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7)
2023(3538)
2022(3111)
2021(3048)
2020(2541)
2019(5977)
2018(5824)
2017(11669)
2016(6293)
2015(7157)
2014(7105)
2013(7188)
2012(6812)
2011(6225)
2010(6461)
2009(5664)
2008(5803)
2007(4823)
2006(4375)
2005(4103)
作者
(17197)
(14114)
(14007)
(13536)
(9597)
(6982)
(6472)
(5484)
(5336)
(5071)
(5003)
(4798)
(4778)
(4644)
(4542)
(4522)
(4450)
(4348)
(4239)
(3969)
(3774)
(3403)
(3371)
(3368)
(3249)
(3236)
(3208)
(3115)
(2873)
(2844)
学科
(28438)
经济(28400)
(18566)
管理(18027)
(16736)
企业(16736)
方法(14798)
数学(13205)
数学方法(13134)
(10134)
(8575)
贸易(8571)
(8371)
(7456)
财务(7445)
财务管理(7436)
企业财务(7201)
(7074)
金融(7074)
(6213)
中国(5512)
(5316)
银行(5309)
(5085)
业经(5066)
(4492)
(4310)
世界(4198)
理论(4135)
地方(4111)
机构
大学(92822)
学院(89376)
(42285)
经济(41613)
管理(33650)
研究(31428)
理学(28616)
理学院(28317)
管理学(28046)
管理学院(27848)
中国(26465)
(22559)
(18735)
财经(17891)
(16504)
(15996)
科学(15130)
中心(14366)
经济学(14315)
研究所(14017)
财经大学(13837)
经济学院(13101)
(12656)
金融(12479)
北京(12387)
(12290)
(11056)
商学(10790)
(10753)
商学院(10667)
基金
项目(54562)
科学(43069)
基金(41346)
研究(40348)
(35439)
国家(35211)
科学基金(30313)
社会(26323)
社会科(25204)
社会科学(25197)
基金项目(21027)
自然(19161)
资助(18909)
教育(18858)
自然科(18800)
自然科学(18795)
自然科学基金(18508)
(18365)
(16664)
编号(15145)
(13752)
成果(13559)
教育部(12318)
重点(12254)
人文(11522)
国家社会(11386)
大学(11372)
(11345)
(11301)
科研(10743)
期刊
(43378)
经济(43378)
研究(30412)
(18704)
(16860)
金融(16860)
中国(15013)
管理(13265)
学报(11449)
科学(9898)
财经(9706)
大学(9263)
国际(9184)
(9008)
学学(8635)
(8256)
(7974)
经济研究(7654)
教育(7426)
世界(6699)
技术(6119)
农业(6087)
问题(5968)
理论(5342)
财会(4942)
业经(4766)
实践(4732)
(4732)
会计(4680)
统计(4069)
共检索到14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苍祥  郑振龙  刘春性  
本文对目前全球主要交易所股价指数期货最后结算价的确定规则进行了横向归类和比较,介绍了台湾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确定规则的历史演变。以我国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拔靴复制检定方法,本文对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各种确定规则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证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莹  余庆生  
在股指期货合约的各项条款中,最后结算价格计算规则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它决定了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价值,其规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与安全。本文首先对国际著名股指期货合约最后结算价格的条款规定进行借鉴性的对比分析,接着提出了确定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格应满足的三个目标约束,随后借助实证对国内股票市场的微观交易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首支股指期货合约最后结算价格的条款设计建议,即取最后两个交易小时所有指数点的平均值取整作为股指期货的最后结算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辉  
沪深300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采用平均价结算方式,这使得期现套利面临到期日基差无法收敛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期现基差收敛特点和基差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期现套利提出了解决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鸣  庄金良  王云静  
本文利用日内15分钟交易数据,对大陆与台湾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但在信息传导效率上,期货领先现货,对台湾市场而言,仅存在期货对现货的单向引导关系;期货市场在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中占主导地位,但台指期货的主导作用要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文章从投资者结构、合约设计、交易制度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两岸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差异,并提出改善大陆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应望江  张永京  徐华康  
1987年16月美国纽约股市大崩盘,美国布兰迪报告(The Brady Report)指出,存在程序交易造成的瀑布效应(Cascade Effect)。由于股市下跌,组合避险者卖出指数期货以降低持股比例,期货之卖压使期约低于理论价格,计算机程序认为有套利机会,进而买进指数同时卖出股票,致使股市再度下跌,继而又触发了避险者的期货卖压,如此恶性循环,终于使股市大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杰  黄志刚  
对股指期货进行投资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价量关系,台湾加权指数期货的经验值得我们分析与借鉴。本文采用微观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与宏观趋势波段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价、量之间以及价格波动与成交量之间都存在正向关系,符合主流的MDH理论,并表明投资技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大陆投资者将来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可以参考,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冬华  欧阳卫平  Hayk Mkrtchyan  
本文运用香港、日本和韩国三个国际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有关数据,从现货市场指数走势、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成交量等方面对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市反应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每个国际金融市场股市受到的影响各有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指期货推出前现货市场的态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淼鑫  王宏  乔帅  
将台股期货交易总的不平衡性,分解为由台指期权交易导致的不平衡性和台股期货自身交易的不平衡性,本文利用台指期权和台股期货的分笔交易数据,从多角度系统地检验了台指期权及台股期货交易中隐含的关于未来台指走势的预测信息。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市场层面来看,台股期货自身交易的不平衡性和台指期权交易的不平衡性对未来股指收益都有显著为正的预测力。考虑到不同类型投资者,不同类型期权可能存在信息差异,根据投资者类别、期权种类、在值程度和到期期限进一步细分之后,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不平衡性,看跌期权交易不平衡性,虚值和实值期权交易不平衡性对未来股指收益均有显著为正的预测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青  邾立涛  
本文以台湾地区加权股指期货(TX)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台湾地区股指期货交易税税率调整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交易税税率调整对于市场的总成交量、价格涨跌幅、振幅等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对中国大陆未来将推出的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税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玉春  
采用VAR模型和扩展的GARCH族模型,研究台湾股指期货收益波动性、交易量和持仓量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检验交易量和持仓量在GARCH模型中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台湾股指期货交易量对收益波动性的直接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波动性间接地依赖于持仓量的变化,交易量和持仓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交易量和持仓量的引入能否有助于基础GARCH模型预测收益波动性取决于样本观测期的选择,从均方误差来看三个最好的非样本收益波动性预测模型都是扩展后的GARCH变形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明明  
股指期货作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发达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股指期货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监管模式、风险管理特征和相关制度,以此为鉴提出了我国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鲲  梁红漫  
本文认为建立完备的期货市场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是推动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和参与者结构等基本特征与现货市场紧密相关,建立和发展股指期货市场必须充分考虑现货市场的实际情况。期现套利机制的存在保证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的有效形成,不会改变人们对于现货市场走势的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峰  
本文从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海外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比较研究 ,归纳总结出海外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特点 ,进而提出可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借鉴的启示性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股指期货的平稳上市运行是我国"新兴加转轨"特定体制下"政府主导、市场配合"这一创新机制的成功尝试历经9年研发、4年筹备、3个月准备,2010年4月8日,股指期货正式启动,4月16日,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上市交易。从上市一年来的市场运行情况看,股指期货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起步。股指期货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诞生,也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本峰  陈靖  
股指期货是通过市场投资者的参与,反映股票市场未来整体走势的一种预期,以实现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低成本的投资、投机工具,从而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条件已日趋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