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0)
- 2023(4055)
- 2022(3399)
- 2021(3220)
- 2020(2720)
- 2019(6352)
- 2018(6078)
- 2017(11938)
- 2016(6723)
- 2015(7512)
- 2014(7449)
- 2013(7321)
- 2012(6895)
- 2011(6306)
- 2010(6505)
- 2009(6059)
- 2008(6352)
- 2007(5394)
- 2006(4825)
- 2005(4464)
- 学科
- 济(30006)
- 经济(29971)
- 业(21644)
- 管理(20988)
- 企(19895)
- 企业(19895)
- 方法(18373)
- 数学(16765)
- 数学方法(16566)
- 财(9711)
- 务(7746)
- 财务(7729)
- 财务管理(7722)
- 企业财务(7546)
- 制(5897)
- 学(5704)
- 业经(5451)
- 中国(5389)
- 理论(5363)
- 农(5239)
- 融(4978)
- 金融(4977)
- 贸(4750)
- 贸易(4748)
- 易(4634)
- 银(4467)
- 银行(4452)
- 技术(4249)
- 体(4215)
- 行(4212)
- 机构
- 大学(105079)
- 学院(102385)
- 济(41822)
- 经济(41011)
- 管理(39350)
- 理学(34400)
- 理学院(34032)
- 研究(33424)
- 管理学(33158)
- 管理学院(32993)
- 中国(26427)
- 财(21888)
- 京(21436)
- 科学(20375)
- 财经(18036)
- 所(17471)
- 经(16563)
- 农(16153)
- 研究所(15790)
- 中心(15268)
- 业大(14474)
- 江(14422)
- 财经大学(13880)
- 北京(13601)
- 经济学(13448)
- 农业(12918)
- 范(12688)
- 师范(12514)
- 经济学院(12274)
- 州(11691)
- 基金
- 项目(67779)
- 科学(54251)
- 基金(51798)
- 家(45840)
- 研究(45633)
- 国家(45534)
- 科学基金(39444)
- 社会(29721)
- 社会科(28408)
- 社会科学(28399)
- 自然(27277)
- 自然科(26789)
- 自然科学(26780)
- 基金项目(26736)
- 自然科学基金(26351)
- 省(24784)
- 资助(22901)
- 教育(22462)
- 划(21895)
- 编号(16899)
- 部(15951)
- 重点(15260)
- 成果(14212)
- 创(13946)
- 教育部(13892)
- 科研(13420)
- 创新(13100)
- 大学(13042)
- 人文(12903)
- 国家社会(12676)
共检索到147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振龙 秦明
文章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使用ETF与股指期货构造套利组合并通过无套利定价原理得到期货理论价格区间后,结合股指期货实际价格定义出文中使用的定价相对位置指数,并使用基本回归模型检验这一指数对股指期货基差和收益率的预测能力。最终得出结论:期货实际价格在理论区间内相对位置的变动可以由情绪解释一部分,文中定义的定价相对位置Pt具有对股指期货基差良好的预测能力,但对收益率的预测能力不足。
关键词:
沪深300股指期货 定价相对位置 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子君 迟国泰
本文依据无套利原则针对股指期货和股票交易中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差异、存贷款利率差异及保证金等因素影响下的不完美市场,建立股指期货的区间定价模型。模型一是全面考虑了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中的交易手续费、印花税、佣金等交易各项费用,并将现金股利和保证金参数引入定价模型,提高了定价的准确性;二是直接用比率指标计算股指期货的定价区间,解决了现有模型中绝对指标需要进一步换算的不足。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区间定价 无套利原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飞
文章针对沪深300指数日收盘数据尖峰、肥尾、偏态特征,利用似然比检验选取广义误差分布作为TGARCH模型扰动分布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MA-TGARCH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和交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股指期货推出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减少了市场风险;(2)波动干扰信息能够更快地反应到现货市场中,改善了股市的交易效率(3)股指期货推出后,波动非对称性有所减弱,但杠杆效应统计检验不显著。以上结论说明我国股指期货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它的推出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速度,降低了市场风险,对于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效率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上市时间短,与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国企改革等方面的联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翔 蒋翔林
文章选取全球范围内七对典型的股票指数及其指数期货自2007年10月8日国际股票市场大跌至2008年11月14日的日度数据,运用基于GED分布的GARCH模型估计了这些市场5%和10%风险水平下的指数下跌的条件VaR,并利用Hong(2001)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相对应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期货市场是股票指数主要的信息来源,起着重要的价格决定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文炜 陈云
市场有效性是衡量股指期货市场发展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10年4月16日-2014年4月17日的日频交易数据,运用wild bootstrap自动方差比检验、广义谱检验和Dominguez-Lobato检验等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弱式有效性进行检验。这些方法允许未知形式的条件异方差和小样本的存在,能够检测出序列的线性相关性和非线性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这主要归因于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长期资金的入市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旭芬
