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9)
2023(6089)
2022(5063)
2021(4617)
2020(3836)
2019(8465)
2018(8012)
2017(15475)
2016(8508)
2015(8904)
2014(8430)
2013(8338)
2012(7525)
2011(6712)
2010(6296)
2009(5802)
2008(5792)
2007(4740)
2006(4017)
2005(3449)
作者
(25103)
(21171)
(21025)
(19707)
(13487)
(10313)
(9220)
(8283)
(8025)
(7234)
(7195)
(6977)
(6782)
(6558)
(6527)
(6451)
(6320)
(6318)
(6240)
(6155)
(5444)
(5170)
(4911)
(4907)
(4848)
(4663)
(4522)
(4432)
(4230)
(4118)
学科
(35907)
经济(35868)
(26527)
管理(26275)
(22301)
企业(22301)
方法(20606)
数学(19385)
数学方法(19296)
(11559)
(8670)
财务(8669)
财务管理(8664)
(8599)
贸易(8597)
(8429)
企业财务(8397)
(8167)
业经(6979)
中国(6959)
(6266)
(5858)
技术(5513)
农业(5476)
(5395)
金融(5395)
(4948)
银行(4916)
环境(4867)
(4616)
机构
大学(120887)
学院(119302)
(53061)
经济(52369)
管理(47923)
理学(43000)
理学院(42584)
管理学(41917)
管理学院(41736)
研究(38558)
中国(29881)
(25163)
(24217)
科学(24026)
(23553)
业大(21630)
财经(20552)
农业(20335)
(19675)
(19026)
研究所(18138)
中心(18046)
经济学(17216)
经济学院(15976)
财经大学(15858)
(15159)
商学(14522)
商学院(14390)
北京(14276)
农业大学(14123)
基金
项目(87327)
科学(69132)
基金(67468)
(61495)
国家(61044)
研究(55378)
科学基金(52378)
社会(38656)
社会科(37040)
社会科学(37029)
基金项目(36497)
自然(36449)
自然科(35719)
自然科学(35706)
自然科学基金(35156)
(32341)
(28342)
资助(27433)
教育(24966)
(19578)
重点(19445)
编号(19090)
(18745)
科研(17860)
计划(17828)
创新(17603)
国家社会(17130)
(17119)
教育部(16765)
(16343)
期刊
(46677)
经济(46677)
研究(30581)
学报(24562)
(20777)
科学(20265)
(19202)
大学(17865)
学学(17570)
中国(16206)
管理(15670)
(14388)
金融(14388)
农业(13700)
财经(10604)
经济研究(9327)
(8912)
(7588)
业经(7432)
技术(7063)
业大(6704)
问题(6621)
理论(6506)
(6376)
统计(6352)
商业(6218)
(6013)
(6000)
实践(5874)
(5874)
共检索到159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海亮  任若恩  谢明霞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预期对其成份股的溢价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股指期货推出预期这一事件给沪深300成份股的投资者带来正的超常收益。并且,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股票的权重越大,超常收益率就越高;影响成份股溢价的主要因素包括:样本股占沪深300指数的权重和沪深两市A股流通市值加权指数收益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根文  田田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别研究了不同品种股指期货对标的指数成分股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显著提高了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而上证50股指期货并没有显著提高相应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由于上证50指数成分股包含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增加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但作用效果边际递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蓉  朱思源  徐天丽  
股票价格指数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性指标之一,其成份股调整备受市场关注。本文基于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框架,探讨股票市场如何通过资产价格影响和指导实体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发现,股票调入指数后,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显著下降。机制检验表明,股指成份股调整减少了成份股的股价信息含量,阻碍管理者学习,从而降低公司投资效率;在投资者情绪更极端和管理者股价依赖程度更高的组,股指成份股调整更显著地降低了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拓展性检验显示,股票调入指数会显著降低公司在经营方面的投资效率,损害公司长期经营业绩,而“沪港通”开放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能够有效减轻股指成份股调整对公司投资效率的不利影响。本文补充了股票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微观证据,揭示了被动型机构投资者的负面影响,并为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以促进股价对投资的引导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邢精平  骆君生  
本文根据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的基本原则,从期货套利保值效果与成本、流动性、抗操纵性、风险收益特征及编制与管理方法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最优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是我国首只股指期货最佳标的指数候选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逢明  
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建立较晚,但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可以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历史。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是结构性的,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将很难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很大。也就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亮  
