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
2023(1224)
2022(1015)
2021(1050)
2020(925)
2019(2220)
2018(2124)
2017(4259)
2016(2355)
2015(2570)
2014(2506)
2013(2573)
2012(2557)
2011(2220)
2010(2191)
2009(2042)
2008(2246)
2007(1889)
2006(1694)
2005(1666)
作者
(6473)
(5542)
(5434)
(5260)
(3831)
(2780)
(2469)
(2210)
(2068)
(2012)
(1991)
(1837)
(1827)
(1823)
(1806)
(1802)
(1726)
(1725)
(1584)
(1561)
(1355)
(1346)
(1315)
(1307)
(1285)
(1251)
(1213)
(1161)
(1161)
(1136)
学科
(11717)
经济(11702)
(9136)
(8245)
企业(8245)
管理(8181)
方法(5867)
数学(5629)
数学方法(5611)
(5055)
(4519)
财务(4519)
财务管理(4518)
企业财务(4475)
地方(3474)
(3003)
(2702)
(2293)
体制(1947)
业经(1922)
市场(1879)
农业(1765)
中国(1536)
城市(1525)
土地(1445)
(1376)
金融(1376)
(1360)
地方经济(1269)
公司(1232)
机构
大学(32683)
学院(32658)
管理(13612)
(12893)
经济(12658)
理学(11712)
理学院(11567)
管理学(11354)
管理学院(11294)
研究(9998)
中国(8724)
(7820)
(7540)
财经(6030)
科学(5800)
(5598)
中心(5528)
(5268)
北京(5202)
(4930)
(4774)
财经大学(4694)
(4655)
(4443)
业大(4380)
研究所(4055)
商学(3969)
(3948)
商学院(3942)
金融(3875)
基金
项目(20778)
科学(16686)
基金(15995)
研究(13955)
(13541)
国家(13420)
科学基金(12284)
社会(9141)
基金项目(9014)
自然(8997)
自然科(8816)
自然科学(8810)
社会科(8707)
社会科学(8704)
自然科学基金(8677)
(6927)
资助(6875)
(6703)
教育(6417)
编号(5401)
(4863)
重点(4339)
教育部(4235)
人文(4166)
(4114)
科研(4095)
成果(3990)
大学(3982)
创新(3872)
(3853)
期刊
(14843)
经济(14843)
研究(9789)
(7421)
中国(6442)
(5596)
金融(5596)
管理(4755)
学报(4292)
科学(4285)
(3911)
财经(3418)
大学(3353)
学学(3310)
(2796)
财会(2613)
农业(2515)
理论(2347)
会计(2154)
资源(2151)
实践(2136)
(2136)
问题(2127)
业经(2049)
经济研究(1922)
技术(1892)
(1831)
城市(1725)
现代(1718)
通讯(1701)
共检索到51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2015年6月15日至7月9日的17个交易日,中国股市连续暴跌,其中上证指数跌幅为32%,中小板跌幅为39%,创业板的跌幅更是达到42%,并出现了上千只股票连续数日跌停的现象,表明股市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并殃及债券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及外汇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擎  
本文运用经验分布函数对中、美、英、日四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进行了界定,并对四国股市暴涨暴跌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相比其它三国,中国股市在过去15年间成长性最强,暴涨暴跌的幅度最大,表现出较强的"政策驱动型"特征。美、英、日股市的暴涨暴跌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和事件驱动型"特征。英国和美国股市波动呈现出较强的同步性,但日本股市波动较为独特。政策建议上,各国应通力合作,以应对全球系统性风险对股市的影响;中国政府应加强股市的市场化建设,同时谨慎开放资本市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世飞  
股市最本质功能是交易功能,"流通性"是其存在的基础。不管主导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多么先进,如果一个市场缺乏流通性,暴涨暴跌还是在所难免的。流通性缺乏是股市暴涨暴跌的直接原因,为保持股市充足的流通性,需要建立一套制度来不断地消化吸收股市中的买卖净差额或使股市中的买卖净差额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水平,从而使股市在短期内供求基本平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静  
股市作为反映国家经济的晴雨表,维持股市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股市自1990年12月诞生以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18年。股市18年的成长,也是股市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国股市经过了两年的股改,终于解决了长期来未解决的非流通股问题。本文就中国股市最近出现的一轮暴涨暴跌的行情,分析了中国股市制度存在的缺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永宏  穆金旗  赵婷婷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增持或减持股票如何影响股价极端波动现象的发生。结果表明:大股东交易强度提升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风险,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大股东减持而非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层权力越小,则大股东交易对股价极端波动风险的影响越显著;较高比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独立董事设置能够有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削弱大股东交易对股价极端波动风险的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大股东交易行为、维护股票市场稳定运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完善规制大股东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防范内幕交易,避免大股东集中、大幅、无序减持股票对市场稳定带来冲击;第二,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三,推动上市公司吸引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优化公司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机制,以实现对大股东行为的有效制衡和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张贻军  刘淳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稳定的影响日益壮大和深远。本文基于2007年6月到2008年12月"赢富"数据库机构投资者的日持仓数据,从市场和个股两个层面对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暴涨暴跌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是股市暴涨暴跌的助推器。机构投资者的助推行为是由于基金持有人不断申购或赎回带来的被动行为和机构投资者利用市场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偏差进行主动理性投资行为的叠加结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丛琳洁  米致远  
