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5)
2023(4165)
2022(3337)
2021(3335)
2020(2744)
2019(6644)
2018(6915)
2017(12996)
2016(7051)
2015(7605)
2014(7778)
2013(7276)
2012(6864)
2011(6229)
2010(6515)
2009(6278)
2008(6572)
2007(5530)
2006(5179)
2005(5003)
作者
(18112)
(15113)
(15099)
(14756)
(10106)
(7302)
(6895)
(5991)
(5619)
(5549)
(5385)
(5198)
(4971)
(4960)
(4957)
(4875)
(4680)
(4380)
(4361)
(4193)
(4022)
(3676)
(3667)
(3591)
(3536)
(3378)
(3279)
(3217)
(3207)
(2953)
学科
(29568)
经济(29517)
管理(21139)
(18717)
(17666)
企业(17666)
方法(11864)
(11663)
(10768)
数学(9753)
数学方法(9661)
(8201)
中国(7608)
体制(7173)
(7038)
业经(6908)
(6686)
财务(6680)
财务管理(6670)
企业财务(6552)
理论(6293)
(6180)
地方(5856)
(5468)
金融(5468)
(5088)
银行(5088)
(4911)
财政(4483)
农业(4361)
机构
大学(99033)
学院(96411)
(40370)
经济(39477)
管理(37959)
研究(32975)
理学(31885)
理学院(31524)
管理学(31079)
管理学院(30857)
中国(26457)
(24402)
(21949)
财经(17894)
科学(17341)
(16332)
(15771)
(15152)
中心(15109)
北京(14561)
研究所(13674)
(13606)
师范(13526)
财经大学(13466)
经济学(12830)
(12509)
(11874)
(11868)
经济学院(11293)
师范大学(11203)
基金
项目(57662)
科学(45891)
研究(44852)
基金(42394)
(35762)
国家(35420)
科学基金(31086)
社会(29377)
社会科(27749)
社会科学(27741)
基金项目(22058)
教育(21142)
(20412)
编号(18904)
自然(18785)
自然科(18342)
自然科学(18335)
自然科学基金(18048)
(18037)
资助(17116)
成果(16958)
(13680)
课题(12774)
重点(12651)
(12477)
教育部(12340)
(12250)
国家社会(12180)
人文(11661)
(11608)
期刊
(50264)
经济(50264)
研究(34982)
中国(22992)
(21197)
管理(14452)
教育(14205)
(12739)
金融(12739)
学报(11815)
科学(11407)
(10922)
财经(10268)
大学(9830)
学学(8991)
(8788)
经济研究(7424)
技术(7213)
业经(6851)
问题(6587)
农业(6537)
图书(6380)
理论(5345)
书馆(5124)
图书馆(5124)
改革(4768)
(4768)
实践(4659)
财会(4659)
(4659)
共检索到15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股权分置改革研究”课题组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几个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流通股含权”说、“合同”说等是不能成立的;从政府政策的公共利益出发,提出了股市公共性学说,强调这一学说是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国斌  杨桂元  
文章主要对股改前后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的动态特征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股市动态特征的影响。文章首先对股权分置改革进行了简单介绍,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以及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能够对股改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了股改前后两个时间段的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收益率的动态特征确实发生了重要转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传锐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喜仓  董小亮  
本文从长期的角度去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美股市的相关性,选取2000年至2010年之间的股价指数,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美股市的相关性不强,但是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和QFII的引入,中美股市的相关性越来越大,中国股市将更大程度地受到美国股市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平  陈永伟  
本文针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市运行的现实,通过对非平稳非线性ARCH模型的扩展,揭示并解释了股市收益波动的特征:短期内波动存在ARCH效应但集聚性相对较弱,这说明中国股市的短期风险在加剧;成交量以非线性逻辑函数予以解释和确定,这意味着股改后中国股市的长期风险在减弱。基于此本文认为,股改后中国尤其应加强短期风险管理,强化对市场的监管,长期风险的减弱意味着股改使股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因而可适时适度扩大股市规模,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减弱短期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杨水清  郭明英  
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经历的一次重大制度性变革,无疑会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证A指和深成A指在股权分置时期和后股权分置时期的波动性,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股权分置改革对上证A指和深成A指的影响是不同的,显著增加了深成A指的波动性,而并未显著增加上证A指的波动性;(2)新信息引起的波动减小了;(3)股权分置时期的杠杆效应很明显,而后股权分置时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杠杆效应,但是并不显著;(4)后股权分置时期的长期波动大于股权分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基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ngle&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对2005~2012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日、周收盘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确认上海证券市场与纽约证券市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该检验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两地股市之间呈现联动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王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佟孟华  
截至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文章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6批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流动性溢价都存在,也就是具有稳定性,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预期收益与换手率的负效应减弱,说明流动性的强弱与流动性溢价有密切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略有增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遥  李朋林  
文章对股改中股市的异常波动现象,通过协整检验和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的实证分析,得出本轮股改中股价下跌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大小非解禁本身,而是由解禁所引起的市场中的恐慌心理。并经进一步的分析可得,股市中恐慌的来源是机构投资者,其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上述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股改中对价设计的不合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克利  
本文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和三因素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所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前后累积非正常收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事件期间市场风险对累积非正常收益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流通股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价支付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鲲  段军山  沈振宇  
本文运用ICSS法则对1992~2012年中国股市波动性突变进行了判别,考察了与股市波动性突变相联系的重大事件,并实证检验了股市波动性突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股市调控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性突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主要分布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期。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没有出现与波动性突变对应的政府直接干预股市的政策事件,而制度完善、经济社会事件及海外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逐渐增强。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告别了传统的以社论、重要讲话等为典型特征的"政策市",短期性、临时性的相机决策型监管战略逐渐向长期、均衡、稳定发展型战略转变。本文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应继续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基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ngle&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对2005-2012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日、周收盘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确认上海证券市场与纽约证券市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该检验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两地股市之间呈现联动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世清  邵宇平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建立以来最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对股市的波动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GARCH模型对2001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的万得全A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区分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重新解读了市场有效性的变化。研究发现:(1)股改的短期效应提高了市场的波动性;(2)股改的长期效应导致了市场波动性的下降;(3)新信息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变小了;(4)冲击对市场影响的长期记忆性变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劲松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票市场近年来最重大的制度变革。本文用实际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价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探讨这一改革对A股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股权分置改革三年来的表现来看,这一制度改革还没有显著提高A股市场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