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1)
- 2023(16578)
- 2022(14379)
- 2021(13719)
- 2020(11460)
- 2019(26746)
- 2018(26314)
- 2017(49813)
- 2016(26665)
- 2015(30266)
- 2014(29878)
- 2013(29530)
- 2012(27092)
- 2011(24262)
- 2010(23750)
- 2009(21722)
- 2008(20996)
- 2007(17671)
- 2006(15212)
- 2005(13290)
- 学科
- 济(109912)
- 经济(109788)
- 管理(75594)
- 业(72041)
- 企(59419)
- 企业(59419)
- 方法(53591)
- 数学(47667)
- 数学方法(47108)
- 中国(30477)
- 农(28427)
- 财(28186)
- 业经(23053)
- 学(21776)
- 贸(21498)
- 贸易(21490)
- 易(20881)
- 地方(20219)
- 制(19029)
- 农业(18876)
- 务(17808)
- 财务(17737)
- 财务管理(17706)
- 企业财务(16895)
- 和(16507)
- 环境(16282)
- 理论(15992)
- 融(15763)
- 金融(15761)
- 技术(15693)
- 机构
- 大学(374172)
- 学院(370176)
- 济(155123)
- 经济(152244)
- 管理(149531)
- 理学(130780)
- 理学院(129342)
- 管理学(126974)
- 管理学院(126323)
- 研究(125541)
- 中国(95503)
- 京(79756)
- 科学(76139)
- 财(68563)
- 所(61548)
- 中心(57713)
- 农(56591)
- 研究所(56495)
- 财经(56238)
- 业大(53960)
- 经(51655)
- 北京(50695)
- 江(50139)
- 范(48045)
- 师范(47637)
- 经济学(47306)
- 院(45896)
- 农业(44236)
- 经济学院(42692)
- 财经大学(42427)
- 基金
- 项目(261061)
- 科学(206821)
- 基金(193212)
- 研究(189121)
- 家(168426)
- 国家(167109)
- 科学基金(144647)
- 社会(121277)
- 社会科(115035)
- 社会科学(115006)
- 基金项目(102394)
- 省(97502)
- 自然(94868)
- 自然科(92756)
- 自然科学(92732)
- 自然科学基金(91062)
- 教育(86482)
- 划(83652)
- 资助(80178)
- 编号(75969)
- 成果(59823)
- 部(58586)
- 重点(57850)
- 发(54225)
- 创(53863)
- 课题(50840)
- 国家社会(50746)
- 教育部(50648)
- 科研(50325)
- 创新(50308)
- 期刊
- 济(161032)
- 经济(161032)
- 研究(108500)
- 中国(67953)
- 学报(57579)
- 科学(54267)
- 管理(53756)
- 财(51432)
- 农(49580)
- 大学(44497)
- 学学(41809)
- 教育(36525)
- 农业(35029)
- 技术(31653)
- 融(30633)
- 金融(30633)
- 经济研究(27624)
- 财经(27114)
- 业经(25292)
- 经(23183)
- 问题(20735)
- 图书(19499)
- 业(18784)
- 理论(18462)
- 技术经济(17589)
- 贸(17405)
- 统计(17293)
- 资源(17133)
- 科技(16829)
- 实践(16687)
共检索到53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伊 王文璐
本文基于2008年一季度到2012年四季度的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证综合指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关数据,对股市波动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检验和识别,并通过进行平稳性分析、协整分析、脉冲函数响应分析以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引入基于ARCH模型的非对称模型,对我国股市波动与居民消费非对称性反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非常微弱,并且存在较强的不对称性。这一结论对国家今后完善股市的制度化建设,带动居民消费的相关经济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股市波动 居民消费 非对称反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快速增加,但我国股市大涨大跌、波动幅度较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波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影响股市波动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减轻我国股市波动幅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资金规模 股市波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青 梅强 王娟
文章以1997年1月2日至2007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为样本,根据股指波动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运用EGARCH和TARCH模型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生成机理,提出基于股市波动非对称性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为政府监管股票市场、制定股票市场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分析思路和模式,为投资者预测并规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路胶 赵华
不同学者以相同的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借助于GJR-GARCH和EGARCH,以一定的样本为初始样本,然后逐个扩大样本容量,研究样本的变动对结论造成的影响,得出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杠杆效应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东洋 杨永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炜 黄炎龙 宋伶俐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步发展及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所呈现的非对称性效应是否会发生逆转引人关注。本文运用不同的GARCH类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TARCH、PARCH以及非对称CARCH模型),选取1998年1月5日至2006年11月6日上证综指的日收盘价格指数数据,分析和验证了股票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效应。结果表明,上海股市股票收益波动仍然具有非对称性,即利空消息对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大于同等程度的利好消息,从而验证了非对称效应的不可逆转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强 叶阿忠
本文通过构造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模型,发现股市收益波动是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子,而股市收益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股市正财富效应的发挥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经济风险大小;并依据模型分析了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征。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结论,且发现股市收益产生的影响随着时滞的增长将变得更加不确定。
