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4)
- 2023(10671)
- 2022(9400)
- 2021(8913)
- 2020(7445)
- 2019(17325)
- 2018(17286)
- 2017(34101)
- 2016(18313)
- 2015(20536)
- 2014(20337)
- 2013(20305)
- 2012(18561)
- 2011(16592)
- 2010(16230)
- 2009(14711)
- 2008(14286)
- 2007(12276)
- 2006(10628)
- 2005(9078)
- 学科
- 济(74396)
- 经济(74311)
- 管理(55215)
- 业(53138)
- 企(45526)
- 企业(45526)
- 方法(37268)
- 数学(32636)
- 数学方法(32296)
- 财(20294)
- 农(18753)
- 中国(17075)
- 业经(16196)
- 学(15887)
- 地方(15443)
- 务(14250)
- 财务(14192)
- 财务管理(14174)
- 企业财务(13586)
- 制(12715)
- 农业(12591)
- 贸(12188)
- 贸易(12183)
- 环境(12039)
- 易(11767)
- 理论(11749)
- 和(11554)
- 技术(11531)
- 划(10307)
- 融(9811)
- 机构
- 大学(258546)
- 学院(256380)
- 管理(108199)
- 济(100208)
- 经济(98029)
- 理学(95016)
- 理学院(94012)
- 管理学(92373)
- 管理学院(91909)
- 研究(80660)
- 中国(59171)
- 京(54804)
- 科学(50860)
- 财(45824)
- 所(39462)
- 业大(38917)
- 农(38723)
- 财经(37801)
- 中心(37210)
- 研究所(35994)
- 江(35393)
- 经(34565)
- 北京(34562)
- 范(32791)
- 师范(32521)
- 农业(30192)
- 院(29521)
- 州(29502)
- 经济学(29407)
- 财经大学(28588)
- 基金
- 项目(182920)
- 科学(144333)
- 基金(134241)
- 研究(132679)
- 家(116100)
- 国家(115140)
- 科学基金(100419)
- 社会(83302)
- 社会科(79026)
- 社会科学(79005)
- 基金项目(72796)
- 省(70320)
- 自然(67092)
- 自然科(65573)
- 自然科学(65559)
- 自然科学基金(64382)
- 教育(60389)
- 划(59494)
- 资助(55267)
- 编号(54176)
- 成果(42440)
- 部(40380)
- 重点(39802)
- 创(37843)
- 发(37513)
- 课题(35929)
- 创新(35182)
- 科研(35072)
- 教育部(34873)
- 人文(34368)
- 期刊
- 济(104753)
- 经济(104753)
- 研究(73702)
- 中国(43306)
- 学报(39944)
- 管理(38027)
- 科学(37066)
- 财(34678)
- 农(34455)
- 大学(30256)
- 学学(28588)
- 教育(25379)
- 农业(24381)
- 技术(21546)
- 融(20814)
- 金融(20814)
- 财经(18034)
- 业经(17469)
- 经济研究(16289)
- 经(15139)
- 问题(13871)
- 理论(13813)
- 图书(13726)
- 实践(12858)
- 践(12858)
- 技术经济(12781)
- 科技(12676)
- 业(12068)
- 现代(11703)
- 资源(11457)
共检索到358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德 赵如波
在金融市场典型事实约束下,运用ARFIMA-FIAPARCH-SKST模型对金融收益率和波动率建模,使用EVT模型刻画金融收益的极值尾部,进而运用GAS-T CoPulA模型刻画上证综指隔夜收益与交易收益之间的非线性时变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上证综指隔夜收益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而交易收益波动率则呈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GAS-T CoPulA模型能够准确刻画上证综指隔夜收益与交易收益之间的相依结构;上证综指隔夜收益与交易收益之间的联动效应显著强于两者之间的极值联动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留彦 王一鸣
对于中国股市收益率是否存在周内效应尚缺乏共识。本文采用交叠 ( overlapping)样本方法与分段取样方法 ,通过 GARCH模型 ,检验沪深两市指数收益率的周内效应 ,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 ,中国股市的早期阶段 (大约 1 994年前 )周一的收益率显著为负 ,而中间更长时期存在显著的周五正收益 ,不过这种“周五效应”从 1 998年左右开始趋于弱化。第二 ,无论是周五的高收益还是周一的低收益 ,都不是源于风险溢价的变化。因为周五的收益波动幅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周一的波动幅度反而较高 ,我们认为后者是由于周六和周日两个非交易日里也有信息为交易者吸收所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兵 薛冰
本文通过对T+1交易制度下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以及对A股市场收益的实证检验,发现隔夜收益率与T+1交易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T+1交易制度下,中国沪深A股市场整体隔夜收益率为负的现象十分稳定、显著,并且低隔夜收益率的股票在未来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由市场投资组合、规模因子和隔夜收益率因子组成的三因子模型对于中国A股市场收益的解释力更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聪 张睿
