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3)
- 2023(16397)
- 2022(14178)
- 2021(13327)
- 2020(11179)
- 2019(25432)
- 2018(25257)
- 2017(49629)
- 2016(26947)
- 2015(29985)
- 2014(29664)
- 2013(29549)
- 2012(27117)
- 2011(24246)
- 2010(24305)
- 2009(22704)
- 2008(22372)
- 2007(19833)
- 2006(17801)
- 2005(16070)
- 学科
- 济(111467)
- 经济(111348)
- 管理(80795)
- 业(80354)
- 企(67621)
- 企业(67621)
- 方法(47491)
- 数学(40899)
- 数学方法(40526)
- 财(35440)
- 中国(31073)
- 农(29611)
- 地方(27057)
- 业经(25322)
- 务(23445)
- 财务(23372)
- 财务管理(23338)
- 税(22295)
- 企业财务(22114)
- 学(21774)
- 制(20969)
- 税收(20835)
- 收(20660)
- 农业(20362)
- 贸(19043)
- 贸易(19028)
- 易(18377)
- 和(17645)
- 理论(17446)
- 银(17262)
- 机构
- 学院(374549)
- 大学(373572)
- 济(151215)
- 经济(147975)
- 管理(147688)
- 理学(126811)
- 理学院(125460)
- 研究(124939)
- 管理学(123493)
- 管理学院(122828)
- 中国(95490)
- 京(79788)
- 财(77441)
- 科学(75425)
- 所(62913)
- 财经(59884)
- 农(56896)
- 研究所(56316)
- 江(56060)
- 中心(55986)
- 经(54254)
- 业大(52240)
- 北京(51093)
- 范(48530)
- 师范(48076)
- 州(45775)
- 院(45103)
- 经济学(45084)
- 财经大学(44363)
- 农业(43964)
- 基金
- 项目(246136)
- 科学(193487)
- 研究(182557)
- 基金(178086)
- 家(153772)
- 国家(152456)
- 科学基金(131559)
- 社会(115000)
- 社会科(108976)
- 社会科学(108952)
- 省(95873)
- 基金项目(94487)
- 自然(84652)
- 教育(83490)
- 自然科(82682)
- 自然科学(82664)
- 自然科学基金(81196)
- 划(80275)
- 编号(75839)
- 资助(73992)
- 成果(62101)
- 发(54765)
- 重点(54582)
- 部(54120)
- 课题(51388)
- 创(51042)
- 创新(47516)
- 项目编号(47396)
- 科研(46863)
- 教育部(46834)
- 期刊
- 济(172403)
- 经济(172403)
- 研究(118908)
- 中国(72269)
- 财(61830)
- 学报(55675)
- 管理(55473)
- 农(52306)
- 科学(51146)
- 大学(42010)
- 教育(41514)
- 学学(39514)
- 农业(36363)
- 融(35772)
- 金融(35772)
- 技术(31812)
- 财经(29064)
- 业经(28768)
- 经济研究(28009)
- 经(24662)
- 问题(21863)
- 业(18863)
- 图书(18758)
- 技术经济(18305)
- 务(18251)
- 理论(17923)
- 财会(17414)
- 商业(16977)
- 现代(16901)
- 科技(16643)
共检索到568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特 李桂萍 刘薇
基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外生事件,借助近似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利用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4年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股利税差异化下增发与未增发新股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变动差异。研究发现,股利税差异化政策实施后,增发新股公司相比未增发新股公司而言,权益资本成本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股东财富效应增加更明显。本文结论补充了税与资本成本关系方面文献,为股东财富效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我国新时期股利税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股利税差异化 增发新股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桂萍
本文基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方程组,研究了融资约束对股利税差异化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利税差异化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在股利税差异化影响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中发挥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结论证实了中国股利差异化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为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下减税降费的实施效应提供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新建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各类股东权益的影响,发现增发新股将导致股东权益的转移;非流通股股东因增发新股而获益,倾向于增发新股及提高增发股票价格和规模。
关键词:
增发新股 上市公司 股东权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桂萍 王瑞华
文章基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财税[2012]85号),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借助差分方程研究了股利税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差异化股利税实施后,投资者持股时间延长(缩短)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显著提高(降低);个人投资者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提高(下降)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显著提高(降低);股利分配减少(增加)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显著提高(降低)。本文章的研究为税收与资本成本关系提供了中国的经验数据,也为我国股利所得税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梦军 万勇 王向晖
本文用实证方法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日前后的股票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公告日前股 票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就开始下跌,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市场认同度较小。
关键词:
增发新股 实证研究 累计超额收益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旺清
权益法下当被投资企业对外增发新股时,其增发对象可以是仅限于投资企业,或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股东,也可以是所有股东。各种情形的会计处理因被投资企业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大于、等于和小于增发前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而有所不同。对于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实务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被投资企业 增发新股 投资企业 权益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刘珍秀 孙一帆
文章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前都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公开增发新股前进行的是正的盈余管理,而定向增发新股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类型有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鲍钦 张忠永
本文将股票价格看作内在价值和一个美式看涨期权,对增发过程和I P O的区别之处——即时利益输送和股票价值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新老股东增发博弈中的支付函数,根据发行成功的纳什均衡条件得到增发定价合理值或合理区间,并利用该结果对69家增发公司实例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增发定价普遍高估,而现有的竞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矫正功能的结论。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增发新股 利益博弈 新股定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琦 陈鹄飞
中国证监会提高申请增发新股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求后,满足更加严格增发新股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后的股价收益率要显著高于同行业、同规模未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而且其相对于行业一般水平的超额资产盈利能力在发行新股后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在增发新股政策相对宽松时期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发行后的股价收益和会计业绩并不突出。这表明增发新股政策的变更能够筛选出优质的上市公司,并能有效配置资源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章卫东 罗希 王玉龙 李浩然
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实施了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为样本,研究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后公司的治理水平将会有所下降;第二,上市公司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后公司的治理水平将会有所改善;第三,与财务投资者相比,战略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改善效果更好;第四,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的改善效果更好;第五,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向财务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黄庆
上市公司权益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方式再融资的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上升,权益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蕾
《财会月刊》2013年第1期刊登了蔡旺清同志的《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增发新股时投资企业的核算》。笔者通过认真研读后,发现该文对增发新股时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存在不妥之处,现提出并与蔡旺清同志商榷。
关键词:
权益法 增发新股 投资企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楠
系统地研究了股票增发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动因。分析了2001年我国公布股票增发信息的一些公司的股价变动和影响股价效应的相关因素,计算出了我国股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股价变动的相关系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价效应 融资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一、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历史的简单回顾上市公司以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是国际证券市场的通行做法。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历史相对较短。1997年7月,上菱电器的成功增发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单一的再融资格局被打破。2000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