随着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交割,合约双方会因期现套利、套期保值以及投机等交易行为使博弈加剧,可能引发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将比较基准的选择延展到到期日前后的2个相邻交易日,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到期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可以更全面地研究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货市场收益率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到期日前一个交易日的全天出现异常下降,现货市场收益波动性在到期日的下午与到期日后一个交易日的上午出现异常加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到期日效应 比较基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成波 颜虎 阮成
股指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是股指期货市场发挥其功能的一个基础。文章运用Lo-MacKinlay方差比检验方法、Wright秩和符号方差比检验方法、Belaire-France和Cont-reas多重方差比检验方法,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有效性检验;从检验功效来看,这三种检验方法有逐步增强的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武佳薇 孙玉奎 杨阳
新加坡交易所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境外上市的最主要A股指数标准化对冲产品,与我国股指期货形成一定竞争关系。研究发现,2015年9月我国股指期货限制性措施实施以来,A50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能力、市场规模方面超过我国股指期货产品,对境内期现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一定不利影响。我国股指期货第三次松绑后,定价效率、流动性边际改善效果有较大提升。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妥有序放松股指期货交易约束,完善以成交持仓比为核心的股指期货监管,使重要衍生品流动性进一步回流国内;同时,加大国内金融衍生品品种创新,完善股市风险管理体系和自身平衡稳定机制,推动期现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世清 杨雯婷
文章选取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2013年7月22日至2016年7月22日1分钟频率的价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AR建模发现,期货市场价格信息领先现货市场6分钟;利用格兰杰检验,发现期货现货价格之间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利用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之间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利用VAR-BEKK-GARCH方法,对期现货两市场价格的波动率序列进行建模,实证检验了沪深300股指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王硕 苏磊
引入虚拟变量、市场因素代理变量和股指期货同期交易数据建立ARMA-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期货交易管控政策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股指期现货间波动传递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股指期货加大现货市场波动性的观点不成立。我国应继续推进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专业培养,加强过程监管,鼓励风险可控的适度创新,引导股指期货在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王硕 苏磊
引入虚拟变量、市场因素代理变量和股指期货同期交易数据建立ARMA-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期货交易管控政策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股指期现货间波动传递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股指期货加大现货市场波动性的观点不成立。我国应继续推进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专业培养,加强过程监管,鼓励风险可控的适度创新,引导股指期货在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梁 薛宏刚 徐成贤
本文针对存在借贷利差、交易成本、保证金要求等不完美市场环境,主要研究了股指期货的定价方法。通过构建一个正向套利组合和一个反向套利组合,分别得到了不完美市场中股指期货理论价格的无套利上界和下界,即无套利区间。该结论对于确定股指期货投资机会以及套利机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育华 徐忠东
通过对股指期货定价理论基础及合理基差、现金-持有、连续复利三种定价模型研究发现,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及适应性,但都注重对股息发放及到期日的调整。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定价模型 研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向辉 杨嘉文
以全球多个市场作为实证检验对象,从股市波动率变化、系统风险变化以及股市正反馈交易行为影响三个角度,分析股指期货市场稳定作用的含义,即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表现,较为全面地解读股指期货的市场稳定作用。研究发现:三个角度都支持股指期货的市场稳定作用;而抑制正反馈交易的作用最为基础、直接和显著,是股指期货市场稳定作用的更为恰当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波动 系统性风险 正反馈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