有证据显示,交易者的异质性行为导致美国股市中不同特征的股票收益或者来源于日内收益或者来源于隔夜收益,表现出日内—隔夜争夺现象,利用这一现象的日内—隔夜交易策略能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考虑到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限制了这种交易策略的适用性,本文用大连商品交易所六个有代表性的商品期货品种对这种日内—隔夜交易策略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存在日内—隔夜争夺现象。第二,针对该现象设计出的日内—隔夜交易策略可以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第三,考虑市场状态的增强型日内—隔夜交易策略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更高收益,能够完胜买入持有策略。第四,扣除交易成本后,增强型日内—隔夜交易策略仍然能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
关键词:
日内收益 隔夜收益 商品期货 交易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泓阅 刘天际 徐邵军
本文对“股吧”交易时间段和非交易时间段发布的帖子总数、阅读量以及评论数进行文本计算,得到盘中和隔夜舆情相对情绪强度和舆情传播强度指标,并以此为研究目标,建立门限回归模型,揭示隔夜舆情相对情绪强度和股票开盘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隔夜舆情相对情绪强度对股票开盘收益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当隔夜舆情相对情绪强度从绝对消极向绝对积极转变时,其对开盘收益率的影响会经历“负向影响——温和的负向影响——恶劣的负向影响——显著的正向影响”的过程。此外,本文证明了确切的消极舆情并没有引发市场恐慌,但在舆情态度不明确条件下,容易引发交易者猜忌而造成开盘收益率崩盘和抛售行为。
关键词:
隔夜舆情 相对情绪强度 非对称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储小俊
现有关于流动性溢价的研究多隐含假定流动性和收益存在线性关系,且假定流动性对收益的影响关系保持不变。文章放松这两个假设条件,运用时变Copula方法、研究了流动性与收益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A股的收益和流动性的尾部相关性存在非对称性,且具有动态性。上尾的相关系数大于下尾的相关系数,意味着收益和流动性同时大幅增加的概率很大,但同时降低的概率则几乎为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清源 魏先华 王霦
本文以沪市市场动量策略收益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动量收益进行隔夜和日内的分解,发现隔夜收益是沪市市场动量策略收益的主要来源,而日内反转则是沪市整体反转特征的"推动者"。通过FF三因子在隔夜和日内时段的分解,以及异质投资者对动量策略倾向性差异的分析,我们证明风险补偿理论和投资者异质性是解释沪市"隔夜动量、日内反转"现象的重要来源。中小投资者需警惕机构投资者带来的日内反转效应,以防承受超过10%的年化动量损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凯 肖欣荣 刘岳
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离不开符合中国情况的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特殊的信息披露制度(龙虎榜),从投资者有限注意和信息传递两个角度研究"龙虎榜"上榜事件对股票隔夜收益的影响。运用分组回归、倾向得分匹配等实证方法对中国A股日度交易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龙虎榜"事件导致次日更频繁的交易行为,且对不同投资者的交易方向影响不同;榜单披露的营业部资金流向影响投资者次日交易倾向,导致上榜股票呈现异常隔夜收益;"龙虎榜"效应在周末时段弱于普通隔夜时段,且机构持股比例和分析师关注更多的股票有更弱的上榜效应;不同上榜类型向投资者传递了不同信息,导致隔夜收益的表现不同,异常隔夜收益是投资者有限注意力和信息传递两个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孝华 宋庆阳
笔者使用中国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1990—2013年的日数据和周数据,运用改进的自动混合Box-Pierce检验,原始自助法自动方差比检验和广义谱检验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可预测性,同时使用滚动子样本窗口检验了收益可预测性的时变特征。研究发现,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驱动着收益可预测性。大多数时候收益是不可预测的,一些统计显著的收益可预测性时段主要和金融危机、政策巨变等重大外因事件有关。研究结果支持适应性市场假说,即变化的市场环境驱动着收益可预测性等关键市场特征。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比,适应性市场假说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股市市场效率的动态演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杰 文欣玥
