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6)
- 2023(10828)
- 2022(9693)
- 2021(9033)
- 2020(7748)
- 2019(17797)
- 2018(17591)
- 2017(35203)
- 2016(18922)
- 2015(21228)
- 2014(21042)
- 2013(21019)
- 2012(19111)
- 2011(17084)
- 2010(16674)
- 2009(15293)
- 2008(14984)
- 2007(12787)
- 2006(11007)
- 2005(9387)
- 学科
- 济(78518)
- 经济(78429)
- 管理(58484)
- 业(56401)
- 企(48605)
- 企业(48605)
- 方法(42946)
- 数学(38317)
- 数学方法(38010)
- 财(22485)
- 农(18279)
- 中国(17641)
- 业经(16199)
- 务(16187)
- 财务(16130)
- 财务管理(16106)
- 企业财务(15204)
- 学(14867)
- 地方(14286)
- 贸(14226)
- 贸易(14221)
- 易(13780)
- 制(12913)
- 理论(12590)
- 农业(12297)
- 技术(11791)
- 和(11504)
- 环境(11317)
- 融(11133)
- 金融(11132)
- 机构
- 大学(269695)
- 学院(266420)
- 管理(112449)
- 济(108610)
- 经济(106399)
- 理学(98852)
- 理学院(97895)
- 管理学(96402)
- 管理学院(95940)
- 研究(82226)
- 中国(61616)
- 京(55844)
- 财(50733)
- 科学(49401)
- 财经(42097)
- 所(39646)
- 经(38522)
- 业大(38365)
- 中心(37520)
- 农(37216)
- 研究所(36115)
- 江(35785)
- 北京(35214)
- 经济学(33158)
- 范(32762)
- 师范(32487)
- 财经大学(31888)
- 商学(30355)
- 经济学院(30274)
- 商学院(30040)
- 基金
- 项目(187210)
- 科学(148256)
- 基金(138442)
- 研究(137024)
- 家(119018)
- 国家(118087)
- 科学基金(103378)
- 社会(87205)
- 社会科(82884)
- 社会科学(82864)
- 基金项目(74147)
- 省(71236)
- 自然(68148)
- 自然科(66607)
- 自然科学(66595)
- 自然科学基金(65430)
- 教育(62894)
- 划(60089)
- 资助(58297)
- 编号(55359)
- 成果(43997)
- 部(42251)
- 重点(40804)
- 创(38760)
- 发(37826)
- 教育部(36977)
- 课题(36751)
- 人文(36469)
- 创新(36042)
- 科研(36036)
- 期刊
- 济(108969)
- 经济(108969)
- 研究(77464)
- 中国(41655)
- 学报(39414)
- 财(39404)
- 管理(39391)
- 科学(36161)
- 农(32023)
- 大学(30344)
- 学学(28638)
- 教育(25389)
- 融(25017)
- 金融(25017)
- 农业(22514)
- 技术(22015)
- 财经(20862)
- 经济研究(17802)
- 经(17498)
- 业经(17096)
- 理论(14576)
- 问题(14283)
- 图书(13488)
- 实践(13418)
- 践(13418)
- 技术经济(13134)
- 科技(12077)
- 现代(11667)
- 商业(11644)
- 财会(11517)
共检索到369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魏平 梁晨
本文首先对国外测算冲击成本常用的一种方法基于中国市场的实际进行了改进,并将其运用到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中,对永久冲击成本和暂时冲击成本分别建模并运用高频交易数据加以测算模拟和实证分析,对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形式的冲击函数模拟了投资者冲击成本最小的交易策略。本文的结论可直接用于投资者交易冲击成本估算、以及程序化和算法交易研究中的冲击成本模型输入。从模拟结果来看,中国市场的冲击成本显著高于更加发达成熟的美国市场,侧面显示了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要弱于美国市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普希宁
以2011年4月19日~2011年11月15日的数据为样本,先对样本数据做统计特征描述,然后采用ADF单位根检验、Enger—Granger两步法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此建立VAR模型和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股市大幅下跌过程中,在价格引导上,股指现货对期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从冲击的反应关系来看,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冲击反应速度相对迟缓且力度不大,现货对期货市场的冲击反应速度较快且比较持久。这说明,在股市这轮下跌过程中,沪深300股指现货对期货的影响远大于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伍阳 马冰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联动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热点,新兴市场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受到跨市场信息冲击更为明显。我们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应用ARIMA(p,d,q)模型将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场收益率分离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然后把这两个变量引入到二元GARCH(1,1)模型的条件均值方程中,分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对于两市场的冲击效应,进一步通过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来探讨市场信息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冲击不对称效应,尽管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仅在短期内成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东君 李源
基于风险最小化原则,运用OLS模型、B-VAR模型、VECM模型以及ECM-GARCH模型,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相关7只ETF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研究,并为证券监管机构、机构投资者等提供相应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尊信 徐晓光