我国在逐渐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对推出股指期货提出了现实的需求。当前随着我国指数体系的不断丰富,股指期货推出的步伐加快。本文从国外股票指数期货标的指数的编制经验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利用最小方差模型等分析方法对现有股票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得出了两市联合指数———沪深300指数在现有指数体系中最适合作为期货标的等结论,提出应继续对指数的表现进行考察等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毛杰  
本文以沪深两市相关证券的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首次深入考察和分析了指数ETF期权上市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市场质量的影响。通过构造反事实路径,本文研究发现:指数ETF期权上市交易有助于平抑其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波动性,有助于提升其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但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的价格效应并不显著。本文还进一步将处理期拆分为股市的上涨时段和下跌时段来进行实证检验,进而发现指数ETF期权上市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产生了逆市场趋势的价格效应,即在股市的上涨时段产生了负向的价格效应、在其下跌时段产生了正向的价格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毛杰  
本文以沪深两市相关证券的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首次深入考察和分析了指数ETF期权上市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市场质量的影响。通过构造反事实路径,本文研究发现:指数ETF期权上市交易有助于平抑其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波动性,有助于提升其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但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的价格效应并不显著。本文还进一步将处理期拆分为股市的上涨时段和下跌时段来进行实证检验,进而发现指数ETF期权上市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产生了逆市场趋势的价格效应,即在股市的上涨时段产生了负向的价格效应、在其下跌时段产生了正向的价格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可斌  段西军  
从买卖价差中分离出信息不对称成本,运用扩展的单位根(ADF)方法实证检验其与股票价格过程有效性的关系。发现,中国股市未达到弱式有效;信息不对称成本对股票价格平稳性存在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表明流动性宽度成本对股票价格平稳性可能存在较大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可斌  段西军  
文章利用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票的高频数据计算隐性交易成本,探讨其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发现:(1)隐性交易成本与换手率、规模和收益率都存在着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在股票收益率下降时期,隐性交易成本通过流动性深度成本间接影响股票收益率。(2)较之隐性交易成本,规模因素与换手率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有着更好的测度性。很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因素与流动性深度成本也有着显著相关性。(3)隐性交易成本与规模因素整体上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分段上的关系则很可能是凹函数与凸函数的组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唐文丽  曾月明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调整指数成份股的价格效应进行分析。在剔除了一系列特殊停牌的样本后,对国内上证180指数调整成份股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成份股被调出后,其价格反转趋势愈加明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沂蒙  
本文运用最小方差模型,对中国现有四个主要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最适合作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深综指套期保值成本最低,但套期保值效率也最低;深成指套期保值效率比较高,套期保值成本也较高;180指数目前还不适合作为标的指数。同时本文还对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邢精平  
全球股指期货交易高度集中,成功的合约不足10%,标的指数选择是影响期货合约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与已有合约互补、实现全市场覆盖等技术性路径,中盘、小盘指数期货已在全球被广泛实践,但鲜有成功案例。三十年来股指期货的实践经验表明,成功的标的指数通常具有代表性好、认知度高及市场需求强等特征。基于市场优选路径,上证50与深证100作为沪深两市旗舰产品指数,特色鲜明、交易活跃,是继沪深300指数之后优秀的标的指数候选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勇茂  杨彤  曹培慎  
文章分析了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ETF套利交易时缺少现货头寸的问题,提出应推出沪深300ETF,或进行金融创新,推出基于现有ETF标的指数的指数期货新品种,并运用顺序统计量方法和满足一致性公理的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对推出基于现有ETF标的指数如上证50、上证180、深证100、沪深300指数的股指期货的保证金设置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蕾  刘家国  
股指期货交易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要求尽快推出这项交易。本文主要针对合约标的物指数如何进行编制展开详细讨论,并指出可以借助最小方差模型和CAPM模型对不同的股价指数进行评价和优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