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3)
2023(15732)
2022(13650)
2021(12659)
2020(10782)
2019(24619)
2018(24248)
2017(46894)
2016(25837)
2015(28762)
2014(28526)
2013(28221)
2012(25850)
2011(23372)
2010(22985)
2009(21433)
2008(21113)
2007(18268)
2006(16008)
2005(14150)
作者
(76771)
(64017)
(63487)
(60216)
(40670)
(30792)
(28629)
(25105)
(24404)
(22752)
(21627)
(21568)
(20365)
(20115)
(19903)
(19517)
(19364)
(19094)
(18351)
(18320)
(16171)
(15684)
(15621)
(14573)
(14442)
(14194)
(14110)
(14044)
(12871)
(12643)
学科
(98568)
经济(98417)
管理(78819)
(73707)
(63131)
企业(63131)
方法(47443)
数学(41374)
数学方法(40954)
(30044)
(25331)
中国(24359)
(23060)
(22549)
业经(22235)
(19785)
财务(19714)
财务管理(19681)
(19084)
贸易(19076)
企业财务(18760)
(18523)
地方(17562)
农业(16652)
环境(16155)
理论(16021)
(15925)
银行(15843)
(15642)
技术(15637)
机构
大学(370627)
学院(366806)
(143947)
管理(143574)
经济(140874)
理学(125272)
研究(124444)
理学院(123805)
管理学(121570)
管理学院(120928)
中国(92263)
科学(79466)
(78507)
(68779)
(65775)
(64035)
业大(59692)
研究所(58527)
中心(55371)
财经(55165)
(52266)
农业(52126)
(50216)
北京(49280)
(46076)
师范(45499)
(44850)
经济学(43327)
(42227)
财经大学(41316)
基金
项目(256259)
科学(200164)
基金(187335)
研究(179521)
(166297)
国家(164987)
科学基金(140434)
社会(113123)
社会科(107204)
社会科学(107177)
基金项目(100277)
(98825)
自然(94683)
自然科(92455)
自然科学(92428)
自然科学基金(90813)
(84572)
教育(81812)
资助(77065)
编号(71243)
重点(57800)
成果(57053)
(56138)
(53167)
(52772)
科研(49740)
创新(49734)
课题(48873)
计划(48238)
教育部(47600)
期刊
(152193)
经济(152193)
研究(105307)
中国(67250)
学报(66821)
(58499)
科学(58332)
(53889)
管理(51669)
大学(49441)
学学(47096)
农业(39527)
教育(34681)
(33518)
金融(33518)
技术(28125)
财经(27438)
经济研究(24743)
业经(24456)
(23272)
(20312)
问题(19876)
科技(18628)
(18624)
理论(17693)
业大(17690)
技术经济(16478)
图书(16272)
实践(16102)
(16102)
共检索到52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熊亚萍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及其指数的高频数据,通过建立IS模型和DCC-MGARCH模型,对比研究了交易制度限制前、限制期间和放宽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交易制度限制前和放宽期间,期货价格占主导地位,而在限制期间现货价格占主导地位,政策放宽有助于期货市场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具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对"新消息"更为敏感;相比限制期间,政策放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因此,政府出台交易制度放宽政策切实可行且很有必要,应继续适度合理进行松绑,同时应注重平衡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华蔚  邬超奇  刘炜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及滚动样本GARCH模型的方法,从流动性、波动性以及信息传递性等三个角度,研究2015年限制股指期货交易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探讨股指期货与股市危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流动性以及波动性在股指期货新交易规则后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市场暴跌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市场趋于平稳。但是,交易限制减弱了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降低了市场对于新信息的敏感程度。从长期来看,该政策不利于市场效率和质量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晓波  
2006年11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发出通知,就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四个有关股指期货的制度细则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指期货监管制度正式破茧而出。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在海外发达国家(地区)已有成功的监管经验。但在国内,股指期货尚属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作为一个典型的"事前规则",其监管制度的设计应充分借鉴海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本土化的创新。一、海外股指期货交易监管制度框架(一)宏观层面的风险监管制度在海外发达国家(地区),股指期货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增学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股指期货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和开通的必要。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具有促进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设计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建立严密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对股指期货交易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与控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荣  刘成立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期间,对股指期货严格限制交易政策这一独特事件前后的高频数据,研究限制交易政策对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的影响。利用I-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限制交易政策实施前,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更强,尤其表现在价格急剧下跌时期;限制交易政策显著增加了期货市场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削弱了其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并且改变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助跌强于助涨"的影响模式,增强了股指期货在价格上涨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一方面直接量化了期货交易成本变动对其价格发现功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从价格引导关系的视角提供了股市危机时期股指期货限制交易政策监管效果的实证证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惠琴  
