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3)
2023(10051)
2022(8444)
2021(7688)
2020(6360)
2019(13787)
2018(13407)
2017(25769)
2016(13803)
2015(14433)
2014(13324)
2013(12757)
2012(11095)
2011(9892)
2010(9761)
2009(9239)
2008(8814)
2007(7439)
2006(6259)
2005(5391)
作者
(37896)
(31579)
(31395)
(29845)
(20037)
(15371)
(14080)
(12238)
(11974)
(10946)
(10701)
(10404)
(9858)
(9742)
(9642)
(9580)
(9545)
(9449)
(9231)
(9079)
(8013)
(7585)
(7534)
(7207)
(7129)
(6924)
(6852)
(6830)
(6312)
(6235)
学科
(50610)
经济(50557)
管理(41266)
(40831)
(34982)
企业(34982)
方法(24313)
数学(21617)
数学方法(21433)
(17264)
(13938)
(12691)
财务(12678)
财务管理(12668)
中国(12248)
业经(12191)
企业财务(12185)
(11254)
贸易(11251)
(11021)
(10983)
(10625)
农业(9292)
产业(8402)
(8323)
环境(8111)
技术(7792)
地方(7777)
(7484)
银行(7446)
机构
学院(185957)
大学(183738)
(75002)
经济(73754)
管理(72055)
理学(64082)
理学院(63405)
管理学(62233)
管理学院(61906)
研究(57971)
中国(43082)
科学(36939)
(36264)
(34644)
(34501)
业大(30738)
(28826)
财经(28616)
农业(27656)
研究所(26502)
中心(26330)
(26188)
(25457)
经济学(23426)
(22003)
北京(21758)
师范(21624)
财经大学(21539)
经济学院(21375)
(21059)
基金
项目(132685)
科学(105028)
基金(98710)
研究(91497)
(88227)
国家(87512)
科学基金(75413)
社会(61057)
社会科(58075)
社会科学(58061)
基金项目(52673)
(51910)
自然(50345)
自然科(49271)
自然科学(49255)
自然科学基金(48453)
(43838)
教育(42059)
资助(39025)
编号(35610)
重点(29990)
(28707)
(28551)
(27611)
创新(26613)
成果(26532)
科研(26272)
国家社会(25933)
计划(25116)
教育部(24692)
期刊
(75829)
经济(75829)
研究(47532)
学报(34191)
(30671)
科学(29465)
中国(29314)
(28193)
大学(25216)
管理(24968)
学学(24446)
农业(20618)
(15637)
金融(15637)
业经(14881)
教育(14465)
财经(14253)
经济研究(13981)
技术(12670)
(12115)
(10647)
问题(10094)
(10061)
商业(9932)
科技(8976)
业大(8862)
财会(8630)
(8274)
技术经济(8114)
统计(7843)
共检索到252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国正  
本文建立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的理论模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东结构,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对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值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了配股的“再分配效应”——配股导致价值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转移,配股的“股权成本效应”——在非流通股股东不认购的情况下配股能降低公司的平均股权成本以及“配股中的搭便车现象”——流通股股东明知配股有损于流通股价值,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仍然认购配股。本文揭示了股权二元结构与现行配股制度的缺陷,有助于解释我国股票市场与上市公司的一些重要实证现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配股公司配股前后绩效大体呈前高后低趋势,与对比公司比较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来自国内上市公司高昂的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国正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股权二元结构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对分配方式(现金股利、流通股回购、非流通股竞争性回购和垄断性回购)的选择,比较了不同分配方式对流通股、非流通股价值影响的差异,分析了回购的股权成本效应。如果不考虑非流通股垄断性回购,对所有股东来说,竞争性回购非流通股是最优的分配方式。相对于这种最优的分配方式而言,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但是对非流通股股东来说两种分配方式没有差异。本文的结果可以解释有关上市公司分配的一些重要现象,并且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勇  
首先对我国股市股权结构分置的形成以及维持进行了历史性、现实性认识根源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股市二元股权结构下的行为异化效应,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证券市场到了非解决二元股权结构问题、进行新的有效制度变迁的时候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  王汀汀  
流通性是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之一 ,理论和实证都表明 ,证券的流动性对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股市特殊的二元股权结构 ,造成了中国股票市场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内在价值的根本性差异 ,表现为流通股比非流通股多出一项流通权价值 ,这使得流通权价值在中国证券市场分析和股票定价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流通权价值有助于解释IPO的高折价、二级市场的高股价和高市盈率以及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还可以用于股票全流通的分析和新股发行定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宗远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保障公司运营绩效的重要基础。要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股权结构问题。在分析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传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的二元式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宇建  