关键词:
边际消费倾向 股市财富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涤新 刘正雄 徐忠亚
通过添加股市波动和股市流动性指标,从牛市和熊市、消费类别及地区差异视角研究股票市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异质特征,以及利用2002-2012年省际面板季度数据研究后发现:股票市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着省际差异;当期股市收益对居民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高弹性消费类,居民具有将股市收益用于未来消费而不是当期消费的特征;股市波动对居民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按消费分类来看,它对高弹性消费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低弹性消费类的影响不显著;股市流动性对居民总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与高弹性消费类显著正相关,但对低弹性消费类的影响不显著。同时还发现,牛市、熊市对居民消费存在异质性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旭旦
股票市场季节性波动是股票投资收益的短期波动理论 ,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的股票市场中存在。通过对我国股市 1 992至 2 0 0 1年的实证研究 ,发现我国股市出人意料地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波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汤杰 王冬吾
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结构性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探寻了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来源。首先利用SVAR模型将油价波动分解为供给、需求和预防性购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发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GARCH非对称模型检验及其信息影响曲线结果显示供给和预防性购买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是对我国股市的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油价波动策略时,区分油价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政府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奚峰 王国松
本文基于EGRACH模型,利用高频数据,实证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非对称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股指期货初期股指期货对股市的波动有放大作用,在远期降低了非对称性波动,具有稳定股市的功效。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非对称波动 EGRACH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杰 蒋艳霞
本文采用EGARCH和GJR-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动态。通过利用消息影响曲线,作者发现,中国股市对好消息的反应要大于坏消息。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涨跌幅限制的取消和B股对国内投资者的开放,收益序列的不对称性和持续性逐渐减弱。
关键词:
波动 不对称 价格限制 消息反映曲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虎 周迪
基于非参数高频数据的跳跃检验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将股指收益和波动都分解为正负方向的连续、跳跃成分,并对2003—2012年上证指数的风险与收益关系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跳跃发生天数占总天数的11.99%,平均跳跃强度为1.1次,正负跳跃存在非对称性,负向(向下)跳跃对跳跃方差的贡献比正向(向上)跳跃大;已实现方差在不同时间范围对收益都没有解释效力,分解的各风险因子只在中期(一周)对收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不同成分的风险收益权衡关系是不一致的,各上行风险都得到负的风险溢酬,而各下跌风险都得到正的风险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科 林洪
文章以上证综指2000年到2008年高频数据为例,基于Dufour、Taamouti(2010)测量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收益率与波动率的向量自回归线性模型,用来测量和比较了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率之间的动态杠杆效应、波动率反馈效应等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无论是对已实现波动率还是对二次变差前三天都有较强的动态杠杆效应,而波动率反馈效应在所有的时间跨度上都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收益率和波动率之间的瞬时因果关系在有些时间跨度上较显著。
关键词:
杠杆效应 波动率反馈效应 因果关系测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春峰 张驰 房振明
本文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异质波动性问题。主要从异质波动性的识别与分布,异质波动性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异质波动性是否被充分定价等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股票异质波动性问题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这其中也包括异质波动性对股票收益影响问题。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数量方法,显著地得到了中国股票市场中异质波动性水平,并以此分析了异质波动性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证明股票异质波动性水平是投资者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因素有多重要——基于1997-2012年季度数据和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效应经济周期非对称性实证研究——基于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
资产价格波动、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基于2000~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于季度数据的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异质性分析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基于2001-2008年季度数据的分析
人民币境外存量与汇率互动关系研究——基于2004~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市场机制不完善、投资者过度反应与股市波动非对称性——基于大陆、香港和美国市场的分析
居民家庭资产与消费的变动关系:基于1999-2009年城镇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
汇率波动对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基于23个新兴市场国家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
中国潜在GDP估计的比较研究——基于1952-2008年度和季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