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4)
2023(11754)
2022(9686)
2021(9247)
2020(7549)
2019(17674)
2018(17260)
2017(32624)
2016(17613)
2015(19916)
2014(19691)
2013(19622)
2012(18472)
2011(16700)
2010(16713)
2009(15677)
2008(15833)
2007(14319)
2006(12711)
2005(11800)
作者
(48246)
(40264)
(40225)
(38386)
(25964)
(19036)
(18242)
(15577)
(15388)
(14510)
(13891)
(13770)
(13051)
(12998)
(12921)
(12620)
(11940)
(11862)
(11799)
(11101)
(10162)
(9759)
(9626)
(9302)
(9164)
(9021)
(9006)
(8648)
(8081)
(7908)
学科
(75023)
经济(74908)
管理(55904)
(49448)
(41630)
企业(41630)
方法(31268)
数学(28061)
数学方法(27905)
中国(24191)
(23723)
(23097)
(19080)
(16720)
贸易(16703)
(16616)
银行(16609)
(16505)
金融(16503)
(16379)
业经(16160)
(16071)
(15759)
(14521)
财务(14487)
财务管理(14454)
企业财务(13886)
体制(13615)
地方(12890)
农业(11524)
机构
大学(250980)
学院(246798)
(115561)
经济(113486)
管理(93718)
研究(89371)
理学(78630)
理学院(77761)
管理学(76831)
中国(76695)
管理学院(76341)
(59237)
(54657)
科学(46400)
财经(45564)
(43474)
中心(41898)
(41810)
研究所(38320)
经济学(37862)
(37127)
北京(35784)
财经大学(34376)
经济学院(33972)
(33650)
(32536)
(29638)
业大(29446)
师范(29394)
(29343)
基金
项目(155872)
科学(124621)
基金(117428)
研究(117355)
(101171)
国家(100391)
科学基金(86872)
社会(78726)
社会科(74832)
社会科学(74817)
基金项目(60930)
(54598)
教育(53599)
自然(53403)
自然科(52202)
自然科学(52187)
自然科学基金(51369)
资助(48891)
(47929)
编号(45166)
成果(38261)
(37793)
重点(35220)
(35165)
国家社会(34132)
教育部(33399)
(32569)
中国(32206)
(32172)
课题(32122)
期刊
(131328)
经济(131328)
研究(84969)
中国(57305)
(48119)
管理(38084)
(36662)
金融(36662)
科学(32357)
学报(32142)
(30988)
大学(26350)
财经(24866)
学学(24550)
教育(23984)
经济研究(21898)
(21393)
农业(20561)
技术(20045)
业经(17791)
问题(17489)
(17380)
国际(16337)
世界(15160)
理论(12424)
(11969)
技术经济(11581)
现代(11020)
会计(11000)
实践(10608)
共检索到403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红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备战股指期货,其中经过了经济理论研究、法律制度破冰、监管机构架设、投资者风险教育、交易系统测试等多个环节,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虽然目前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表并不确定,但作为优化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的战略步骤,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势在必行。股指期货市场建立后,股指期货的交易量、到期日等均会对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股票市场的行情波动又会对股指期货市场产生反馈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晓波  
2007年4月3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发出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波  周奋  
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投资者民事赔偿制度缺位,账户实名制存在漏洞,限仓制度形同虚设,对操纵行为的处理不及时,对到期合约的监控不足,跨市场危机处理缺乏经验等。这导致股指期现市场之间存在较大操纵空间,跨市操纵交易利润丰厚。为加强反操纵监管,我国应建立投资者诉讼赔偿机制,加强对"隐名账户"的监管,完善跨市场危机处理程序,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晓凌  
报告总结了跨市场交易行为的基本特征,在提炼跨市场交易策略的基础上,对跨市场监管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1.抗操纵能力强的股指期货交易机制有利于防范跨市场操纵风险。目前已基本定型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设计,已对跨市场操纵的可能实施条件作出预判,可较大限度地降低跨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晓波  周奋  
1987年美国股灾凸显出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瀑布效应",随后跨市联合监管思想和研究开始缘起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跨市联合监管主要围绕着跨市稳定机制、跨市信息监管和跨市反操纵监管三个重要方面展开,力图全面覆盖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以解决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结构错位,保障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稳定协同发展。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推出以来,有关股指期现市场之间风险濡染的事件并不多见,但光大816乌龙指事件剑指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跨市监管真空,构建和完善我国股指期现市场的跨市监管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庆富  黄波  方磊  
为防范和控制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的跨市风险,根据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跨市场监管现状和跨市场交易信息传导机制,笔者提出了我国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跨市风险监管组织结构、跨市风险监管框架及跨市风险监管的执行程序,构建了跨市风险监管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晓波  
一、股指期货市场与股市的联动效应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以来,股指期货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作为典型的杠杆交易工具,股指期货在为现货市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工具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的金融风险。由于股指期货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小丽  
发展成熟的美国股指期货市场不仅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相互补充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调整规制,还具有层次分明、相互协调的三层监管体系予以监督管理。相比较于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先进的监管法律制度,我国新生的股指期货业务则主要存在着立法不足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在美国先进监管法律制度的启示下,应积极加快我国《期货交易法》的制定出台,改进政府监管,强化自律监管,并加强中国证监会和其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以完善我国股指期货的监管法律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浩东  尤剑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风险与监管制度现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完善三级风险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实时风险预警系统、实现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联动监管、建立健全市场突发情况应对系统。本文认为虽然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比股票现货市场要大,但只要管理层能够采取合适的科学的监管方式和办法,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从而发挥股指期货应有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峰  卢涛  房振明  
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结合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风险关联特性,研究信息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传导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跨市场信息监管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海外证券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具体运作体系,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性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框架、流程和以跨市场信息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手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峰  
本文从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海外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比较研究 ,归纳总结出海外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特点 ,进而提出可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借鉴的启示性经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莹  
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准备,股指期货终于将在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登台亮相。这无论对国内广大投资者还是政府监管部门,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通过有效监管,以确保其健康发展,将是监管部门近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通过考察香港政府对股指期货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可供内地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晓波  
2006年11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发出通知,就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四个有关股指期货的制度细则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指期货监管制度正式破茧而出。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在海外发达国家(地区)已有成功的监管经验。但在国内,股指期货尚属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作为一个典型的"事前规则",其监管制度的设计应充分借鉴海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本土化的创新。一、海外股指期货交易监管制度框架(一)宏观层面的风险监管制度在海外发达国家(地区),股指期货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周伟  
本文具体分析了股指期货业务在风险类型、放大效应、投机性、信息反映能力、风险集聚及其与股票价格之间单边动态关联性六个方面的特殊性。依据这些特性,从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监管体系出发,本文认为建设具有自我稳定机制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应当构造可动态调整的净资本监控体系、浮动保证金制度、全面风险预警体系以及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之间协整稳定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雨  魏熙晔  
笔者基于信息溢出效应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内部人交易对股指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总的内部人交易对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的未来超额收益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其对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是以股票市场为中介变量产生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部人买入和卖出的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后者的信息含量更高,对市场的影响也更大;公司所有制结构会影响内部人交易的溢出效应,较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内部人交易对市场未来超额收益的解释能力更强。笔者的研究不但将内部人交易的研究视角拓展到宏观领域,给出了内部人交易跨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