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2)
- 2023(7284)
- 2022(6053)
- 2021(5635)
- 2020(4613)
- 2019(10442)
- 2018(9790)
- 2017(19117)
- 2016(10595)
- 2015(11480)
- 2014(11172)
- 2013(11059)
- 2012(10113)
- 2011(9085)
- 2010(8809)
- 2009(8204)
- 2008(8282)
- 2007(7231)
- 2006(6304)
- 2005(5702)
- 学科
- 济(43765)
- 经济(43717)
- 管理(32658)
- 业(31879)
- 企(26622)
- 企业(26622)
- 方法(23818)
- 数学(22228)
- 数学方法(22133)
- 财(13494)
- 农(11416)
- 贸(10856)
- 贸易(10850)
- 易(10588)
- 制(10519)
- 务(9783)
- 财务(9771)
- 财务管理(9764)
- 企业财务(9451)
- 中国(9390)
- 业经(8538)
- 融(7950)
- 金融(7950)
- 学(7496)
- 市场(7462)
- 银(7247)
- 银行(7211)
- 行(6818)
- 农业(6536)
- 体(6106)
- 机构
- 大学(157328)
- 学院(153510)
- 济(69502)
- 经济(68238)
- 管理(60926)
- 理学(53503)
- 理学院(52987)
- 研究(52912)
- 管理学(52182)
- 管理学院(51923)
- 中国(41157)
- 财(31945)
- 京(31811)
- 农(31457)
- 科学(30013)
- 所(26557)
- 财经(26412)
- 业大(26279)
- 农业(25229)
- 经(24347)
- 中心(24000)
- 研究所(23962)
- 经济学(22374)
- 江(21767)
- 经济学院(20482)
- 财经大学(20281)
- 北京(19817)
- 院(18610)
- 商学(17936)
- 商学院(17761)
- 基金
- 项目(105200)
- 科学(82996)
- 基金(80469)
- 家(72413)
- 国家(71884)
- 研究(69125)
- 科学基金(61725)
- 社会(46901)
- 社会科(44839)
- 社会科学(44826)
- 基金项目(42900)
- 自然(42677)
- 自然科(41821)
- 自然科学(41804)
- 自然科学基金(41157)
- 省(38968)
- 划(33800)
- 资助(33529)
- 教育(32370)
- 编号(24961)
- 部(24142)
- 重点(23322)
- 创(22243)
- 科研(21164)
- 创新(20887)
- 教育部(20818)
- 发(20521)
- 计划(20414)
- 国家社会(20264)
- 大学(19998)
共检索到222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光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股指期货限仓前后衍生品价格的变化以及其原因,主要结论是:(1)在研究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时需考虑分红因素;(2)股指期货限仓后,以A股为标的的衍生品均出现了价格偏差的现象;(3)股指期货并不是导致衍生品价格偏差的唯一原因,现货市场做空限制以及市场情绪均是导致价格偏差的重要原因;(4)在中国的市场上套利者能够为套期保值者带来每笔大约0.3%的成本节约。
关键词:
股指限仓 套利者 价格发现 股指期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玉升 王效俐 朱萍 吴益军
股指期货和备兑权证是证券行业即将上市的两类重要衍生产品,二者推出将对证券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证券市场关键的主动参与者之一,券商受股指期货等衍生品的影响将非常巨大。基于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对券商各传统业务、公司战略和券商竞争格局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券商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券商 衍生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臻 许桐桐 彭珂
目前,上证50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期货、ETF、期权等衍生品的指数。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上证50指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上证50ETF期权价格序列之间的引导关系和长期均衡状况,并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个市场的冲击响应速度和强度;通过滞后项的显著性分析4个市场价格序列的领先滞后关系,采用四维IS模型测度各个市场的价格发现信息份额。结果发现:4个市场间的价格相互引导且存在长期均衡,期货市场在价格领先滞后关系中引领其他市场5分钟以上;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为47. 76%,指数市场的信息份额为23. 05%,ETF市场的信息份额为15. 37%,期权市场的信息份额为13. 8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期权、期货和ETF的市场功能在市场价格发现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期货在同标的衍生品市场中的价格发现能力最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上证50ETF期权在价格领先滞后关系中落后于其他同标的市场,且在价格发现中所占的信息份额最小,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作为追踪上证50指数的基金,ETF在价格领先滞后关系中落后于指数,且在价格发现中所占的信息份额也小于指数。因此,衍生品市场的活跃有利于提升其市场价格的发现能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魏洁 韩立岩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指期权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以香港恒指期货市场和恒指期权市场为例,对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市场之间的内在波动性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1)恒指期货市场和恒指期权市场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2)协整残差项对恒指期货市场和恒指期权市场的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具有很好地解释力量,并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恒指期货市场和恒指期权市场之间的波动性;(3)香港恒指期货市场和恒指期权市场的溢出效应是彼此不同的,期权市场对期货市场能够起到价格发现的功能。本文的结论为中国适时推出股指期权产品,进而完善我国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应贵 甘当善
本文分析了香港股票指数衍生品的产品深度、市场功能及对市场效率的贡献,并认为只要应用得当,股票衍生品并非"洪水猛兽",反而能够提升市场的总体运作水平。
关键词:
香港证券市场 股指衍生品 市场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涂志勇 郭明
本文构建一个由策略交易者、趋势跟随者、流动性提供者以及套利者组成的多期多市场决策模型,分析在股指期货推出时间给定的条件下,推出前后大盘价格的变动。我们发现,股指期货的引入对股票现货市场的短期效应受市场跟风行为的强弱,即羊群效应大小的影响。当跟风程度较弱时,股指在期货推出前短期下跌,推出后继续下跌;而当跟风程度较强时,股指在期货推出前短期上涨,推出后则下跌。由于国内投资者具有很强的跟风倾向,该模型预测股指期货在推出前短期内将抬高大盘,推出后则压低大盘。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可能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羊群效应 趋势交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萌