资产定价领域已成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因子模型不同,本文提出了加权非线性因子模型,将公司特征的未知函数作为因子载荷,时变的因子收益作为权重,研究股票超额收益率与公司特征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及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度。选取1995年7月—2020年6月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考虑公司规模特征、价值特征和动量特征,采用核函数回归方法同时估计出因子载荷和因子收益,结果发现三个特征都是显著的,并且动量特征与收益率成非线性关系。此外,与美国股票市场相比,本文模型更加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解释力度更强;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相比,本文估计误差更小。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基本面分析和因子投资策略领域中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孝建 菅映茜
本文研究了2008年-2010年期间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的以隔夜SHIBOR为标的的境外无本金交割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和境内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的联动效应,通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BEKK-GARCH(1,1)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发现:境内外市场之间无明显的报酬溢出效应;仅3个月期境内外市场存在显著双向波动溢出,其他期限均表现为境内对境外的单向波动溢出;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期限境内外利率互换报价基本保持同向变化,但关系不稳定;央行基准利率的调整事件对相关系数的变化方向有显著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长治 方芳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选取200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美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一、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存在"反转"现象,即美国投资者情绪会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有负向冲击,后转为正向影响。二、以2011年为临界点,美国投资者情绪传染所需的时间缩短,上述负向冲击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月,正向冲击的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负债"项目的规模越大,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力越强,表明资本流入和跨境资产配置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市场的机制之一。四、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可通过中国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投资者情绪传染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股市的另一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胜柏 李艳红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联系日益紧密。自2004年1月到2010年6月,全球经济经历了稳定增长、急剧衰退、缓慢复苏三个过程,同样在股市中也得到反应。文章以代表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和代表全球股市的道琼斯指数为变量,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周期、急剧衰退阶段、缓慢复苏阶段全球股市对中国股市单方面格兰杰原因,但在稳定增长阶段,两者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中国股市 全球股市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边江泽 赵震宇
本文以中国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封闭式基金、交易所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为例,借助微观市场结构的模型,分析基金自身的交易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本文证明2006年7月的基金改制事件提高了基金市场有效性。具体表现在这些基金的交易成本与相应时段内代表公司经营能力的累积净值和市场回报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经典金融理论不同的是,我国二级市场交易基金(主要是封闭式基金)的交易成本和业绩波动率呈负相关的关系。本文认为这说明在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存在"炒作"现象。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给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勇 周宏
在GARCH-M模型框架下,本文通过不同的模型研究了作为新兴市场的上海股票市场股票日超额收益率条件均值和条件波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表明,在股票超额收益率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之间都存在一种正的关系。上海股票市场日超额收益率波动表现出非对象现象,且波动模式表现为持续时间长,幅度相对比较缓和的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无风险利率可以显著解释日超额收益率的条件方差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