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0)
- 2023(16281)
- 2022(13648)
- 2021(12658)
- 2020(10643)
- 2019(24009)
- 2018(23562)
- 2017(45970)
- 2016(24923)
- 2015(27486)
- 2014(27502)
- 2013(26946)
- 2012(25381)
- 2011(22929)
- 2010(23374)
- 2009(22267)
- 2008(21599)
- 2007(19586)
- 2006(17619)
- 2005(16059)
- 学科
- 济(102041)
- 经济(101907)
- 管理(75676)
- 业(74313)
- 企(60958)
- 企业(60958)
- 方法(46271)
- 数学(40819)
- 数学方法(40510)
- 中国(33273)
- 财(32787)
- 融(30484)
- 金融(30476)
- 银(29046)
- 银行(29002)
- 农(28786)
- 行(27974)
- 制(26182)
- 业经(22454)
- 务(21081)
- 财务(21033)
- 财务管理(20999)
- 贸(20907)
- 贸易(20892)
- 地方(20511)
- 易(20316)
- 企业财务(20218)
- 学(19855)
- 农业(19150)
- 体(17481)
- 机构
- 大学(358981)
- 学院(358433)
- 济(153017)
- 经济(149852)
- 管理(137987)
- 研究(120259)
- 理学(118568)
- 理学院(117326)
- 管理学(115560)
- 管理学院(114912)
- 中国(99192)
- 财(77324)
- 京(75074)
- 科学(69817)
- 农(61889)
- 财经(60761)
- 所(60690)
- 中心(57058)
- 经(55257)
- 研究所(54479)
- 江(53743)
- 业大(52036)
- 农业(48797)
- 经济学(47717)
- 北京(47707)
- 财经大学(45305)
- 范(43899)
- 州(43743)
- 师范(43351)
- 经济学院(43296)
- 基金
- 项目(231428)
- 科学(182278)
- 基金(169644)
- 研究(167974)
- 家(147971)
- 国家(146681)
- 科学基金(125546)
- 社会(108582)
- 社会科(103156)
- 社会科学(103133)
- 基金项目(89021)
- 省(88729)
- 自然(80769)
- 自然科(78993)
- 自然科学(78967)
- 教育(77760)
- 自然科学基金(77638)
- 划(75812)
- 资助(70403)
- 编号(67514)
- 成果(55911)
- 部(52515)
- 重点(51799)
- 发(49212)
- 创(48520)
- 课题(47018)
- 教育部(45343)
- 创新(45309)
- 国家社会(44944)
- 科研(44447)
- 期刊
- 济(167491)
- 经济(167491)
- 研究(109087)
- 中国(70647)
- 财(59991)
- 学报(56346)
- 农(55168)
- 融(52944)
- 金融(52944)
- 管理(50682)
- 科学(50134)
- 大学(42757)
- 学学(40742)
- 农业(35914)
- 教育(35267)
- 财经(31415)
- 经济研究(27915)
- 技术(27394)
- 业经(27034)
- 经(26842)
- 问题(22531)
- 贸(20030)
- 业(18155)
- 理论(17967)
- 国际(17928)
- 商业(17066)
- 技术经济(16711)
- 统计(16235)
- 版(16224)
- 实践(15989)
共检索到546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军 王美今
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角度,考察股市政策对风险厌恶的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其结论是:若股市政策不明朗不稳定,过度自信投资者将比理性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更多的股票;若股市政策明朗稳定,过度自信投资者与理性投资者均要比股市政策不明朗不稳定时买入或卖出更多的股票。长期中,过度自信投资者对股市政策的自信程度能够影响两个投资者群体的规模。具体而言,当过度自信投资者更自信时,过度自信投资者群体规模上升;反之则下降。基于此,我国股市低迷的现状得到了言之有据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股市政策 理性投资者 过度自信投资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心丹 王冀宁 傅浩
对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 ,是探究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 ,根据某证券营业部 7894位个体投资者在 1 998年 7月至2 0 0 1年 1 1月期间的交易数据 ,分别对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政策依赖性心理”、“过度自信心理”及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是否损害个人财富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的个体投资者确实存在上述认知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个体投资者 认知偏差 交易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娟 郑振龙 马长峰 林苍祥
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利用A股市场的日内高频数据,研究我国股市涨跌停板制度是否存在“磁吸效应”,从而判断涨跌停板的存在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在面临个股较大涨跌幅时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一,我国A股市场涨跌停板的设定并不会导致投资者流动性风险的增加;二、投资者观察到股价大幅波动时会比较谨慎,涨跌停板的存在抑制了股价波动的进一步增大;三,临近收盘时,如果股价已下跌了较大的幅度,投资者的损失规避交易会造成股价的继续下跌。
关键词:
高频数据 涨跌停 磁吸效应 投资者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价格涨跌停限制作为防止证券市场过度波动、定价偏差,促进证券市场稳定的一种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改进GARCH族模型,利用高频数据考察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存在涨幅的磁吸效应,而跌幅的磁吸效应却不甚明显。这说明涨跌停限制并非具有完全的减小波动性、稳定市场的效用。中国证券市场涨跌停限制磁吸效应的非对称性与中国证券市场限制卖空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特有的交易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涨跌停限制 磁吸效应 改进GARCH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敏