随着以信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二元股权结构赋予创始股东控制公司董事会、进而控制公司重大经营与财务决策的权利,以激励企业家创业和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选用二元股权结构的动因,包括保护企业家和创始股东控制权、防止恶意收购、防止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侵害和行业需要等。其次,从企业家才能、法治传统和成本与收益权衡等角度分析了二元股权结构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安排的机理。再次,综述了公司选择二元股权结构的经济后果,包括对股价、回报率和财务业绩的影响,对盈余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是混合的。本文认为,需要加强对二元股权结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适用条件、经济后果和投资者保护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红雨  曾芒  
本文在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独特的股权二元结构及由此引发的扭曲的融资偏好的基础上,讨论股权二元结构是上市公司忽视公司治理的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道德风险泛滥的根源,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本文认为股权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改变之前,我国政府目前规范市场的许多措施将事倍功半,目前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最后提出了规范和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国正  
本文基于股权二元结构建立了新的代理成本理论,发现并度量了分配现金股利的“再分配效应”———导致价值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转移,说明分配现金股利可能是大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再分配效应揭示了股权二元结构的缺陷,有助于解释股利分配的一些实证现象,为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提出的配股—分红策略可以实现非流通股间接上市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  张兵  
本文基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特殊性,利用2012—2015年的调查数据理论与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农村商业银行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股东类型方面,高管持股、员工持股和银行持股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均对其财务绩效影响显著;政府性质股东对农村商业银行社会绩效影响显著,对其财务绩效显著负向影响。在股权集中度方面,高管股权集中度越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越优异;非金融法人股权集中度越高,将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实现良好的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政府性质股东股权集中度越高,农村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力  王汀汀  王震  
本文对我国A股市场增发的市场反应和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 ,证实了增发公告具有显著的负价格效应。分析表明 ,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不能由增发规模、公司杠杆率水平、预期盈利稀释等因素来解释。论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二元股权结构的现实 ,提出在二元股权结构下 ,非流通股大股东利用增发流通股中所含的“流通权”价值进行“圈钱”的行为导致增发的负价格效应的解释。同时 ,论文也指出了国内部分研究在样本和方法上的不足和缺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肖星  过晓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爱英  
二元股权结构和对于中小投资者的弱保护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痼疾,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诟病,他同时被认为是中国股市众多现象——如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变更募资投向、财务保守行为等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割裂设置的二元股权结构,运用博弈理论构建模型,证明:由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对于公司的不同控制权以及公司股权融资对于他们权益的再分配效应,使得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偏好通过配股或者增发褫夺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提高以流通股股东为代表的中小股东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融资行为事前的评价能力和事后的行动能力。从中长期看具体的措施可以通过提高司法执行的效率、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蒙立元  范美云  
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税收筹划程度与股权价值之间的关系,为公司税收筹划产生代理成本提供了证据支持。以2009—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筹划程度与股权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股权结构对税收筹划过程中产生的代理成本的治理效应,即股权结构对税收筹划与股权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税收筹划的程度与股权价值负相关,且相比于民营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负相关关系更严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仅对民营控股企业具有治理效应,对国有控股企业不具有治理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孙佳佳  乔菲  
本文着眼于企业集团控制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内部交易和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或者其受到的制衡力越弱,内部交易发生额越大。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50%或者股权制衡度在样本均值以下时,内部交易发生额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但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上时内部交易发生额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在样本均值以上时,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笔者还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将内部交易进一步细化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内部交易在股权结构不同情况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