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0)
2023(10071)
2022(8612)
2021(7751)
2020(6740)
2019(15399)
2018(14893)
2017(28764)
2016(16188)
2015(17870)
2014(17783)
2013(17667)
2012(16355)
2011(14901)
2010(14769)
2009(13868)
2008(13984)
2007(12551)
2006(10728)
2005(9393)
作者
(50176)
(42313)
(42117)
(39988)
(26656)
(20504)
(19145)
(16595)
(15705)
(14810)
(14242)
(14041)
(13442)
(13393)
(13297)
(13073)
(13005)
(12573)
(12331)
(12303)
(10845)
(10393)
(10181)
(9751)
(9420)
(9365)
(9326)
(9261)
(8518)
(8506)
学科
(67982)
经济(67909)
(46919)
管理(46647)
(38579)
企业(38579)
方法(36878)
数学(33672)
数学方法(33433)
(19857)
(17412)
(14967)
贸易(14965)
中国(14749)
(14583)
(14394)
(13712)
财务(13698)
财务管理(13672)
业经(13544)
企业财务(13071)
(12192)
农业(11563)
地方(10851)
(9888)
金融(9886)
(9872)
银行(9811)
技术(9500)
环境(9449)
机构
大学(240813)
学院(238503)
(99262)
经济(97438)
管理(91343)
理学(80284)
研究(79657)
理学院(79383)
管理学(78002)
管理学院(77574)
中国(59607)
科学(51788)
(50258)
(49009)
(44860)
(42245)
业大(41996)
农业(40532)
研究所(38853)
财经(36962)
中心(36812)
(34212)
(33714)
经济学(31272)
北京(30130)
经济学院(28772)
(28230)
财经大学(27795)
师范(27767)
(27568)
基金
项目(164354)
科学(128224)
基金(121301)
研究(109953)
(109008)
国家(108145)
科学基金(91430)
社会(70906)
社会科(67445)
社会科学(67418)
基金项目(64952)
(64019)
自然(62630)
自然科(61280)
自然科学(61256)
自然科学基金(60253)
(54912)
教育(51103)
资助(50047)
编号(42231)
重点(37308)
(36547)
(34287)
(33971)
科研(33108)
成果(32982)
计划(32980)
创新(32146)
教育部(30816)
大学(30421)
期刊
(97512)
经济(97512)
研究(62545)
学报(46862)
(43645)
科学(39190)
中国(38861)
(36026)
大学(33696)
学学(32418)
管理(29866)
农业(28990)
(23056)
金融(23056)
财经(18776)
技术(17768)
教育(17060)
经济研究(16934)
(15982)
(15954)
业经(15801)
问题(13689)
(13104)
业大(12219)
技术经济(12174)
统计(11851)
(11738)
理论(11715)
商业(11588)
科技(11061)
共检索到331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雅哲  
本文研究2013~2015年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的影响因素及期现套利机会。研究发现,每份股指期货合约距交割日3个月以上时,突破无套利区间上限的次数较多;而由每份股指期货合约最后三个月数据构成的连续时间序列中,市场以负向定价偏差为主,且价格偏差中74%可以由该时刻的市场摩擦解释。定价偏差随交割日期的逼近而减小。实证分析表明,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波动率、标的股票成交量、投资者情绪等都影响股指期货价格偏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调整特征。研究发现,市场中以正向定价偏差为主,期货价格持续高估可以由交易成本来解释一部分,到期时间越长定价偏差越高,波动率与正向定价偏差呈现出正相关性。采用TAR模型分段研究表明,定价偏差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表现出非线性特征。2010年负向定价偏差调整速度较快,但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上半年正向定价偏差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且所占比重较高,定价偏差回归理性调整路径。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股指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许自坚  史本山  
文章运用持有成本模型、无套利定价原理以及回归分析,分别对日交易数据、日内5分钟数据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定价误差及影响定价误差幅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在大多数时间是偏高的,在考虑套利成本的情况下,股指期货的定价在大多数时间是有效率的,但是在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时段,股指期货的定价在存在较大幅度的定价误差。从影响股指期货定价误差幅度的因素来看,距到期日越远定价误差越大,现货指数波动越剧烈定价误差越大,股指期货持仓量对定价误差没有显著影响,加息对定价误差的影响跟加息日期有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志武  刘欣  
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主流品种,股指期货定价问题事关市场套利行为,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深入探讨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且呈现正向影响;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受投资者情绪影响而长期存在,其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短期效果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国霞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标志着我国A股市场进入双边市时代,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能有效地规避股票现货价格波动风险。本文在介绍了股指期货交叉套期保值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原理的基础上,以股指期货空头交叉套期保值为例,着重研究了交叉套保结果中出现偏差的成因,并从β系数、最优套保率、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完善等方面,提出优化交叉套保的策略及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海鹏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构建了协整分析模型。通过模型的求解、分析和检验,证明了影响我国股指期货的主要因素有:沪深300指数、多空主力持仓比和成交持仓比等。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升贴水可以把握期指运行的方向;主力持仓比的变化能够掌握多空转换的拐点;成交持仓比的变化能够监控期指的市场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本照  姚刚  郑岚  
