规模增加均对经营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兆国  郑军  郭炜  杨清香  何威风  闫炳乾  
主持人:股权再融资是公司上市后进行再融资的一种方式,一般有配股和增发两种。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应该能够增加公司价值,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市场反应是负面的,即公告后股票价格下跌,实施后长期业绩较差。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股权再融资被暂停一年后又重新启动。于是,上市公司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股权再融资竞赛",对此投资者却投了反对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周运兰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统计性描述,得出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下滑的结论。并将公司区分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将他们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确实比大公司下滑严重,这也跟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珊珊  杜威  张天西  
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性,有必要对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动机进行分析。本文以199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增发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影响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我们发现,与成熟市场的研究结论类似,在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开增发与定向增发)主要是为了利用市场高估状态的"机会之窗"行为,市场择时理论在不同样本间均得到一致支持;投资与成长理论得到部分支持;由于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不同的发行机制,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倾向于利用定向增发方式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代理理论在定向增发样本中得到支持,而在公开增发中没有获得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上坤  赵刚  董宣君  
财务报告的稳健性在企业与内外各方的契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可能会受之影响。以2000~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的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再融资费用率和再融资金额也越低。在多种稳健性测试下,这一结果仍保持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白钰  唐洋  张晓龙  
文章以2006~2014年林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和信贷融资能够缓解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股权再融资对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信贷融资会导致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从整体上来讲,股权再融资对过度投资没有影响,长期信贷融资会导致林业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乔  章卫东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另一方面却是股权再融资的绩效低下。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过度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和再融资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