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3)
2023(13861)
2022(11752)
2021(10678)
2020(9303)
2019(21375)
2018(20939)
2017(41232)
2016(21482)
2015(24171)
2014(23567)
2013(23096)
2012(21108)
2011(18962)
2010(19258)
2009(17940)
2008(17339)
2007(14945)
2006(13076)
2005(11420)
作者
(58873)
(49530)
(49323)
(46882)
(31990)
(23739)
(22331)
(19188)
(18840)
(17709)
(16805)
(16782)
(15675)
(15590)
(15350)
(15222)
(14670)
(14401)
(14302)
(13881)
(12324)
(12119)
(11931)
(11403)
(11291)
(11106)
(10696)
(10436)
(10091)
(9467)
学科
(113887)
经济(113793)
管理(66431)
(62471)
(54353)
企业(54353)
方法(52049)
数学(47071)
数学方法(46402)
(25987)
中国(22644)
地方(21873)
(21137)
业经(20518)
(18473)
(18033)
财务(17972)
财务管理(17936)
企业财务(17221)
(16610)
(15425)
贸易(15415)
理论(15341)
(14886)
农业(14341)
地方经济(14048)
(13927)
金融(13925)
(13695)
环境(13630)
机构
大学(307922)
学院(307571)
(138418)
经济(136061)
管理(124211)
理学(108249)
理学院(107235)
管理学(105237)
管理学院(104661)
研究(97048)
中国(74397)
(63045)
(61980)
科学(54777)
财经(51241)
(46674)
(46523)
中心(44810)
经济学(44321)
(44248)
研究所(41817)
(41536)
业大(41315)
经济学院(39777)
北京(38697)
财经大学(38359)
(36326)
师范(35996)
(35294)
(34692)
基金
项目(207243)
科学(165981)
基金(154659)
研究(150767)
(133401)
国家(132353)
科学基金(116492)
社会(99546)
社会科(94720)
社会科学(94695)
基金项目(80650)
(79565)
自然(75351)
自然科(73698)
自然科学(73684)
自然科学基金(72414)
教育(71117)
(66455)
资助(65264)
编号(59258)
(46892)
成果(46635)
重点(46330)
(43437)
(43406)
国家社会(42084)
教育部(41658)
人文(40603)
创新(40539)
课题(40383)
期刊
(147117)
经济(147117)
研究(89369)
中国(53170)
(51613)
管理(48219)
学报(41973)
科学(40509)
(35664)
大学(33990)
学学(32346)
技术(30046)
(28917)
金融(28917)
教育(27680)
财经(26856)
经济研究(25831)
农业(23803)
(22970)
业经(21849)
统计(18919)
问题(18608)
技术经济(17467)
(16868)
决策(15354)
(14655)
商业(14444)
理论(14063)
财会(13796)
世界(13001)
共检索到44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屹山  董直庆  王林辉  
本文在Nash讨价还价模型的基础上,以企业要素所有者博弈入手,以资源和经济权力禀赋为视角,重新演绎了非对等资源禀赋和权力结构下的股权定价模型。指出,股权价值取决于股东的资源和权力禀赋结构。即股东资源价值越大,则控制权越大、剩余分配越多,该股东实际股权价值越高;股东间资源禀赋越不对等,控制权结构越不平衡,企业利益侵占越严重,弱势股东的实际股权价值越低;在现实经济中,股票并非天然体现"同股同权,同股同价"特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雁  胡常乐  李学全  
文章在基础股票价格服从几何分数布朗运动模型的假设下,从中国股权结构和回售价格的角度对认股权证进行定价,同时考虑稀释效应,利用经典的期权定价理论推导出一个新的欧式权证定价模型,并选择长电权证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新的定价模型比传统定价模型更为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涛  
作为一个需要经常作出投资决策的机构或者个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相对稳定等情况的存在,通过仔细的考虑风险因素往往会带来负面效果,导致投资迷茫,措施良机。因此首先对经典投资组合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文章提出一种均衡风险下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机构或个人能够简明实用的运用此方法在日常的证券投资中作出正确决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聪  宋慧英  
本文基于静态、动态PR模型,对我国证券业、创新类及规范类证券公司的市场结构进行测度,运用SFA法测度证券公司的成本效率,进而实证分析市场结构、股权结构与证券公司成本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06-2010期间我国证券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且创新类证券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比规范类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要激烈得多。市场结构指标——市场竞争度与证券公司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国有性质证券公司的效率低于非国有性质证券公司的效率,股权性质对规范类证券公司效率的影响更明显;股权集中度与证券公司效率之间是一种U型关系,并且,股权集中度对创新类证券公司影响较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文震   徐可涵   吴文锋  
基于新券发行股权关联行为视角,本文使用2015—2023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违约数据,考察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定价效率问题。研究发现:初始收益率利差与累计违约率显著正相关,其对债券未来损失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有“股权关联”模式的参与机构会选择放松标准或隐藏信息,初始收益率利差的相应预测能力有所减弱,这表明股权关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券定价效率存在扭曲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发债主体具有国有企业背景和不同评级方评级意见一致时,股权关联模式对债券定价效率扭曲效应更强。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发现发行机构声誉对债券定价扭曲效应具有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为“穿透式监管”提高债券定价效率和“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与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昌文  
