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3)
- 2023(7449)
- 2022(6536)
- 2021(6042)
- 2020(5351)
- 2019(12473)
- 2018(12599)
- 2017(24480)
- 2016(13845)
- 2015(15883)
- 2014(16490)
- 2013(16250)
- 2012(15340)
- 2011(13885)
- 2010(14083)
- 2009(13235)
- 2008(13488)
- 2007(12370)
- 2006(10520)
- 2005(9505)
- 学科
- 济(58476)
- 经济(58407)
- 管理(39270)
- 业(37489)
- 企(31139)
- 企业(31139)
- 方法(30423)
- 数学(27446)
- 数学方法(27251)
- 财(17732)
- 农(15305)
- 中国(13541)
- 制(13405)
- 学(12629)
- 务(11987)
- 财务(11958)
- 财务管理(11931)
- 企业财务(11388)
- 贸(11033)
- 贸易(11030)
- 易(10696)
- 业经(10595)
- 地方(10405)
- 体(10279)
- 融(9791)
- 金融(9783)
- 银(9700)
- 银行(9670)
- 理论(9523)
- 农业(9492)
- 机构
- 大学(203994)
- 学院(203062)
- 济(83100)
- 经济(81217)
- 管理(75681)
- 研究(68425)
- 理学(64577)
- 理学院(63892)
- 管理学(62731)
- 管理学院(62373)
- 中国(53593)
- 京(43083)
- 科学(42025)
- 财(40908)
- 农(37929)
- 所(36093)
- 研究所(32467)
- 中心(32395)
- 财经(32263)
- 业大(31532)
- 江(31141)
- 农业(30183)
- 经(29229)
- 北京(27268)
- 经济学(25791)
- 范(25318)
- 师范(24990)
- 州(24765)
- 财经大学(23962)
- 院(23830)
- 基金
- 项目(129492)
- 科学(100100)
- 研究(93275)
- 基金(92630)
- 家(80847)
- 国家(80200)
- 科学基金(67465)
- 社会(57016)
- 社会科(53996)
- 社会科学(53976)
- 省(50803)
- 基金项目(48954)
- 自然(44062)
- 教育(43989)
- 划(43152)
- 自然科(43054)
- 自然科学(43037)
- 自然科学基金(42297)
- 资助(39450)
- 编号(39071)
- 成果(32717)
- 重点(29297)
- 部(29237)
- 发(27034)
- 课题(27010)
- 创(26298)
- 科研(25279)
- 教育部(24737)
- 创新(24656)
- 大学(24461)
共检索到302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曲延英
股指期货是证券市场上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潜在的3类交易主体: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并分析了他们如何利用股指期货达到规避风险或获利的目的。从3类交易主体已经基本完备并已翘首企盼的角度,提出我国应及时推出股指期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雁艳 朱正萱
股指期货已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金融衍生工具,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开放,股指期货的推出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中国推出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应为机构投资者这一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应给与中小投资者同样的机会去参与这个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交易主体 投机 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果棠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壮大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场革命。它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的投资理念、投资结构、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对于投资者在新环境下转变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投资主体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艳 褚光磊
以Copula理论和VaR方法作为实证分析工具,根据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套利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根据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针对套利交易中的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这四种基本交易策略展开全面分析,并基于实证得到的投资组合VaR值,衡量了在不同策略下套利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将其与基于二元正态分布和样本数据得到的VaR值进行比较。这填补了我国在股指期货套利组合风险度量方面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启示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迅 郑蕾芸
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后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届时股票现货市场的估值水平,其交易过程和结果也将改变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及参与程度,形成交易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同时,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交易也存在着反约束.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资本市场 系统性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指期货小组
股指期货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还是在期货交易所上市,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惯例。本文根据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状况,从股指期货全球的发展趋势、风险控制、运行成本、长远发展等几方面,分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地点的选择问题, 认为我国证券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要优于期货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交易所 风险控制 运行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远平
在分析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投资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风险损失案例,提出了投资者、期货经纪公司和政府相关主体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投资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伟彦
标的物指数的合理设计与选择直接关系到股票指数期货开办的成功与否,所有国家或地区在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之前,都对之进行了严谨的数量分析,因为并不是股市上已有的任何股票价格指数都适合。由于股票指数期货的特殊性,标的物指数必须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如何选择指数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洁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为市场提供套保工具和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本文运用同一指数的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组成多种动态套期保值组合,分析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策略。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组合都能为股指期货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不论多头股指期货还是空头股指期货,保护性策略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兴涛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的基础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具备了其要求的条件 ,而制约创新的需求方面的因素得到很大改善。政府、证券公司等证券市场主体、期货市场主体均有制度创新的动力 ,但分散股票市场体制性风险的需求和现实的体制因素 ,政府才是股指期货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股指期货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应由证券交易所推出 ,市场一体化是世纪之交证券交易所革命的趋势 ,能够提高市场效率 ,不应该再走先分后合的老路。股指期货市场的主体应为机构投资者 ,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经验都表明 ,必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股指期货市场可能产生的负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杰
本文拓展了股指期货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定价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两岸三地同品种、同时段的股指期货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无套利价格区间、期—现联动性和波动性等方面深入分析,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存在较严重的实际价格与无套利价格背离现象。分析认为,虚拟资金、无风险套利机制缺失和股票现货大牛市等是价格背离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 左浩苗
基于波动率和流动性指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活跃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波动率包括现货和期货市场整体波动率指标,以及其中的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波动成分,流动性指标采用Amihud非流动性指标,期货合约活跃程度采用交易额,未平仓合约数和交易量/未平仓合约数比率三个指标衡量。研究发现,现货市场波动率的增加反映了套期保值需求,期货市场波动率增加反映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均与三个交易活跃性指标存在正向关系,并且波动率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连续性波动而非跳跃波动引起的;流动性的提高会促进交易额和未平仓合约数增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陈晓杰
一、引言我国的股指期货即将由仿真交易进入到正式开市交易阶段。仿真交易应该为正式交易提供重要的完善市场风险管理的信息和启示。价格(波动)的合理性既是观察市场风险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影响市场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从价格入手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意义重大。目前,尚未发现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价格区间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博
本文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数据,选取华安上证180ETF作为现货组合,运用OLS、VAR、VECM、GARCH等不同模型进行套期保值的实证分析。通过"风险最小化原则"和"效用最大化原则"分别比较不同模型的套期保值绩效,发现在样本内GARCH模型降低风险的效果最明显,OLS模型则可使得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最大化;而对样本外数据,两原则一致认为VECM模型套期保值绩效最优。并给出投资者选择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的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