本文基于软信息不对称视角,以地理距离衡量由“软信息”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股价暴涨暴跌的成因。研究发现:地理距离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次数,即软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暴涨暴跌的可能性越大;投资者调研活动在地理距离影响股价暴涨暴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属于沪(深)港通标的、机构持股比例低和信息披露考核差的上市公司,地理距离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的可能性。本文对于拓展软信息不对称相关研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勇  潘冬涛  曾兆祥  
采用具有相互刺激特征的Hawkes过程探究美元指数与原油价格暴涨暴跌的交互刺激作用。结果表明:在暴涨暴跌幅度均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基础上,Hawkes过程对美元指数与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均拟合得较好;美元指数和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具有明显的自我刺激效应,且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会单向刺激美元指数暴涨暴跌的发生,即交叉刺激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同时,实证发现Hawkes过程对美元指数与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的预测能力要优于泊松过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文宁  龙文  
将生物信息学中的序列比对方法引入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捕获变量的大尺度特征,抑制噪声,并能从不同角度挖掘系统的隐含模式,且无需过度的前提假设。本文在已有序列比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用于金融序列比对的打分矩阵的构造方法,即相似度导向型矩阵和目的导向型矩阵,前者侧重于反映历史数据信息,可用于发现序列的对应模式,后者考虑对序列进行比对的目的,可用于提取序列的特征片段。应用该方法,本文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跌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印证了将该方法引入金融领域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文宁  龙文  
将生物信息学中的序列比对方法引入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捕获变量的大尺度特征,抑制噪声,并能从不同角度挖掘系统的隐含模式,且无需过度的前提假设。本文在已有序列比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用于金融序列比对的打分矩阵的构造方法,即相似度导向型矩阵和目的导向型矩阵,前者侧重于反映历史数据信息,可用于发现序列的对应模式,后者考虑对序列进行比对的目的,可用于提取序列的特征片段。应用该方法,本文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跌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印证了将该方法引入金融领域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昊宇  杨晓光  叶彦艺  
本文利用2006年至2015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在抑制股价暴涨、暴跌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增加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暴涨、暴跌的发生,而且抑制作用对于暴跌现象更为显著,在股权结构更集中、信息透明度更高及市场波动率更大的股票中更为显著。实证结果丰富了对机构投资者通过发挥监管作用稳定市场的相关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昊宇  杨晓光  叶彦艺  
本文利用2006年至2015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在抑制股价暴涨、暴跌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增加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暴涨、暴跌的发生,而且抑制作用对于暴跌现象更为显著,在股权结构更集中、信息透明度更高及市场波动率更大的股票中更为显著。实证结果丰富了对机构投资者通过发挥监管作用稳定市场的相关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最近一个时期,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对市场物价形成较大的冲击,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价格主管部门及时出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投机,解决现存的问题,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当前下一步的任务,应在前一段取得效果的基础上,以疏导为主,标本兼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林薇  
日本东京股市1986年后大幅度攀升,股价上涨率数倍于实际经济增长率,形成虚拟资本脱离实际经济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现象。进入90年代后,日本股市暴跌,陷入大萧条达两年半之久。这次日本股市的大动荡,反映了走向成熟经济的国家,在建立资本形成制度的过程中,社会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相关运动的规律;同时也暴露了日本长期泡沫经济过程中金融业以及企业资产经营中蕴含的问题。日本股市的大萧条是证券市场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向实际经济的靠拢。本文试从日本80年代股市膨胀的经济背景、股市大萧条的根本原因以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