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7)
2023(9168)
2022(7612)
2021(7328)
2020(6127)
2019(14057)
2018(13489)
2017(26244)
2016(14630)
2015(16040)
2014(16194)
2013(16098)
2012(15267)
2011(13465)
2010(13813)
2009(12502)
2008(13085)
2007(11605)
2006(10311)
2005(9386)
作者
(41732)
(34895)
(34762)
(33191)
(22647)
(16734)
(15679)
(13366)
(13193)
(13019)
(12037)
(11731)
(11508)
(11387)
(11169)
(10638)
(10376)
(10347)
(10240)
(10208)
(8730)
(8681)
(8454)
(8203)
(7982)
(7902)
(7895)
(7655)
(7162)
(7084)
学科
(54859)
经济(54779)
管理(47109)
(46731)
(37443)
企业(37443)
(34848)
方法(24512)
数学(21854)
数学方法(21567)
(18184)
(17231)
财务(17214)
财务管理(17164)
企业财务(16556)
中国(15954)
(15305)
财政(13506)
(12635)
地方(12485)
农业(12231)
业经(11257)
收入(10970)
(10918)
(10432)
银行(10412)
(10338)
(10110)
(9813)
(9418)
机构
学院(205697)
大学(205516)
(84720)
经济(82914)
管理(77097)
研究(71637)
理学(66097)
理学院(65330)
管理学(64143)
管理学院(63753)
中国(55548)
(51638)
科学(43668)
(43460)
(37164)
财经(36781)
(35225)
(33497)
研究所(33124)
中心(32770)
(32579)
业大(28916)
北京(27507)
农业(27504)
财经大学(27217)
(26839)
师范(26582)
经济学(26417)
(25659)
(25659)
基金
项目(132725)
科学(104952)
基金(98037)
研究(95891)
(85651)
国家(84899)
科学基金(72665)
社会(61333)
社会科(58223)
社会科学(58206)
基金项目(51060)
(49800)
自然(47659)
自然科(46606)
自然科学(46587)
自然科学基金(45785)
教育(44079)
(43153)
资助(41413)
编号(38098)
成果(32632)
(30289)
重点(29829)
(27544)
(27167)
(27041)
课题(26741)
教育部(25881)
科研(25787)
国家社会(25515)
期刊
(95286)
经济(95286)
研究(64946)
(45317)
中国(41254)
学报(33281)
(31461)
科学(29558)
管理(27336)
大学(25151)
(23904)
金融(23904)
学学(23614)
农业(21106)
教育(19300)
财经(18954)
(16105)
经济研究(15882)
技术(14553)
业经(14204)
问题(12327)
财会(11270)
会计(10786)
(10594)
(10498)
(10187)
理论(9604)
统计(9415)
图书(9206)
现代(9101)
共检索到31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枫  
一、问题的提出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它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贝政新  韦伟  王世文  
股票已是中国居民主要的财富之一,股票投资也理应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股票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居民收入多元化和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低投资回报率、低现金分红比率、高市盈率和偏高的市场风险等现状,弱化了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实证研究也表明股票投资收益率、现金分红同居民财产性收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相关性不够显著。股票市场投资增值功能缺失、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股票投资主体的不成熟和股票市场投资工具单一化是造成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贡献不足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强  王明华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而在财产性收入中,城镇居民有近40%的家庭参与股票投资,股票在中国的金融资产中比重逐年上升,股市己成为多数城市居民的重要理财方式。从总体上看,股票投资增加了少数城市居民的收入,也是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众多的中小散户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低投资回报率、低现金分红和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性,在股票投资中受损的比例高于70%,只有10%左右的投资者从股票投资中获利,从而形成城市家庭财富的再分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增加居民收入成了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不仅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余劲松  
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参与股市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测算,并实证检验了其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参与广度和深度对财产性收入提高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居民股市参与广度的影响总体服从倒"U"型特征。同时,房产价格和收入分配差距也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远没有理顺,也影响着政府间支出和事权责任划分。本文在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框架下,对中央企业为中央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中央企业,这与其划入了较多的"中央专属"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这一安排违背了税收分配的"受益原则",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未来需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受益原则"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做出新的变革,以适应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金向鑫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居民财产性收入呈增加的趋势,但因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投资理财的渠道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为此提出保证经济快速发展、慎选金融投资理财产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大财产保障力度、增强财产保险意识,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等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兆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特征、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中信  彭屹松  
财产性收入是财产所有人通过行使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能而获得的相应收益。文章试图用现代财权流理论分析建国以来城乡居民财产性权利的演变过程,指出居民财产性收入低位徘徊和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不在于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在于政府财产性权利过大与居民财产性权利过小的矛盾,为了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就应该改变当前的权力关系,扩大居民的财产权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颖  
劳动者语言能力是其技能的外在体现之一。本文通过使用CGSS2010年的数据,测度并分析了劳动者语言能力对收入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和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劳动者语言能力对收入的影响程度约为11.62%~15.60%,克服内生性和样本自选择问题后的结论依然稳健。(2)就这种影响的效应而言,中东部地区和平均收入组以上更为明显。就细分的语言能力而言,英语能力的溢价高于普通话,同时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溢价显著高于听力能力的溢价。(3)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在于较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劳动者节约搜寻工作的时间,通过提高就业的机会成本来增加自身收入。这种影响机理容易被微观个体学习,因此劳动力市场上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且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一变化和发展趋势符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文章就此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就拓宽投资渠道,努力创造一个让居民稳定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环境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股市: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大陆股市开始活跃,沉寂多年的居民股票投资热情得到空前释放和增长。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约1.3亿户,总市值约26.26万亿元,其中总流通市值约8.3万亿元。可以说,近年来人们领略财产性收入的魅力首先就是来自股市的"赚钱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财产性收入是自然人通过对个人财产的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权能的行使,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出租、股利分红和金融资产投资增值等方式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居民积攒一定财富后,财产性收入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建江  刘怀德  
股市的持续繁荣 ,通过增加投资者财富 ,刺激消费增长 ,改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扩大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通过改变储蓄结构 ,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弥补经济增长的资金缺口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通过平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优化存量与增量资源的配置 ,使一国潜在的 GNP扩大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但股市的过度膨胀亦可能导致“泡沫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为此 ,我们应该在积极发挥股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 ,控制证券市场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明礼  章壮洪  
我国股市募集资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孰大孰小,是经济学界和企业界一直关心的话题。本文则在对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数量态势估计基础上,分析募集资金对GDP的贡献的关联性,探索具体测算方法。结论认为我国股市规模小,募集资金数量少,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是非常明显;还认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GDP直接贡献的测算方法,用新增加净利润则更为合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