资产的现实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普遍存在定价偏差。本文对2014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进行研究,从风险报酬和投资者预期的视角分析定价偏差所隐含的内在信息,构建模型分解定价偏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较为明显,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投机氛围较浓;沪深300指数风险报酬的时变性不强,部分期货合约存续期内的风险报酬为正,但少数合约存续期内出现了风险报酬为负和"远期折价之谜"的现象;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存在适应性预期和外推型预期等多样化的预期形成机制,整个市场并未表现出某种特定的预期机制。为此,需要从完善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引导投资者预期等方面着手,促进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俊  季浪  胡筱琴  
股指期货是以标的指数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指数ETF是标的指数的派生产品,两者之间有着天生的密切联系。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静态影响,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与ETF之间的关系。本文先以动态的视角构建包含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ETF日交易时间序列的BVAR模型,在两者的自均衡模型内,发现ETF交易量与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存在动态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其次以静态的视角构建POROBIT模型和广义差分模型分析切片后的单边影响,发现:(1)沪深300指数ETF推出和纳入两融标的后,卖空机制增强,股指期货定价低估的境况得以改善;(2)沪深300、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的绝对定价偏差都与其标的ETF交易规模负相关,即ETF套利交易可以抑制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3)股指定价偏差的变化也可能部分源自ETF推出后现货指数波动率和流动性的变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冯瑞敏  陆家骝  
从模糊性视角研究中国股指期货价格呈现的双向偏差且正向为主的问题。建立模糊环境中投资者连续时间投资消费模型,分析模糊性对投资者最优投资消费决策的影响;在理清模糊性影响资产均衡价格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模糊性期货定价模型。利用2010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300指数以及指数期货日交易数据,分别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估计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对模糊性期货价格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模糊性条件下,投资者对资产的保留价格受其交易头寸影响,当资产净持有者推动期货交易时,期货价格出现正向偏差,而由资产净卖空者推动时则出现负向偏差;股指期货定价和股票指数服从不同的随机过程,而且两者的持有期收益率存在较大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光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股指期货限仓前后衍生品价格的变化以及其原因,主要结论是:(1)在研究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时需考虑分红因素;(2)股指期货限仓后,以A股为标的的衍生品均出现了价格偏差的现象;(3)股指期货并不是导致衍生品价格偏差的唯一原因,现货市场做空限制以及市场情绪均是导致价格偏差的重要原因;(4)在中国的市场上套利者能够为套期保值者带来每笔大约0.3%的成本节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  左浩苗  
基于波动率和流动性指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活跃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波动率包括现货和期货市场整体波动率指标,以及其中的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波动成分,流动性指标采用Amihud非流动性指标,期货合约活跃程度采用交易额,未平仓合约数和交易量/未平仓合约数比率三个指标衡量。研究发现,现货市场波动率的增加反映了套期保值需求,期货市场波动率增加反映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均与三个交易活跃性指标存在正向关系,并且波动率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连续性波动而非跳跃波动引起的;流动性的提高会促进交易额和未平仓合约数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远平  
在分析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投资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风险损失案例,提出了投资者、期货经纪公司和政府相关主体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美景  王君怡  
本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引入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是否有助于现货市场在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方面的提升。实证分析发现:在期指上市前,波动性干扰反应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效果较持久;在期指推出后,可以观察到波动性干扰因素的影响会更快速地反应到现货市场股价指数中,此时的波动过程更趋稳定。由此推论出期货交易加速了现货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果棠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壮大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场革命。它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的投资理念、投资结构、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对于投资者在新环境下转变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