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4)
- 2023(17691)
- 2022(15302)
- 2021(14211)
- 2020(12203)
- 2019(27669)
- 2018(27323)
- 2017(52618)
- 2016(29248)
- 2015(32349)
- 2014(32274)
- 2013(31852)
- 2012(29590)
- 2011(26778)
- 2010(26672)
- 2009(24872)
- 2008(24767)
- 2007(21677)
- 2006(19111)
- 2005(17031)
- 学科
- 济(111054)
- 经济(110888)
- 管理(86772)
- 业(81532)
- 企(69219)
- 企业(69219)
- 方法(52212)
- 数学(45137)
- 数学方法(44611)
- 财(33521)
- 农(29668)
- 中国(27865)
- 学(26945)
- 制(25511)
- 业经(25084)
- 贸(21884)
- 贸易(21877)
- 务(21627)
- 财务(21555)
- 财务管理(21517)
- 易(21249)
- 企业财务(20510)
- 地方(19977)
- 农业(19198)
- 理论(18822)
- 银(18725)
- 银行(18638)
- 融(18380)
- 金融(18376)
- 行(17699)
- 机构
- 大学(422036)
- 学院(416785)
- 济(163180)
- 经济(159615)
- 管理(159365)
- 研究(144493)
- 理学(138426)
- 理学院(136767)
- 管理学(134200)
- 管理学院(133453)
- 中国(106467)
- 科学(92341)
- 京(89614)
- 财(78814)
- 农(77515)
- 所(75317)
- 研究所(68868)
- 业大(67791)
- 中心(64164)
- 财经(62879)
- 农业(61590)
- 江(61309)
- 经(57215)
- 北京(56342)
- 范(53782)
- 师范(53074)
- 院(51904)
- 经济学(49602)
- 州(49190)
- 财经大学(47076)
- 基金
- 项目(287062)
- 科学(223668)
- 基金(208947)
- 研究(201162)
- 家(186300)
- 国家(184815)
- 科学基金(156042)
- 社会(126367)
- 社会科(119690)
- 社会科学(119659)
- 基金项目(110987)
- 省(110974)
- 自然(104676)
- 自然科(102226)
- 自然科学(102189)
- 自然科学基金(100393)
- 划(95202)
- 教育(92300)
- 资助(86602)
- 编号(79470)
- 成果(65275)
- 重点(65094)
- 部(63401)
- 发(59445)
- 创(59360)
- 科研(55853)
- 创新(55572)
- 课题(55366)
- 计划(54453)
- 教育部(53503)
- 期刊
- 济(174883)
- 经济(174883)
- 研究(120771)
- 中国(78373)
- 学报(77540)
- 农(69330)
- 科学(67251)
- 财(61549)
- 管理(57545)
- 大学(57257)
- 学学(54423)
- 农业(46929)
- 教育(42229)
- 融(38467)
- 金融(38467)
- 技术(31977)
- 财经(31302)
- 经济研究(28183)
- 业经(27403)
- 经(26681)
- 业(24440)
- 问题(22902)
- 版(22134)
- 理论(20873)
- 科技(20762)
- 业大(20575)
- 实践(19026)
- 践(19026)
- 技术经济(18751)
- 图书(18528)
共检索到60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 刘卓然
美国和日本都曾经历过上市股指期货一段时间后股市发生大幅下挫的现象,两国也随后对股指期货交易分别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相应地对市场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本文在比较美、日两国股灾后股指期货限制性政策内容及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分析了2015年我国股市大跌后,采取股指期货限制性措施对期现价格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限制性措施在短期内将期货引导现货价格的单向关系扭转为双向相互引导关系,显著削弱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并结合国际期货市场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文章提出加强研究、放松临时管控措施、做好舆论导向、构建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象 余思勤
股指期货在我国即将推出,但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还不完善,尤其是不允许进行股票卖空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定价,进而影响套利交易策略。笔者重点研究股票现货市场卖空限制对股指期货定价的影响程度,为从事股指期货套利策略的投资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票现货市场 卖空 股指期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明 朱莉 黄薏舟
笔者利用EEMD方法对股指期现货价格波动5分钟高频数据,分析了各分量之间的波动特征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股指期现货二者长期趋势趋于一致,存在领先滞后关系。从各分量的波动特征来看,频率较高时期现货对信息的反映基本同步,随着各分量频率的降低,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的时间增加,二者对价格的反映趋于一致。从各分量的交叉相关性来看,高频部分与高频部分、低频部分与低频部分、趋势项与趋势项呈现出顺周期的变化,存在非常强的领先滞后关系,在一段时间内(60分钟)具有持续的、强烈的相互影响,但是随着领先滞后时间的延长相关性逐渐降低。
关键词:
EEMD 相关性 领先滞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洁 郑凌云
期现联动关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将股指期货、现货指数与指数ETF视为紧密联动的期现货系统,分别运用日度数据和日内数据对期现货价格收益率建立VAR模型,并采用方差分解法分析期现货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从日内还是日间看,指数现货与股指期货价格变动均主要是由自身市场决定的。在日内,股指期货对指数价格的影响程度略高于指数对股指期货的影响。而从日间看,指数对股指期货的影响更强。ETF作为高效、便捷的现货替代,在日内对股指期货价格变动的影响超过指数对股指期货的影响;而作为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期现关系 ETF VAR模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国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价格波动、非理性投机、杠杆效应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合作;壮大与完善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加强股指期货宣传以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培养;对国际游资建立适时监控和防范预警制度等。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荣 刘成立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期间,对股指期货严格限制交易政策这一独特事件前后的高频数据,研究限制交易政策对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的影响。利用I-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限制交易政策实施前,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更强,尤其表现在价格急剧下跌时期;限制交易政策显著增加了期货市场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削弱了其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并且改变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助跌强于助涨"的影响模式,增强了股指期货在价格上涨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一方面直接量化了期货交易成本变动对其价格发现功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从价格引导关系的视角提供了股市危机时期股指期货限制交易政策监管效果的实证证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限制交易 价格发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万青 陈春流