指数成份股不连续交易现象的存在,导致套利者构建套利组合时现货头寸交易滞后,最终使套利者面临执行风险。本文假设期现套利策略建立时,期货交易无时滞,而现货交易时滞为0-5分钟,并利用1分钟数据,基于沪深3 0 0指数期货事前事后期现套利的实证分析来研究现货交易时滞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期货近月合约期现套利对现货交易时滞较为敏感,而远月合约期现套利则相对不敏感。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周仁才  
文章以香港恒生股票指数及其期货为样本,研究了股指波动性与指数期货交易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股指现货市场的日间价格波动并没有明显增加股指期货的交易,但股指期货的交易量却对指数现货的波动性产生延迟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市场股指期货主要被投资者用于套利而不是风险对冲的工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仁才  
本文以香港恒生股票指数及其期货为样本,研究了股指波动性与指数期货交易量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股指现货市场的日间价格波动并没有明显增加股指期货的交易;但股指期货交易量的显著变化会导致未来一周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增加。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市场股指期货主要被投资者用于套利而不是风险对冲的工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峰  
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我国二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深入探讨股指期货交易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的具体构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维虎  刘熙宝  胡萍  
在任何市场上风险和收益都是相对应的。与其他实物期货相比,股指期货波动程度更大、风险更高。其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杠杆效应产生的风险。股指期货交易是以保证金为担保的信用交易,杠杆式交易方式虽可以小博大,获得放大效应,但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较小变动也会带来合约价格的较大变动,再经过保证金的放大作用,投资者风险被急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勇  叶德磊  
本文运用GARCH、TARCH模型,通过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发现:并没有证据显示股指期货交易增加现货市场的波动;TARCH项的系数由股指期货交易推出前的0.409441变为推出后的0.117257,表明引入股指期货交易后,信息对市场波动的不对称影响减弱了,即杠杆效应减弱了,说明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提高了现货市场的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鑫  余卫康  
本文利用我国2014年12月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的秒级分时数据,估计了自回归条件久期模型的相关参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ACD交易策略,实证结果表明:该交易策略在tiCk(30秒)和1分钟级别数据上均可以获得正的收益,但3分钟及以上级别数据的收益为负。在和传统统计套利交易策略的对比中发现,ACD交易策略有更高的盈亏比,而统计套利策略的胜率相对更高,两种交易策略的风险收益比则比较一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冯翔宇  
论文构建ARMA(m, n)-GARCH(p, q)模型,基于2015年至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交易数据,对股指期货交易政策调整影响现货市场波动率的情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监管当局的股指期货交易政策调整意图能够传导至现货市场;(2)从传导机制来看,股指期货交易量对现货市场波动率有正向作用,但持仓量对现货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由于三种股指期货对应的现货波动特征不同,应对不同品种的股指期货分类管控。本文还发现放松对股指期货交易的管控难以在短时间之内使股指期货市场的活跃程度和其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力恢复至限制股指期货交易前的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阳  孙广宇  
本文探究了2015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对于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做出重大调整前后的区别,发现该调整增强了股指期货交易对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说明该调整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稳健性分析表明,剔除熔断机制的影响、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指标后,实证回归结果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股指期货交易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波动性,遏制了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300主力合约对于市场操纵行为的影响程度要强于非主力合约,股指期货交易对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市场操纵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中证500、沪深300和上证50对市场操纵的抑制作用依次递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波  李超  
股指期货推出对相应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均存在多种可能。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品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评估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带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A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A股市场波动性影响中性,既不存在股市稳定器效应,也不存在加剧股票现货市场波动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