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
2023(1626)
2022(1332)
2021(1367)
2020(1164)
2019(2806)
2018(2807)
2017(5751)
2016(3148)
2015(3468)
2014(3335)
2013(3386)
2012(3270)
2011(2818)
2010(2747)
2009(2553)
2008(2647)
2007(2314)
2006(2061)
2005(1941)
作者
(8228)
(6986)
(6782)
(6618)
(4706)
(3418)
(3106)
(2802)
(2628)
(2522)
(2503)
(2377)
(2286)
(2269)
(2255)
(2204)
(2190)
(2188)
(2010)
(1947)
(1702)
(1698)
(1649)
(1648)
(1599)
(1554)
(1527)
(1452)
(1410)
(1402)
学科
(15525)
经济(15506)
(10316)
管理(9536)
(9145)
企业(9145)
方法(8275)
数学(7970)
数学方法(7952)
(5524)
(4719)
财务(4717)
财务管理(4716)
企业财务(4660)
地方(3646)
(3458)
(3363)
中国(2820)
(2555)
市场(2526)
(2513)
劳动(2510)
(2449)
业经(2321)
体制(2064)
农业(2029)
(1915)
金融(1915)
(1744)
城市(1658)
机构
大学(42437)
学院(42209)
(18068)
经济(17792)
管理(17221)
理学(14954)
理学院(14801)
管理学(14503)
管理学院(14434)
研究(12446)
中国(10991)
(9645)
(9573)
财经(7865)
(7305)
科学(7053)
中心(6748)
(6300)
北京(6272)
财经大学(6146)
(5889)
(5850)
(5796)
经济学(5723)
业大(5615)
经济学院(5233)
(5224)
(5086)
研究所(5070)
商学(5059)
基金
项目(27250)
科学(21883)
基金(21000)
研究(18593)
(17743)
国家(17596)
科学基金(15985)
社会(12491)
社会科(11918)
社会科学(11914)
基金项目(11572)
自然(11250)
自然科(11039)
自然科学(11035)
自然科学基金(10858)
资助(9213)
(9164)
教育(8703)
(8621)
编号(7279)
(6453)
教育部(5711)
重点(5611)
人文(5582)
成果(5487)
大学(5431)
科研(5368)
(5335)
创新(5033)
国家社会(4959)
期刊
(19228)
经济(19228)
研究(12287)
中国(9576)
(8752)
(6677)
金融(6677)
管理(6131)
学报(5543)
科学(5260)
(4779)
大学(4488)
学学(4426)
财经(4421)
(3661)
农业(3094)
经济研究(2917)
理论(2911)
技术(2768)
问题(2721)
财会(2691)
业经(2663)
实践(2607)
(2607)
资源(2565)
统计(2314)
(2265)
会计(2251)
现代(2099)
价格(1919)
共检索到64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7月23日以来,中国股市一反几年的上扬走势,几个交易周急剧下落,上证指数从2300点左右跌至1800点以下,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来笔者近来工作极为紧张,没有时间参与股市问题的讨论,但一些媒体似是而非地报道了笔者的一些所谓观点,甚至个别媒体在没有以任何方式采访我本人的条件下,信誓旦旦地在“本报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会诊中国股市”之名下以“王国刚:变卖家当还债顺理成章,无需理会私募基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晔  
本文通过对自2005年以来流动性变动的阐述,指出流动性变动与股市巨幅波动之间具有同步相关性,进而分析了央行在控制流动性政策方面的不足以及流动性变动给股市带来的负面冲击,最后提出化解流动性变动影响股市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忠群  任志宏  
本文基于信息分解的分析方法,认为在股票内在价值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非实在型信息的变化,也会使股市剧烈波动。同时本文提出市场自我加速变化的观点,建立了基于自加速的预期变化模型,并以中国股市近两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讨论了其中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佑常  
作者对发达股市相隔近60年的两次有全球性影响的波动作了比较和分析,并分析了新兴股市的一般特征及其典型股灾所反映的一系列问题,概述了我国股市三次波动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外股市波动作了比较,并从中得出了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据说,在海外成熟股市,市场运行要稳定得多。但现在不好说了,因为时代不同了。最近一年,美国股市的波动幅度是惊人的。有人作了一个统计,4月14日之前一年中,道琼斯指数在平均数的上下9.8%之间波动,标准普尔500种指数的波幅则为1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春光  
股票的价格取决于股票的供给和需求,而股票的供求则深受利率影响。利率高,股票供给增加,需求降低,股票价格下跌,这就是股市的利率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却发现我国股市的利率效应并不显著,这可归因于三个制度性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林  
中国股市实际波动率实证研究表明:(1)经实际波动率标准化的收益率序列接近于正态分布;(2)对数实际波动率序列的分布近于正态;(3)实际相关系数序列接近于正态分布;(4)实际波动率序列、对数实际波动率及相关系数序列均具有显著的长记忆特征;(5)不同股票的对数波动率序列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勇  陶醉  
股市的波动性是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关系到投资者进行股票估值和资产配置。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收入差距扩大,全球股市的波动率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各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对股市长期波动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理论分析表明,由于存在参与成本,当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重时,股票市场参与率降低,由此导致风险分担不足,进而当股市发生内生或外生扰动时,将出现较大波动。实证分析发现:一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增加将导致其股市波动加剧,且这一关系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动。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验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场”,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动。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岷峰  陈志宁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其界限是市场失灵的边界,超出这一边界就是"抑制"。我们要辨证地看待我国政策市中的政府干预与抑制。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股市需要救市,而在政府众多的措施中平准基金是短期最有效的。从长期来看,构建一个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完全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做起,才是保证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萌  李金鸽  冯欣  
国际资本流入突停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但资本突停是否会对中国的股市产生同样大的影响?笔者主要以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突停和中国上证综指收益率波动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突停对股市的影响。运用统计模型得到,我国资本流入的突停会对股市波动带来微弱的负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对非贸易外资的严格管制。我国股市的波动与其上期波动的相关性更大,说明我国股市波动惯性较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小丽  王仁曾  
深港通、沪港通的陆续开通将为两地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机遇,是互联互通机制的升级和金融合作的重大突破,也可望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因此,研究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前后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对分析两市的信息传递模式及风险传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实施前后沪深股市与港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波动存在较高的持续性,沪港通开通后波动持续性增强,深港通开通后波动持续性减弱,而恒生指数的波动持续性增强;沪港通开通前,沪深股市与香港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沪港通开通后,存在香港股市到内地股市的显著溢出效应,深港通开通后显著性减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木亚  
利用盲源分离模型和传统金融计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美国股市对中国沪深股市的波动溢出渠道。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股市不会通过三个渠道对中国沪深股市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国际金融危机后,心理预期是上证综指波动的主要渠道,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波动是深证成指波动的主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