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1)
- 2023(12044)
- 2022(10554)
- 2021(9804)
- 2020(8167)
- 2019(18940)
- 2018(18596)
- 2017(37291)
- 2016(19839)
- 2015(22197)
- 2014(22096)
- 2013(22054)
- 2012(20049)
- 2011(18071)
- 2010(17644)
- 2009(16151)
- 2008(15776)
- 2007(13703)
- 2006(11793)
- 2005(10238)
- 学科
- 济(85130)
- 经济(85037)
- 管理(60726)
- 业(59019)
- 企(50131)
- 企业(50131)
- 方法(44930)
- 数学(40115)
- 数学方法(39806)
- 财(23091)
- 农(20087)
- 中国(19787)
- 业经(17667)
- 务(15921)
- 财务(15863)
- 财务管理(15840)
- 学(15722)
- 贸(15585)
- 贸易(15576)
- 地方(15321)
- 企业财务(15198)
- 易(15059)
- 制(14860)
- 融(13344)
- 金融(13343)
- 农业(13272)
- 理论(13220)
- 技术(12889)
- 银(12561)
- 银行(12529)
- 机构
- 大学(288032)
- 学院(284588)
- 管理(119565)
- 济(119419)
- 经济(117060)
- 理学(104755)
- 理学院(103743)
- 管理学(102209)
- 管理学院(101705)
- 研究(89589)
- 中国(68318)
- 京(59471)
- 财(55655)
- 科学(52688)
- 财经(46096)
- 所(43277)
- 经(42179)
- 中心(40939)
- 业大(40499)
- 农(40394)
- 研究所(39264)
- 江(38684)
- 北京(37502)
- 经济学(37111)
- 财经大学(34947)
- 范(34655)
- 师范(34364)
- 经济学院(33889)
- 商学(32592)
- 院(32322)
- 基金
- 项目(198373)
- 科学(157564)
- 基金(147472)
- 研究(144931)
- 家(127002)
- 国家(126011)
- 科学基金(110378)
- 社会(93302)
- 社会科(88720)
- 社会科学(88699)
- 基金项目(78857)
- 省(75218)
- 自然(72369)
- 自然科(70759)
- 自然科学(70746)
- 自然科学基金(69511)
- 教育(66252)
- 划(63278)
- 资助(61695)
- 编号(58105)
- 成果(45755)
- 部(44947)
- 重点(43187)
- 创(41255)
- 发(40518)
- 教育部(39413)
- 人文(38719)
- 国家社会(38560)
- 课题(38464)
- 创新(38396)
- 期刊
- 济(122073)
- 经济(122073)
- 研究(85019)
- 中国(45805)
- 管理(42719)
- 财(42015)
- 学报(42004)
- 科学(38989)
- 农(34985)
- 大学(32333)
- 学学(30588)
- 融(29376)
- 金融(29376)
- 教育(25855)
- 农业(24303)
- 财经(23434)
- 技术(23142)
- 经济研究(20239)
- 经(19785)
- 业经(19362)
- 问题(16021)
- 理论(15897)
- 实践(14486)
- 践(14486)
- 技术经济(14241)
- 图书(13664)
- 商业(13311)
- 科技(12786)
- 现代(12617)
- 贸(12560)
共检索到401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皇甫瑞灵 郭奇斌
一、引言2010年4月16日,备受市场期待的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其作用一直备受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股指期货投放到市场上可以提供风险转移、套期保值、发现现货市场价格等功能,因此,股指期货是一种理想的投资避险工具;但是另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衍生金融产品有着其固有的风险,同时还会产生联动效应,加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阁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长期内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明显,短期内有助推作用。本文基于中金所推出的沪深300指数仿真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较大影响,但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股灾时期股指期货对现货产生瀑布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显文 谭小芳
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这使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质的转变。文章借鉴了大量资料和成果,对引入GARCH模型HS300股指期货影响现货市场波动性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的方法加以运用来研究两市场彼此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应用多种方法(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进一步对期货与现货间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晓波
本文分别从有关股指期货引入的必要性研究、有关股指期货市场需谨慎放行的研究、有关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强调进一步深化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研究,为即将开设的股指期货市场提供经验借鉴,有益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资本市场 衍生品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互动关系 引导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昌荣 邹青
本文采用二元VAR-EGARCH与信息传递速度模型对我国股指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与传递速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已存在显著的双向价格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信息传递能力正逐步增强,但信息在期货市场传递到现货市场的速度要慢于信息从现货市场传递到期货市场。本文还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正反馈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晓
关于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质量的影响,学术界还缺少实证探讨。文章利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各2年A股市场的日交易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上涨期、下跌期、震荡期和总体时期内,期货的推出都降低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提高了市场的信息效率;除震荡期外,期货的推出都减弱了现货市场的流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磊 王业成
本文选取1984年1月13日至2008年9月10日香港恒生股指期货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建立了GARCH模型与EGARCH模型就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香港恒生股指期货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等结论。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波动性 GARCH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黄跃
本文运用BEKK-MGARCH-VAR和DCC-MGARCH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及香港等地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收益率均值和波动的溢出效应以及两市相关系数的动态(时变)特征,研究发现:四个国家(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收益率间均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四个国家(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的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波动较小,而发达国家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波动较为明显。最后,对当前中国政策当局规范股指期货市场,警惕期现两市之间的波动传导效应,以确保股指期货和现货两市的稳定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溢出效应 动态相关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帆 朱邦毅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引入股指期货将对现货市场产生的联动影响,讨论了蛛网模型下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稳定效应,并提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互动分析模型,为今后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作好充分的防范。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现货 联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代军 陈伟
运用GARCH(1,1)模型和常规描述性统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A股现货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改善了A股现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建议强化风险意识,逐步推出MINI型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宇
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正式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股指期货的推出势必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买卖价差理论分析方法对我国2009-2011年277家沪深上市公司进行了回归检验。结果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但作用效果并不是太明显。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现货 流动 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要大于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的风险溢出;并且,一市场收益对另一市场收益的影响具有正向杠杆效应,一市场风险对另一市场风险的冲击却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此外,尽管只有股指期货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其日间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但任一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另一市场的日间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传递 隔夜信息 杠杆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史美景 邱长溶
本文研究了股票指数合约的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是否有助于现货市场在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方面的提升。利用了GARCH模型,修正GARCH模型,TGARCH模型及极端值模型,通过对香港恒生H股指期货合约引入前后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期货合约未上市前,波动性干扰反应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效果较持久。反之,在股价指数期货合约推出后,可以观察到波动性干扰因子的影响会更快速的反应到经济体系中,显示此时的波动过程更趋稳定。由此推论出期货交易的进行加速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亦即开放期货合约的交易,对于其标的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以及市场波动性,皆具有正面的贡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瑞杰 张向丽
一直以来,有关我国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联动性的研究缺乏全面性,通常只研究价格因素或是波动因素,且对波动先行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于笼统、陈旧而不精细;此外,均未考虑无套利性这一重要特点。本文作者采用中证500ETF及其对应的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及其对应的上证5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对价格先行性、波动先行性、无套利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对股指现货有明显的价格先行性和波动先行性,且当它们的对应标的为大盘股时,价格先行性和波动先行性更为明显;我国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的无套利性较弱,但是当它们的对应标的为大盘股时,无套利性略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