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9)
2023(11723)
2022(10155)
2021(9721)
2020(8468)
2019(19803)
2018(19322)
2017(36799)
2016(19858)
2015(22735)
2014(22675)
2013(22448)
2012(20691)
2011(18725)
2010(18422)
2009(17134)
2008(17157)
2007(14492)
2006(12039)
2005(10679)
作者
(55479)
(46712)
(46547)
(44445)
(29734)
(22596)
(21474)
(18274)
(17617)
(16510)
(16040)
(15649)
(14737)
(14575)
(14548)
(14458)
(14300)
(13857)
(13565)
(13491)
(11432)
(11377)
(11361)
(10726)
(10592)
(10582)
(10361)
(10141)
(9379)
(9193)
学科
(86911)
经济(86828)
管理(59272)
(58299)
(49113)
企业(49113)
方法(48562)
数学(44304)
数学方法(43850)
(25436)
(20434)
中国(20147)
(17758)
财务(17710)
财务管理(17675)
(16966)
贸易(16962)
企业财务(16917)
业经(16771)
(16506)
(14979)
(14884)
地方(14167)
农业(13436)
(13034)
金融(13031)
(12474)
银行(12443)
理论(12045)
(11832)
机构
大学(285256)
学院(282225)
(121382)
经济(119202)
管理(114956)
理学(100306)
理学院(99310)
管理学(97685)
管理学院(97149)
研究(89291)
中国(69983)
(57708)
(56574)
科学(52288)
财经(46135)
(43728)
中心(43672)
(43458)
(42255)
业大(40718)
(39922)
研究所(39393)
经济学(38192)
北京(35694)
财经大学(34868)
经济学院(34854)
农业(34604)
(34001)
师范(33638)
(31858)
基金
项目(193084)
科学(153688)
基金(144325)
研究(138419)
(124863)
国家(123909)
科学基金(108289)
社会(89578)
社会科(85261)
社会科学(85236)
基金项目(76284)
(73410)
自然(71472)
自然科(69903)
自然科学(69885)
自然科学基金(68690)
教育(64763)
(62641)
资助(60551)
编号(55361)
(44242)
成果(43982)
重点(43055)
(40235)
(39418)
教育部(38647)
科研(38261)
国家社会(37811)
创新(37659)
人文(37378)
期刊
(119461)
经济(119461)
研究(78247)
中国(47794)
(46849)
学报(42383)
管理(39866)
科学(38662)
(37002)
大学(32570)
学学(30668)
(28845)
金融(28845)
技术(25177)
农业(24843)
财经(23387)
教育(23298)
经济研究(20188)
(19942)
业经(18379)
统计(16319)
问题(16109)
理论(14817)
(14764)
技术经济(14368)
(14337)
(14023)
财会(13852)
图书(13721)
实践(13424)
共检索到40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沈中华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飞  李伟  李冬昕  许金涛  
跨期套利策略的难点是如何确定价差长期均衡所处的合理区间。文章引入协整检验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不同期限合约价格序列进行检验,构建相对均衡价差并估计无套利相对价差区间。利用边界测试和灵敏度分析,确定外扩点数和缓冲止损带的最优参数,制定价差交易策略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期限合约间的价格序列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存在跨期套利空间;引入缓冲止损机制可以保证收益曲线更加光滑,提高跨期套利成功率和累计收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瑞安  张金林  杨小花  
本文运用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建立DCC-MVGARCH模型和BEKK-MV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种股票指数收益率分别与IF、IH、IC股指期货合约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和波动溢出效应,基于该视角分析论证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是否由股指期货交易导致。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联动性在股市运行平稳期和股灾爆发期间都没有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主要受自身上一期波动的影响,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小,且这种波动溢出关系在股灾前后并无明显差异,因此,股指期货交易并不是导致此次股灾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欣欣  
该文使用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6月29日间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造非参数波动和跳跃指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连续性波动、已实现跳跃和已实现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的现货均进行自发调整以实现两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样本期内两市的各波动和跳跃指标间未呈现出格兰杰因果关系。相对于现货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性更强,且对现货市场有引导作用。期现货市场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且该联动(相关性)波动程度较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艳  褚光磊  
以Copula理论和VaR方法作为实证分析工具,根据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套利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根据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针对套利交易中的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这四种基本交易策略展开全面分析,并基于实证得到的投资组合VaR值,衡量了在不同策略下套利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将其与基于二元正态分布和样本数据得到的VaR值进行比较。这填补了我国在股指期货套利组合风险度量方面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启示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苏林  
利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量和波动率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经验证据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同时股指期货合约的非预期交易量是信息量的有效代理变量,可以很好地解释波动率,二者没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支持了分布混合假说(MDH)。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是有一定"市场效率"的,同时该结论对于市场的投资者和套利者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水洋  王一鸣  
文章针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时间序列具有趋势运动特性,提出了趋势持续期模型。首先采用泊松过程对趋势持续期的市场微观结构进行建模,得出了趋势持续期在理论上服从Gamma分布;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提取股指期货日内高频交易数据的趋势持续期,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趋势持续期的Gamma分布参数,同时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不同采样间隔下的趋势持续期进行标准化处理,趋势持续期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永哲  钱敏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当月连续合约及同期的沪深300指数5分钟价格高频数据,建立GARCH、BEKK-MGARCH等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存在显著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且无论是短期波动溢出效应强度还是波动溢出效应的持久性,现货市场都处于相对略微强势地位。在此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跨市场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阁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长期内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明显,短期内有助推作用。本文基于中金所推出的沪深300指数仿真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较大影响,但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股灾时期股指期货对现货产生瀑布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杰  
相比传统的持有成本估值模型,在考虑实际市场中高频动态信息的基础上提出的高频动态估值模型,有利于投资者在瞬息万变的股指期货市场中对股指期货价格进行更为精确的预测。通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连续合约为例的5分钟高频动态估值实证分析,发现高频动态估值模型的平均估值精确度能够达到99.92%,是持有成本估值模型精确度的14.2倍,且估值误差波动有望降低至持有成本估值模型的8.93%。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虹  曲丹丹  
我国以沪深300为标的指数的股指期货即将推出。股指期货在具有控制风险功能的同时,也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具有风险性,且其风险远远大于股票现货市场。因此,必须采用积极的风险管理技术,加强对股指期货的风险防范。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R方法对我国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进行定量研究,计算出它们的VaR值,并将其与期望值进行比较。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适合我国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