本文借用Copulas-GARCH模型框架,将历史基差以及随机冲击等因素引入到价格联动模式中,探讨不对称相关结构的形成及其对于套期保值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基差和随机冲击将影响期货和现货价格的相关结构;(2)在不对称结构明显的日本市场上,套期保值效果获得明显提升。而在不对称结构不明显的香港市场上,保值效果仍比传统方案有显著改进;(3)无论是日本市场,还是中国香港市场,套期保值成本均明显降低。
关键词:
套期保值 基差 随机冲击 不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承刚 付英俊 陈佩仪
文章以沪深300指数期货作为样本,通过建立非对称的GARCH模型,对全样本和子样本分别进行股指期货推出与股指波动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未受到影响。同时,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减弱了。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波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显文 谭小芳
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这使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质的转变。文章借鉴了大量资料和成果,对引入GARCH模型HS300股指期货影响现货市场波动性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的方法加以运用来研究两市场彼此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应用多种方法(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进一步对期货与现货间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邓俐伶 熊海芳
宏观经济信息的冲击不仅会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联合波动,而且会通过隔夜信息影响市场的跳跃。基于高频数据下的非参数跳跃检验方法,考察沪深300指数和股指期货价格的共同跳跃和隔夜特征,研究发现:两个市场间存在显著的共同跳跃,不同方向的共同跳跃对波动的预测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跳跃的隔夜特征较为明显,且隔夜共跳能够显著增强次日波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共跳通常由影响整个市场的宏观信息冲击所致,且大多数共跳与隔夜信息的发布和积累相关。为避免市场过度震荡,实现金融稳定,政府机构和企业应控制在非交易时段公布宏观政策举措或经济信息的频率,并降低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互动关系 引导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皇甫瑞灵 郭奇斌
一、引言2010年4月16日,备受市场期待的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其作用一直备受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股指期货投放到市场上可以提供风险转移、套期保值、发现现货市场价格等功能,因此,股指期货是一种理想的投资避险工具;但是另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衍生金融产品有着其固有的风险,同时还会产生联动效应,加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志洋
本文运用国际最新发展Garch-Copula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和SP500指数期货与现货的相关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期货与现货之间的相关结构,比较运用股指期货对冲风险效果的差异。作者得出结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基于尖峰厚尾对称分布假设的模型可以获得好的对冲效果。同时,作者认为在进行对冲之前,应该首先准确地刻画期货与现货的相关结构,进而根据其显示的主要相关特性建立对冲模型,才能够有效降低风险,获得较好的对冲效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勇 马瑾 曹廷贵
根据中金所的文件,2005年4月8日推出的沪深300指数将作为股指期货的合约标的。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两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费广平 孙燕红
在最小CVaR套期保值的框架内,分别将正态假定法和Cornish-Fisher展开法与条件波动率模型相结合以计算套期保值比率,条件模型可以充分反应金融数据波动聚集的特征。文章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对上证50ETF的套期保值实证研究发现,条件模型可以提高样本外套期保值效果;与最小方差套期保值的对比显示最小CVaR套期保值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样本外套期保值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博 龙传文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政策进一步落实,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期货市场有别于证券市场,其基本功能是: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而股指期货的推出恰恰是为了满足证券市场中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要求。目前业界人士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胜华 檀向球
Ederington(1979)按照套期保值方法演进,将套期保值方法分为简单套期保值方法、选择性套期保值方法和投资组合套期保值方法。按方法假设、统计模型、缺陷和套期保值效果对这三类模型进行评估。根据以上对三种套期保值方法的比较分析,投资组合套期保值方法更加有效,效果更好。本文通过OLS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和GARCH模型两类模型确定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对基金十大重仓股进行了套期保值实证研究。按"套期保值的日常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评估"流程设计套期保值模式,详细制定了每步的操作要点。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套期保值模型 投资组合套期保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