本文利用2013—2016年沪深300指数收盘价的日收益率数据,首先采用GARCH(1,1)模型,分析了在剔除融资融券变量之后,限制股指期货的政策对股市的波动影响,然后使用EGARCH(1,1)模型分析股指期货限制对股市非对称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中证500、上证50股指期货收盘价数据和调整数据周期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限制股指期货的政策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但加剧了股市的非对称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万青 陈春流
本文利用2013—2016年沪深300指数收盘价的日收益率数据,首先采用GARCH(1,1)模型,分析了在剔除融资融券变量之后,限制股指期货的政策对股市的波动影响,然后使用EGARCH(1,1)模型分析股指期货限制对股市非对称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中证500、上证50股指期货收盘价数据和调整数据周期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限制股指期货的政策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但加剧了股市的非对称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强 马丽 季俊伟
本文选用股指期货成立日至2016年11月1日的日频数据,采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动态考察了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的演进过程,创新性地度量了市场深度,研究发现其有效性和市场深度呈现渐进提升特征,市场深度对市场有效性具有较弱提升作用,并且有利于抑制市场有效性的波动。市场在2011年8月末已经基本实现弱式有效,良好状态持续到2014年8月末,此后有效性表现不良发展态势,2015年9月7日为最大限度抑制投机行为而出台的管控措施对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破坏作用,并急剧降低了市场深度,但市场深度对市场有效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根据研究,本文建议日内投机率控制在4~8.5的区间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述胜
本文从对国外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措施的分析出发,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对我国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控制 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德勇 胡雅君 刘笑彤
本文旨在通过将CSI300股指期货和美国E-minis标普500股指期货进行对比研究,添加时间虚拟变量,延伸AR(m)-GARCH(p,q)模型,研究两只期指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不同点;同时构建四维的理论分析架构,通过OLS回归的方法,研究期指价格波动背后的经济原因。结果发现,在观察期内,CSI300股指期货交易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提高,E-minis标普500期货交易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有所减小。同时两市场股指期货的方向性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E-minis标普500的价格受到包括体现金融市场深度的M2/GDP指标、上市公司市值规模、体现投资者活跃程度的合约成交量等因素的影响;CSI300股指期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如实际汇率,有效利率以及银行间信贷规模等。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现货市场 波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德勇 胡雅君 刘笑彤
本文旨在通过将CSI300股指期货和美国E-minis标普500股指期货进行对比研究,添加时间虚拟变量,延伸AR(m)-GARCH(p,q)模型,研究两只期指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不同点;同时构建四维的理论分析架构,通过OLS回归的方法,研究期指价格波动背后的经济原因。结果发现,在观察期内,CSI300股指期货交易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提高,E-minis标普500期货交易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有所减小。同时两市场股指期货的方向性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E-minis标普500的价格受到包括体现金融市场深度的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现货市场 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复龄 范泰奇
我国股指期货已正式推出三年多,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的关联关系一直发生着动态变化。本文通过T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股指现货收益率在股指期货市场变化影响下的波动情况,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针对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收益率波动性 价格发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本文采用动量一致门限自回归等非线性模型,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价格传导的门限非对称机制展开研究,并构建门限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基于长期弱外生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对期现价格的引导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期现价格存在显著的门限协整关系,其价格调整机制具有非对称性和动量趋势,相对于负向冲击,正向冲击对系统的影响更具持久性;短期内,期现价格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相互引导,但长期内,指数现货为弱外生变量,只存在指数现货到期货的长期因果联系,指数现货处于长期价格发现的中心地位,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目前仍未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佳
本文以股指期货市场上每日涨跌幅限制触发后对市场价格行为的影响为研究目标,以我国台湾地区加权指数期货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计量经济判定模型,并设计投资者交易策略,分别检验延迟价格发现和过度反应两种效应的强弱关系。该研究为我国大陆股指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制度中涨跌幅限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更好地监管股指期货价格风险、稳定市场运行。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涨跌幅限制 价格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