投资者行为通过影响资产定价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传统金融理论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下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不同,行为金融理论在心理学、决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预期效用最大化和有效市场的研究范式,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解释了众多的市场"异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路 韩志萍
中国股市投资者表现出显著的羊群行为,心理因素是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情绪、股票历史收益率和股票规模等也是影响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交易数据,对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特征。
关键词:
个体投资者 羊群行为 股票规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廖昕 陈湘灵 张钰 余越
股票市场中的“过度交易”现象会增加市场波动,进而加剧市场风险。本文抓取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东方财富股吧发帖文本数据,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式构建了1小时的社交媒体投资者高频情绪指标,深入探究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A股市场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能显著地正向影响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行为,同时投资者情绪对机构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的影响强于个人投资者。进一步地,牛市中受投资者情绪影响产生的日内过度交易行为明显大于熊市;并且相较于中小盘股,投资者情绪对大盘股中个人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研究结论对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引导监管机构机制设计、防范我国股票市场过度交易风险等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文津 顾明
自2010年证监会推出融资融券方案以来,A股市场上融资交易和融资余额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目前A股市场上融资余额总量已达到万亿元的水平,对于中国股市的重要性日趋增加。有鉴于此,有必要对杠杆投资者的融资交易行为模式以及其对A股定价机制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杠杆投资者的融资交易行为模式与市场回报率、流动性等重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滞后股票收益与杠杆投资者的净融资交易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杠杆投资者总体而言是追涨杀跌的趋势追逐者。股票价格下跌对融资交易的影响显著大于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且这种不对称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收益而非个股异质性收益所引起的。此外,杠杆投资者的融资交易行为与未来股票周度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主要是由融资净卖出所引起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婷婷 王国松
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统计数据,采用A R-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供应量相关指标对股票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月度数据存在着非对称效应,其对好消息的冲击更敏感;M 1和M 2的波动率都不同程度的改变了股票收益率的非对称性。最后,文章在行为金融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别解释了研究结果。在实证部分,本文尝试性从风险厌恶投资者的价值函数来建立相关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连汇文 车宏生 杨六琴
本文通过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中国证券报及其网站连续进行的全国性股市投资者问卷调查发现,三年来个体投资者的计划操作策略有显著的变化,尤其以计划中长线投资为主转变为计划短线投资为主;持有不同计划操作策略的个体投资者不仅在性别、固定收入以及股龄上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对股市各方面的认知和情绪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个体投资者计划操作策略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股市现状的评价和对股市未来情况的推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大杰 邓勇
本文以Shiller-Sentana-Wadhwani提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使用非对称GARCH模型来拟和波动率的变化对上海证券市场上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论认为,在风险较低的时候,上海证券市场更多的表现出更多的负反馈交易行为,随着风险的增加,表现出正反馈的交易行为。该结论和唐或等人使用GARCH模型拟和市场波动率得到的结论有很大不同:他们认为随着风险的增加,市场更多地表现出正反馈交易行为。上海证券市场的这种反馈交易特征刚好能解释上海股市为何没有在短期内的急剧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