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0)
- 2023(13856)
- 2022(12220)
- 2021(11615)
- 2020(9941)
- 2019(22873)
- 2018(22990)
- 2017(44940)
- 2016(24465)
- 2015(27835)
- 2014(28082)
- 2013(27708)
- 2012(25885)
- 2011(23308)
- 2010(23499)
- 2009(22120)
- 2008(22153)
- 2007(19884)
- 2006(17838)
- 2005(16122)
- 学科
- 济(96138)
- 经济(95989)
- 管理(77927)
- 业(71969)
- 企(61150)
- 企业(61150)
- 方法(43958)
- 数学(37881)
- 数学方法(37421)
- 财(29735)
- 中国(26857)
- 农(25920)
- 制(24636)
- 业经(21654)
- 学(20417)
- 务(19021)
- 财务(18947)
- 财务管理(18907)
- 地方(18425)
- 贸(18082)
- 贸易(18071)
- 企业财务(18013)
- 易(17585)
- 银(17239)
- 银行(17196)
- 体(16740)
- 农业(16457)
- 行(16368)
- 理论(15980)
- 融(15892)
- 机构
- 大学(359241)
- 学院(355202)
- 管理(140228)
- 济(140040)
- 经济(136767)
- 理学(120560)
- 理学院(119181)
- 管理学(117058)
- 研究(116914)
- 管理学院(116416)
- 中国(89966)
- 京(78033)
- 科学(71477)
- 财(70816)
- 所(59003)
- 财经(55419)
- 农(54530)
- 中心(53286)
- 研究所(52874)
- 江(52570)
- 业大(51457)
- 北京(50143)
- 经(50106)
- 范(46147)
- 师范(45739)
- 州(43051)
- 农业(42626)
- 院(42328)
- 经济学(41511)
- 财经大学(41164)
- 基金
- 项目(232436)
- 科学(182033)
- 研究(170910)
- 基金(168544)
- 家(145610)
- 国家(144382)
- 科学基金(124014)
- 社会(106425)
- 社会科(100686)
- 社会科学(100661)
- 基金项目(89844)
- 省(89151)
- 自然(81046)
- 自然科(79122)
- 自然科学(79099)
- 教育(78669)
- 自然科学基金(77671)
- 划(75551)
- 编号(70563)
- 资助(70040)
- 成果(58627)
- 部(51926)
- 重点(51221)
- 课题(48180)
- 发(48026)
- 创(47768)
- 制(45012)
- 教育部(44625)
- 创新(44560)
- 科研(44139)
- 期刊
- 济(159811)
- 经济(159811)
- 研究(109842)
- 中国(69780)
- 学报(55531)
- 财(55497)
- 管理(53890)
- 科学(50557)
- 农(50017)
- 大学(42684)
- 学学(40048)
- 教育(39712)
- 融(34950)
- 金融(34950)
- 农业(34224)
- 技术(30249)
- 财经(27806)
- 业经(25562)
- 经济研究(24508)
- 经(23547)
- 问题(21316)
- 理论(19343)
- 图书(18473)
- 实践(17647)
- 践(17647)
- 技术经济(17120)
- 科技(16725)
- 贸(16553)
- 现代(16527)
- 业(16417)
共检索到535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伟
多年来我国股市逐步建立起一些减少市场内外冲击、稳定市场的机制,本文将这些机制概括为股市"稳定器"机制。然而,这些"稳定器"机制似乎并未有效地抑制市场波动,一些"稳定器"机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对此,本文从稳定器的政策意图及其在我国股市失效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回报投资者,改革发行、退市制度,引入做空机制、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入新型机构投资者、改进机构投资者法人治理结构,减少不必要政策因素的冲击、建立必要的市场干预机制等政策建议,上述建议将有利于改革并深化我国股市的"稳定器"机制,使之行之有效。
关键词:
股市 稳定器 机制 波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明生
如何趋利避害,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选择,在避险与投机上把握合适的尺度,从根本上让股指期货成为股市的稳定器股指期货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波动,尤其是股票市场价格频频暴跌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投资者迫切需要寻找规避股市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股指期货1982年在美国堪萨斯交易所最早问世,并在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仅次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旭 林澍 彭渝
对QFII是否是A股市场的稳定器目前并无统一的结论。以沪深300、中证500、蓝筹股和QFII重仓股为样本,实证研究了QFII持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QFII持股比例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因股票市值大小表现出差异性。首先,以沪深300成分股、蓝筹股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时,QFII持股比例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其次,以中证500成分股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时,QFII持股比例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为正,但参数并不显著;再次,以QFII重仓的股票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QFII持股比例对股票价格的波动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旭 林澍 彭渝
对QFII是否是A股市场的稳定器目前并无统一的结论。以沪深300、中证500、蓝筹股和QFII重仓股为样本,实证研究了QFII持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QFII持股比例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因股票市值大小表现出差异性。首先,以沪深300成分股、蓝筹股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时,QFII持股比例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其次,以中证500成分股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时,QFII持股比例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为正,但参数并不显著;再次,以QFII重仓的股票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QFII持股比例对股票价格的波动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QFII持股并不是股价稳定的充分条件,在股票投资中为尽量规避股价波动风险,除需要关注QFII持股比例外,还需关注股票的市值大小以及QFII在该股票上的投资策略等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欣荣
本文借鉴Sias(1996)的研究方法,利用2002年至2007年期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通市值和价格季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导致了股票市场一定的波动性。
关键词:
波动性 机构投资者 股票市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勇 王晓国