本文以金融机构开展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为例,详细探讨了场内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相关问题,重点分析了股指期货空头套期保值操作和公允价值套期所涉及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股指期货 套期保值 税务处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雅哲
本文研究2013~2015年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的影响因素及期现套利机会。研究发现,每份股指期货合约距交割日3个月以上时,突破无套利区间上限的次数较多;而由每份股指期货合约最后三个月数据构成的连续时间序列中,市场以负向定价偏差为主,且价格偏差中74%可以由该时刻的市场摩擦解释。定价偏差随交割日期的逼近而减小。实证分析表明,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波动率、标的股票成交量、投资者情绪等都影响股指期货价格偏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互动关系 引导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红枫
为了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境外机构纷纷抢注中国股指类衍生品,境外机构推出中国股指类衍生品,不仅会增加境内股指类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难度,也可能导致中国股指类资产定价权的丧失。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应对境外相应离岸股指类衍生品市场的经验表明,通过合理地设计合约,完善交易规则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离岸股指类衍生品市场对本土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境外相应的离岸股指类衍生品市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修改完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并尽早将其推出,使其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套期保值、套利及投机的需求,从而在推出后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关键词:
股票价格指数 衍生品 离岸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冯瑞敏 陆家骝
从模糊性视角研究中国股指期货价格呈现的双向偏差且正向为主的问题。建立模糊环境中投资者连续时间投资消费模型,分析模糊性对投资者最优投资消费决策的影响;在理清模糊性影响资产均衡价格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模糊性期货定价模型。利用2010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300指数以及指数期货日交易数据,分别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估计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对模糊性期货价格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模糊性条件下,投资者对资产的保留价格受其交易头寸影响,当资产净持有者推动期货交易时,期货价格出现正向偏差,而由资产净卖空者推动时则出现负向偏差;股指期货定价和股票指数服从不同的随机过程,而且两者的持有期收益率存在较大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调整特征。研究发现,市场中以正向定价偏差为主,期货价格持续高估可以由交易成本来解释一部分,到期时间越长定价偏差越高,波动率与正向定价偏差呈现出正相关性。采用TAR模型分段研究表明,定价偏差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表现出非线性特征。2010年负向定价偏差调整速度较快,但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上半年正向定价偏差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且所占比重较高,定价偏差回归理性调整路径。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股指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沪深300股指期货 定价偏差 非线性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国霞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标志着我国A股市场进入双边市时代,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能有效地规避股票现货价格波动风险。本文在介绍了股指期货交叉套期保值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原理的基础上,以股指期货空头交叉套期保值为例,着重研究了交叉套保结果中出现偏差的成因,并从β系数、最优套保率、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完善等方面,提出优化交叉套保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交叉套保 偏差 沪深300指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本照 姚刚 郑岚
资产的现实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普遍存在定价偏差。本文对2014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进行研究,从风险报酬和投资者预期的视角分析定价偏差所隐含的内在信息,构建模型分解定价偏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较为明显,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投机氛围较浓;沪深300指数风险报酬的时变性不强,部分期货合约存续期内的风险报酬为正,但少数合约存续期内出现了风险报酬为负和"远期折价之谜"的现象;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存在适应性预期和外推型预期等多样化的预期形成机制,整个市场并未表现出某种特定的预期机制。为此,需要从完善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引导投资者预期等方面着手,促进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俊 季浪 胡筱琴
股指期货是以标的指数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指数ETF是标的指数的派生产品,两者之间有着天生的密切联系。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静态影响,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与ETF之间的关系。本文先以动态的视角构建包含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ETF日交易时间序列的BVAR模型,在两者的自均衡模型内,发现ETF交易量与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存在动态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其次以静态的视角构建POROBIT模型和广义差分模型分析切片后的单边影响,发现:(1)沪深300指数ETF推出和纳入两融标的后,卖空机制增强,股指期货定价低估的境况得以改善;(2)沪深300、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的绝对定价偏差都与其标的ETF交易规模负相关,即ETF套利交易可以抑制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3)股指定价偏差的变化也可能部分源自ETF推出后现货指数波动率和流动性的变化。
关键词:
股指期货 ETF 卖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