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1)
2023(5212)
2022(4480)
2021(4105)
2020(3496)
2019(7864)
2018(7838)
2017(15170)
2016(8398)
2015(9293)
2014(9293)
2013(9139)
2012(8512)
2011(7619)
2010(7773)
2009(7529)
2008(7750)
2007(7017)
2006(6261)
2005(6039)
作者
(23322)
(19647)
(19577)
(18775)
(12784)
(9521)
(8891)
(7567)
(7323)
(7245)
(6766)
(6766)
(6554)
(6372)
(6346)
(6160)
(5907)
(5874)
(5872)
(5722)
(5014)
(4780)
(4750)
(4578)
(4483)
(4461)
(4452)
(4261)
(3934)
(3845)
学科
管理(33080)
(32855)
经济(32778)
(28893)
(26019)
企业(26019)
(14844)
(13351)
方法(12898)
数学(11200)
数学方法(11124)
(10223)
财务(10207)
财务管理(10188)
企业财务(9795)
(9385)
业经(8294)
(8275)
体制(8182)
中国(7650)
(6568)
金融(6566)
(6174)
地方(6170)
银行(6167)
(5857)
环境(5695)
(5650)
(5588)
(5428)
机构
大学(121556)
学院(120541)
(49960)
经济(48917)
管理(46129)
理学(39089)
研究(38975)
理学院(38681)
管理学(38141)
管理学院(37904)
中国(31592)
(29106)
(25923)
财经(22077)
科学(21489)
(19964)
(19190)
(19078)
中心(18496)
(16771)
北京(16497)
研究所(16491)
财经大学(16451)
经济学(15673)
业大(15527)
(15146)
(14420)
经济学院(13995)
(13837)
师范(13696)
基金
项目(76508)
科学(61030)
基金(57030)
研究(56583)
(48604)
国家(48199)
科学基金(42378)
社会(37561)
社会科(35647)
社会科学(35640)
基金项目(30304)
(28433)
自然(27023)
自然科(26388)
自然科学(26380)
教育(25985)
自然科学基金(25947)
(24517)
资助(23109)
编号(22117)
(20960)
成果(18899)
(17930)
重点(17065)
(16041)
教育部(15791)
课题(15633)
国家社会(15572)
(15406)
人文(15318)
期刊
(59378)
经济(59378)
研究(38644)
中国(26792)
(26082)
管理(18606)
学报(16947)
科学(15984)
(15898)
(15444)
金融(15444)
大学(13689)
学学(13082)
财经(12241)
教育(10595)
(10296)
农业(10003)
技术(9026)
业经(8798)
经济研究(8625)
问题(7863)
财会(7233)
会计(6628)
理论(6303)
(5792)
现代(5679)
(5627)
实践(5553)
(5553)
(5381)
共检索到189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冠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股市诞生以来,在市场各方参与主体的积极支持与监管层的精心呵护之下,中国股市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股权分置改革后,长期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一大痼疾得以妥善处理,中国股市得以健康发展的根基更为牢固。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股市未来前景光明,发展无可限量。但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作为一个尚处于成长期的新事物,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十分鲜明。不仅股指大起大落,而且股市乱象丛生。内幕交易、"老鼠仓"、不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信息披露虚假、"原始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先贵  
无论是"指标交易说""土地发展权交易说"抑或"地役权说"都没有对我国当下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予以准确揭示。从我国特有的地权结构形态和土地管理体制出发,参考域外经验,在考察地票交易生成逻辑的基础上,宜将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土地开发权交易。针对土地开发权交易的法律规制,应分两步走:一是在现行法没有对土地开发权及交易进行系统性规定前,遵循解释论研究范式,可适用地役权制度的相关法制资源,但这仅是过渡阶段;二是在正轨阶段,遵循立法论的研究范式,在土地开发权被现行法赋予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并对其交易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后,应适用其专门性规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逢刚  冯海娟  
值班作为延长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别于加班,有其独特的价值。值班劳动报酬的性质应当属于工资总额中的津贴。值班劳动报酬的发放标准,劳资双方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则可比照劳动强度相近或工作性质相同的岗位工资(含加班工资)的标准进行发放;无从比照的,可将加班工资发放标准减去正常工资发放标准的差额,作为发放值班劳动报酬的参照标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刘展睿  
改革开放实现了劳动关系的契约化,但同时产生了欠薪现象。在处理有关讨薪的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分清非理性讨薪和恶意讨薪两种行为,它们除在客观方面具有相似性外,在主体、主观和社会危害性三方面均有区别。当前,社会各界将非理性讨薪行为和恶意讨薪行为予以混同,使得恶意讨薪者利用政府的维稳思维和人们对讨薪者的同情而获利。因此,急需将恶意讨薪和非理性讨薪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予以区分,并分别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刘展睿  
