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3)
2023(9877)
2022(8073)
2021(7609)
2020(6085)
2019(13323)
2018(13100)
2017(24890)
2016(13415)
2015(14871)
2014(14376)
2013(13246)
2012(11687)
2011(10374)
2010(10477)
2009(9975)
2008(9581)
2007(8816)
2006(7621)
2005(6839)
作者
(35137)
(29336)
(29115)
(27673)
(18580)
(13932)
(13283)
(11137)
(10962)
(10404)
(9859)
(9771)
(9230)
(9151)
(9094)
(8840)
(8783)
(8725)
(8720)
(8304)
(7261)
(7162)
(7109)
(6758)
(6588)
(6544)
(6494)
(6404)
(6007)
(5746)
学科
管理(45073)
(43562)
经济(43489)
(41750)
(38165)
企业(38165)
(19986)
方法(18413)
(15737)
财务(15706)
财务管理(15681)
数学(15455)
数学方法(15282)
企业财务(15049)
(13876)
(13687)
业经(12231)
中国(12045)
(11863)
体制(9012)
理论(8907)
(8892)
农业(8381)
(8241)
银行(8220)
(7878)
金融(7870)
(7751)
地方(7354)
(7343)
机构
学院(178121)
大学(171483)
管理(66474)
(63466)
经济(61954)
理学(56869)
理学院(56351)
管理学(55360)
管理学院(55043)
研究(54308)
中国(43102)
(35831)
(34914)
科学(32294)
财经(27817)
(26934)
(26725)
(26620)
中心(25520)
(25163)
业大(23980)
研究所(23656)
(22208)
(21986)
师范(21708)
北京(21508)
技术(21200)
农业(20758)
财经大学(20672)
(20513)
基金
项目(116226)
科学(90967)
研究(89156)
基金(81692)
(70419)
国家(69757)
科学基金(60215)
社会(55239)
社会科(52179)
社会科学(52160)
(47729)
基金项目(42638)
教育(42226)
(39230)
编号(38912)
自然(37561)
自然科(36686)
自然科学(36672)
自然科学基金(36022)
资助(32625)
成果(32271)
课题(27040)
重点(26201)
(24973)
(24805)
项目编号(24725)
(24294)
(23795)
(23300)
创新(23189)
期刊
(76186)
经济(76186)
研究(50863)
中国(36545)
(32276)
学报(27207)
(26335)
管理(25664)
教育(23698)
科学(23436)
大学(20790)
学学(19807)
(18935)
金融(18935)
农业(17533)
业经(16508)
技术(14633)
财经(13869)
经济研究(13681)
(11724)
财会(10897)
商业(9881)
会计(9732)
(9380)
职业(8856)
问题(8788)
(8348)
图书(7672)
现代(7557)
理论(7548)
共检索到265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湃  
股权分置格局下"一股独大"使内部治理机制扭曲,市场监控乏力,外部利益相关者监督缺位,导致外部治理缺失,使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然而,在股权全流通条件下,多层次代理所造成的治理问题依然存在。本文认为,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应以内部治理为切入点.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外部市场监控,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只有通过有效改造影响治理机制的间接代理关系,加强对代理链条环节的有效监督,才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景胜  邓汉  
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完成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利用我国2009年中小板制造类公司数据,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人持股等因素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高、制衡度高、债务融资能够降低代理成本,而管理者持股未能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勇  徐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4月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上市公司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成为现实可能,故对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09—2011年间处于股权激励实施状态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激励股总数及高管所授予激励股占当期总激励权益有益于提高公司价值,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股权激励公司规模的适度扩大、"两职分离"也有益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江河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被大股东操纵、监事会不作为和独立董事成“摆设”等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应该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加大国有股减持的力度,改革公司高管人员的任用办法,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建立、完善法律和法规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玲艳  
文章以2009年底流通股比例达到100%且在2006年内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6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控股股东控制权的角度,对比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和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存在"侵害——趋同——掘壕"关系,58.46%的样本公司进入利益趋同区间;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变为"趋同——掘壕",89.23%的样本公司进入趋同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增强,上市公司绩效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全流通后,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依然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晖  伍新明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 ,它决定了整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和运作。但我国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现象。作者对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框架性分析 ,并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根据不同的行业来构造公司治理结构 ;引入竞争机制 ;改善股权结构 ,引入 4~ 5个大股东 ;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加强外部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悦  
对已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责任大股东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由此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和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绩效,但是具体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股份全流通虽然能抑制"控股大股东控制"问题,但是如果出现...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一平  
随着股改的结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为解决股票期权激励难题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通过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在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激励方案的合理性还有待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