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2)
2023(5668)
2022(4529)
2021(4448)
2020(3910)
2019(8806)
2018(8873)
2017(16807)
2016(9337)
2015(10534)
2014(10539)
2013(10376)
2012(9332)
2011(8135)
2010(8501)
2009(7869)
2008(8519)
2007(8130)
2006(7317)
2005(6577)
作者
(24651)
(20233)
(20153)
(19242)
(13045)
(9475)
(9354)
(7821)
(7807)
(7523)
(7019)
(6921)
(6586)
(6482)
(6472)
(6389)
(6051)
(5993)
(5938)
(5785)
(5159)
(5009)
(4962)
(4741)
(4712)
(4631)
(4612)
(4602)
(4149)
(3936)
学科
管理(37370)
(32952)
(30948)
经济(30914)
(28888)
企业(28888)
(15878)
方法(15703)
数学(13282)
数学方法(13199)
中国(12082)
(11959)
财务(11923)
财务管理(11896)
企业财务(11363)
(10877)
保险(10786)
(10776)
(9134)
银行(9131)
(8443)
业经(7722)
(7412)
(7365)
金融(7365)
(6992)
理论(6759)
(6031)
(5971)
地方(5909)
机构
大学(119970)
学院(118835)
管理(50457)
(46234)
经济(44918)
理学(39647)
理学院(39267)
管理学(38788)
管理学院(38510)
中国(35804)
研究(35068)
(30418)
(26456)
财经(21659)
(20587)
(19780)
科学(18734)
中心(18553)
北京(17358)
(16700)
(16649)
财经大学(16365)
公司(15395)
(14319)
研究所(14202)
经济学(13636)
(13630)
业大(13555)
(13476)
金融(13183)
基金
项目(68381)
科学(53254)
研究(52960)
基金(48886)
(41094)
国家(40720)
科学基金(35881)
社会(32353)
社会科(30512)
社会科学(30501)
(25897)
基金项目(25457)
教育(25105)
自然(23030)
自然科(22515)
自然科学(22510)
编号(22341)
自然科学基金(22150)
(21572)
资助(21024)
成果(18922)
(15619)
课题(15478)
重点(14861)
项目编号(14383)
(14023)
教育部(13894)
(13848)
大学(13616)
(13592)
期刊
(58800)
经济(58800)
研究(40768)
中国(32187)
(28784)
管理(23367)
(21723)
金融(21723)
教育(15551)
学报(14244)
科学(13536)
(12458)
技术(12343)
大学(12176)
财经(11604)
学学(10805)
(9767)
会计(9263)
财会(9083)
图书(8096)
业经(7825)
农业(7672)
经济研究(7489)
理论(6650)
问题(6501)
书馆(6201)
图书馆(6201)
现代(6132)
(6120)
技术经济(6081)
共检索到209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红英  阮小平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崔亚  
基于"风险"新定义,风险管理应该是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形成综合效应"这一动态过程的管理,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尤其是对风险导因的管控,这才是风险管理的抓手。而且,将决策主体看作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或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区别于一般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在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框架下,本文试图为全面风险管理建立一套以"主体E"为出发点的规范性理论基础,从明确界定决策主体E开始,设定其理性行为假设,研究应该如何基于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认知与衡量,并结合对决策后果的价值判断,选择最优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银华  赵鑫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的成立对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促进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领域,该领域业务均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贷款项目数目少,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采用何种风险管理办法对亚投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工程学和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基础上,从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了亚投行建立基于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坤  卢玲玲  
建筑工程项目的启动需要经过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项目计划等阶段。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基于正常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以及对将来的情况理想估计等假设上进行的。在建筑项目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有这些假设均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将可能使原定的目标受到干扰甚至不能实现,因此如何识别、分析、应对建筑项目风险成为建筑项目参与各方亟需妥善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型,并给出了可以在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工具与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玉梅  侯秀平  伍艺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是一种制度安排。改制后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虽然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但距现代公司治理要求还存在着距离。本文基于这种背景,着重讨论了改制后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委托代理关系、人才配备机制、监督管理方面的风险隐患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防范风险隐患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荣凤芝  
本文针对传统预算管理存在的缺陷,引进了作业基础预算管理,以改进预算管理方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宝智  刘予琼  
近年来,全球科技资源跨境流动日益活跃,国际大科学工程成为主权国家之间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在国际大科学舞台上崭露头角,但在大科学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还较为缺乏。SKA作为较成熟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其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首先阐述了全面风险管理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结合全面风险管理八要素,对SKA全面风险管理的做法和特点进行了剖析,最后总结了SKA全面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始于运用VaR方法度量金融市场风险的金融风险管理革命,目前已扩展至对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一个理想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去识别、度量和管理风险。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于:它有助于通过对冲风险以达到降低收益波动性的目的,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它有助于降低对冲的成本,因为它实际上是对净风险的对冲,而不是在单独的风险管理方法下的逐个对冲,这就使得风险的对冲成本下降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健  
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具有支柱性作用。为保障实现保险公司经营目标,应充分研究保险资金特性,分析投资资产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建立有效的总体风险管理制度、实施有力的风险具体控制措施。在当前风险管理现实条件下,科学投资决策和运作架构,强化交易流程控制和风险防范监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持续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全面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斌  
本文将从股东期望、经营者风险管理角度,来讨论分析审计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本文认为,股东希望通过积极主义直接干预公司运营、降低其收益风险的策略,在资本市场看来并不完全可行,作为一种可选策略,强化外部审计师的风险提示服务,既可满足股东风险控制期望,又能真正体现外部审计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经营者应基于信托理念,全面承担风险管理责任。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内审部门的组织价值,通过规范内部审计的职责(流程导向的内部控制检查与财务审计、内部风险评估和关键风险因素揭示、风险管理报告),为经营者和股东提供价值增值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文忠  
文章在分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风险管理特点基础上,总结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界面风险,提出了基于任务—组织和流程的界面风险管理整合模型。文章最后提出在界面管理的经济性、协调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界面风险整合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苗泽华  
矿产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明显地呈现正、负价值的两面性。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却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改变地形,引发地质灾害;对水、大气、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酿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企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主体,尤其是矿山企业肩负着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使命。因此,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的矿山企业必须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全过程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全员共建绿色矿山,大力推进矿业转型与升级,形成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苗泽华  
矿产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明显地呈现正、负价值的两面性。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却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改变地形,引发地质灾害;对水、大气、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酿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企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主体,尤其是矿山企业肩负着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使命。因此,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的矿山企业必须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全过程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全员共建绿色矿山,大力推进矿业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