改革开放实现了劳动关系的契约化,但同时产生了欠薪现象。在处理有关讨薪的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分清非理性讨薪和恶意讨薪两种行为,它们除在客观方面具有相似性外,在主体、主观和社会危害性三方面均有区别。当前,社会各界将非理性讨薪行为和恶意讨薪行为予以混同,使得恶意讨薪者利用政府的维稳思维和人们对讨薪者的同情而获利。因此,急需将恶意讨薪和非理性讨薪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予以区分,并分别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智宝月  毕颖  
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在我国发展较快且形式多样,而我国公司法的规制尚属空白。本文在探讨交叉持股作为一种企业的经营策略,必然会形成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应兴利避害,在公司法中采用区别对待主义的立法模式,只限制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对非母子公司主要是通过对交叉持股的比例限制和表决权限制来实现规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海军  
“股转债”作为国有股减持的主要路径之一 ,集中反映着国有股持股主体由公司之股东变为公司与新股东之债权人这一身份的变化 ,对国有股持股主体和公司重组后之新股东均是利好的一种国有股流转方案。但股转债过程中有关国有债务的清偿主体及公司新股东之短期行为的约束 ,需要立法予以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华子  陈旺余  
农地入股公司的难点主要在国家政策与现行法律的限制,不能破坏农地由乡或村集体所有与本村村民对土地享有的优先承包权与优先受让权,是设计农地入股制度的政策底线。因此,需要从农地入股的程序、农地股的设计、入股后的风险防范及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只有坚持国家政策底线,尊重农民入股的权益,建立起完善的农地入股法律制度,才能确保农村土地入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蓉  
共享单车预付押金收取模式的异变和返还期限的错配与分离,颠覆了"一物一押"的传统押金结构,异变为"一人一押、一物多押""一辆单车、多份押金"的新型结构,并使共享单车预付押金朝金融化衍变而呈现出类金融色彩。在免押模式尚不足以全面施行的条件下,应采取特殊的规制方法,通过规范押金收取协议,对预付押金进行账户隔离和妥善保管,增强押金收取、存管和退还的信息透明度,合理利用押金孳息建立行业风险基金以及统一监管机构,有效保护共享经济预付押金的财产安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曦   陈振山   刘杰  
“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散播诱导性信息,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表现,是典型的信息型市场操纵行为。本文利用中国证监会2008年至2020年披露的148例股市黑嘴操纵案件,实证检验了股市黑嘴操纵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其影响渠道。结果表明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上散播虚假信息,提高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操纵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股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较好的公司,股市黑嘴操纵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望  
本文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为银行资金规范进入股市,有效防范风险,促进股市稳健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史洁琼  付立新  
本文作者所议的问题是我国现在所有股份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问题发生在股份公司内,而问题的根源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所造成的相关法规的欠缺。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内,习惯于用一般法来对待公司法所面对的市场各类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诉求冲突。不把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内已经成熟的《公司法》有效嫁接在我们的市场体系内,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都会流于“谁权力大谁说了算”的习惯作法,而“权力”则更多地会被引申为行政权力,而不是股权。希望研究股份公司管理和法规的学界专家和实践者能为我们提供类似的案例,展示处理方法及效果。我刊将持续关注此论题,以便为日益庞大的股份公司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并为今后的经济立法提供鲜活的案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南方  
<正>要在认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稳定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其运用企业家精神发挥社会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其滥用控制权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步骤,但目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法律规制不够完善,导致产生较高的代理成本,造成公司治理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