根据干净盈余关系,将股利分为正常利润、超常利润和股东投入资本的支取和转存三部分,在股利折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剩余收益模型,并分析剩余收益模型相对于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的优势。剩余收益模型将普通股内在价值分为股东投入资本和企业利用股东投入的资本通过产生剩余收益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二部分。影响剩余收益的长期因素包括垄断、竞争抑制等非竞争性因素和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动态能力是企业长期、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石。如果将垄断、竞争抑制等非竞争性因素对剩余收益的影响单独分离出来,剩余收益模型就可以依据会计系统的数据,从财务结果方面测量企业的动态能力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英亮  陈南  
在对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在处理风险问题上的缺陷进行简要地分析之后,文章介绍了期权定价模型及其在自然资源评估应用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个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矿山资产评估简化模型。此模型既考虑了风险条件下经济主体的主动性,同时又在计算方面比现有的模型大为简化。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强  
资本资产定价旨在探讨各种资本的合理价格,即各种资本资产的合理收益率或贴现率,它是各种财务和金融决策的基本依据。由于种种原因,资本资产定价问题在理论上还没有解决,表现为没有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或模型可以充分考虑风险确定各种资本资产的贴现率。本文从投融资决策的需要出发,分别对债权、股权和总资本的适用贴现率进行了探讨,推导出逻辑贯通的三种贴现率的封闭解模型。这些模型的推导都有两种方法相互印证,具有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唯一性,从而在理论上彻底解决了贴现率确定的难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普  
从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入手提出可交易价值的概念,指出名义股价、流动性和波动性是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接着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我国股市的周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发现可交易价值对股票的定价行为具有解释能力,且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形式不同:上涨行情中投资者偏好低价格、高流动和高波动的股票组合,下跌行情中则相反;走势平稳的市场中名义股价因子影响力最强,而流动性因子和波动性因子则在急涨急跌背景下更具影响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粤  
基于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的单因子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由于其表达形式简洁、数值模拟简单,被业界广泛应用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但单因子模型对损失分布的刻画粗糙,无法充分估计尾部风险。使用基于损失分布特征函数的多因子模型对资产池的损失分布进行精细化的建模,在不增加参数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对损失分布构建的准确性。另外,对于目前我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单一标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给出了具有解析解的定价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志成  艾毓斌  
本文分析了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特征,揭示了资产支持证券定价的难点,构建了基础资产提前偿付率测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资产支持证券定价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兆松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融资方式,一直活跃于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领域。从国外金融活动的实践来看,信托是资产证券化的有效载体。分析SPC模式下实现资产证券化的缺陷和障碍,可知利用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具有其自身的优势,以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是基于对其优势分析的现实选择。目前在我国的税收、法律环境和金融制度下,信托公司所特有的财产隔离机制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的本质要求,而且成本更低,因此,信托模式能够也应该成为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现实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航  
股权融资作为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在我国市场上存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以双汇发展为样本,分别利用B-S模型、蒙特卡罗模型对股权理论价格进行估计,并采用相关性和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检验实际价格和理论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特卡罗模型优于B-S模型,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冯涛  
根据我国A股市场数据,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中,我国证券市场的平均公司特质风险经历了下降和上升的"U"型趋势,并且时间序列平稳;(2)公司特质风险在个股波动中的比例不断升高,逐渐成为个股风险的主要来源;(3)在三个层面风险中,只有市场风险具有市场收益的预测能力,公司特质风险和行业层面风险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特质风险没有被市场收益定价,也就是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特质风险只是反映了公司层面信息的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