基于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的需要,本文探讨我国股市作用消费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股市作用消费的传导机制主要有财富效应、q效应和流动性效应;股市作用消费的效果不仅有正负之分,而且有短期和长期之别。股市作用消费的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和GDP的证券化比率;短期乘数效应,主要取决于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发育程度;长期乘数效应,由居民的消费偏好、风险偏好与资本市场发育水平共同决定。实证发现,我国股市作用消费的乘数效应不仅存在,而且显著;但牛市作用消费的正效应小于熊市作用消费的负效应。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消费需求 传导机制 乘数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争艳 高荣
股市中羊群效应是股市投资者盲目跟风的非理性行为。严重的羊群行为会造成市场的"暴涨暴跌"现象。本文基于羊群效应测度模型,对2006-2014年的股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弱化了股市的羊群行为,对股市的平稳运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主板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小板市场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小。这一发现为股指期货的"稳定器"功能提供新的证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羊群行为 系统性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涂人猛
本文对目前中国股市稳定性问题作探讨,从股市稳定性概念及其调控机制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股市波动性较大的原因,认为价格稳定机制的不完善和调控思路的偏差是造成中国股市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和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大小非问题,以及中国股市本身存在的缺乏做空机制和投资者的不成熟又是目前股市运行不稳定的基础。由此,提出应从协调各市场主体间利益角度建立稳定股市的调控机制,并提出相关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
股市稳定性 价格稳定机制 股市调控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洋 张龙 吴莉昀
本文将传统泰勒规则发展为具有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泰勒规则,基于Kim(2004)以两步MLE方法估计了该货币政策规则,并证明了其稳定器作用。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中规则性成分的稳定器作用存在非对称性,在区制一内,规则性成分不存在稳定器作用,在区制二内,规则性成分有较强稳定器作用;(2)货币政策中相机抉择成分可以影响各区制的自我演化概率,在进行相机抉择逆周期调控的同时,又可以引导经济系统转向规则性成分有稳定器作用的区制。文章最后根据该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器作用机制给出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中央银行应该以增大基础货币增长和宽松型窗口指导为直接操作工具,以短期名义利率为中间目标;在经济高涨时期,中央银行应该以提高直接标价法的中美汇率水平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直接操作工具,以短期名义利率为中间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伟 蒋军 王擎
本文基于独特的证券公司信用账户数据研究了信用账户杠杆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融资机制对股市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信用账户杠杆的升高,融资交易者的行为更容易受到股票近期表现的影响:近期股价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近期股价下跌后增加平仓卖出。进一步研究发现:一方面,高杠杆下追涨买入的股票在短期内的超额回报显著为负;另一方面,仅有微弱的证据表明高杠杆下的杀跌卖出规避了损失。这些发现说明投资者在高杠杆下的交易存在非理性行为。最后,本文发现融资机制对股市稳定的影响会随市场杠杆变化:在市场杠杆较低时,融资交易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在市场杠杆较高时,融资交易显著增大了股价波动率和股价暴跌风险。
关键词:
信用账户杠杆 正反馈交易 股市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梁 周军
文章用模型以及沪深300与S&P500指数样本股研究上市公司的分配行为和大股东对公众投资者的侵害行为对投资者持股时间长短的影响。结论是导致中国股市高换手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的两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上市公司连续派发股利能力差和大股东和高管侵害违规事件多。因此加强对公众投资者保护的立法以及推行强制性分红政策是实现中国股市长期稳定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股利政策 侵害 投资者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春燕 刘传哲
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成为学界争论的热点。基于正反馈交易视角,构建GARCH簇模型分析中国股指期货的股市稳定作用。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态度尚处于观望阶段;股指期货的引入能明显抑制正反馈交易者对股市交易的影响;股指期货市场建立后负面消息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比正面消息更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市波动 正反馈交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雄元 何雨晴
本文拟检验国家队持股的政策效应,即研究国家队持股是否有利于稳定市场以及媒体报道对此种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相对于国家队未持股的公司,国家队持股公司的股价波动性更低,且国家队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波动性越低,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仍然成立,从而说明国家队持股降低了股价波动性;(2)在国家队持股的公司中,媒体对国家队持股的报道越多、越权威,国家队持股对股价波动性的降低效应越强;(3)国家队持股不仅降低了被持股公司的股价波动性,而且也能带来行业内其他公司股价波动性的降低,此外没有证据显示国家队持股降低了流动性。本文结论显示国家队持股策略是有效的,同时也证实特定类别的机构投资者有利于降低股价波动性,从而具有较强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国家队 媒体报道 股价波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峰 刘晓光 田存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梁 叶护华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股市发展的重大制度缺陷,然而全流通后的股市,上市公司投融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否确立?分析表明,早期五家全流通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不比其它股权分置的上市公司明显好,侵犯公众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仍然存在。本文认为:全流通、国有股减持并不一定能够改善公司业绩,只有从法制上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才有共赢的投融资关系;建立这种良性的关系是股市稳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国有股减持 投资者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